(八)写信
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是一名来自浙江的小学生,这几天我遇到一个难题,爷爷要我给他远在台湾的弟弟写封回信,有些情况我讲不清楚想请叔叔帮我一个忙。
我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公给我们家来了一封信,爷爷看后热泪盈眶,断断续续又一次向我们讲起叔公的故事。随着老人如泣的诉说,在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夜,月黑风高,频临大海的小山村一片寂静,村里一间低矮平房里突然闯进几个凶神恶煞的荷枪者,绑走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那被拉走的就是我的叔公,从此后便杳无音讯,一家人都以为他早已战死沙场了,谁知几年前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得知叔公当年随着战败的国民党去了台湾,现还健在,且已子孙满堂,这次来信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近况及一个七旬老人愿望,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哥哥,前几天我携一家人去日月潭旅游。日月潭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之一,那里天然的小岛将湖一分为二,一边像日,一边似月,潭里碧波荡漾,四周青山环绕,树木苍翠,气象万千。看着这美景,我便想到家乡的风光,看着这美景,我便想到了我们小时候常去的那片海滩。
还记得吗?窗外那被月光染亮的海洋,它有时风生水起,有时石破天惊,你总喜欢在海边看星星,你说夜晚的星星是深紫色的,从星光周围较亮的天空就可以看出来。你很喜欢写和海有关的散文,有一篇最让我记忆犹新,里面写着:当清晨的空气变得浑浊,那片黑暗才现出原来的色彩,一寸寸隐入日光里,这也许是夜的善良,悄悄退场,只有众繁星是夜的知己,月光洒向无边无际的墨海,慢慢渗透进去。深海里没有四季,只能在黑暗中猜想花的颜色,直落千斤的水压却压不住心中的激情。
事过境迁,少小离家,乡音未改,几十年过去,你我已年近花甲鬓毛衰,如今一道深深的海峡,不!应该是浅浅的海峡挡在你我之间,我在这头,你在大陆那头,多年未见的故乡呵,不知它的容颜有何改变。记得二oo一年七月十三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到台湾,我们一家人都十分兴奋,作为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几年过去了,现距二oo八年北京奥运会只有短短四年时间,不知奥运会筹备工作做得如何,作为奥运会主体育场,预计耗费三十八亿人民币的国家体育场的那个“鸟巢”建设得怎么样?我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够再回大陆参加二oo八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不清楚该办什么手续,能为奥运会做些什么,所以想请你帮我打听一下,来信告知。
……
随信叔公还寄来了一张照片,那是以日月潭为背景的,叔公穿着笔挺的西装,显得十分的整洁,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慈祥地微笑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透露出无数的渴望。
爷爷把回信的任务交给了我,写什么好呢?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吃、穿、住、行、玩样样都是日新月异,要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问爷爷从何写起,爷爷说:“随便你好了。”于是我便写道:叔公,您好!我是您的孙女,您离开大陆的几十年,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现代化港口相继建成……省城杭州一片欣欣向荣,全省各地也乘着改革春风突飞猛进。
我们的老家在海边,过去那里交通十分不便,记得那年你被拉走时就是沿着十八弯的山路走的,而现在宽阔的大马路穿过山岭通过村子,最近正在建造通向沿海的高速公路将我们的小山村与外面连接得越来越近。当年村子里破旧的平房现在再也看不见了,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与城里人居住一样的套房,乡村水泥道路纵横交错,替换了原先的石子烂泥路。
叔公,我们家最近搬进县城里住,县城的变化更是令人欣喜,街道既宽阔又整洁,建筑既多又别致,人们在街上悠然自得。城里的古长城成了国家级文物,以前用来训练水师的人工湖――东湖,也已改造成一个风景优美的游玩乐园。还有龙兴寺、三峰寺等等在方圆几百公里也颇有名气。
我们家就住江滨公园附近,房前沿江有一江滨大堤与古长城连接在一起,似卧龙蜿蜒不断,江面上偶尔传来轮船的汽笛声,江滨公园的草坪上绿草如茵,小径通幽,游人如织。穿过几条繁华的商业街就是东湖旁边的崇和门广场,那里更是热闹非凡。
近来全家老少身体健康,爷爷退休在家,早晨到江滨公园早锻炼,白天除了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外,还与街坊的老人们一起搓麻将、看电视,吃过晚饭我们陪他逛逛商场,尽享天伦之乐,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的同胞骨肉不能团聚一堂,祖国还未曾统一。
巴掌大的地方变化都这么惊人,更别说大都市,大中国了……
叔叔阿姨,当我写到有关北京的变化,奥运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及怎样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等问题时,我无从下手了,于是特地写这封信给叔叔您,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帮我这个忙,让我将有关情况早些告知我那远在海峡彼岸的叔公,让其分享祖国人民的快乐。
此致
敬礼!
您的小朋友冯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