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电脑接收了一阵子后,十几张猴愁峰的照片就都到手了。老笨为人细心,换了好几个角度拍摄,使我们能够看清猴愁峰和大茅山交界处的全貌。
从照片上看,猴愁峰也只有这一面可以上去。它的山顶比同位置的大茅山高出15米左右,距离则有近60米,可以说是相当近了。更幸运的是两边都长有直径50厘米的大树,这相当于最好的登山辅助工具。
“怎么样?你们说说看法。”我估计老笨早就想好了,故意卖这么一道关子。
既然有大树嘛,肯定能通过绳子过去,于是我开口道:“用绳梯……”
才说三个字,我就摇了摇头,自己把自己的话打住了。绳梯确实是最简便最安全的做法,但猴愁峰那头怎么固定?既然无法固定,有再多的优点也是白搭。
阿三比我更白痴:“我小时候玩过一种‘空中飞人’的游戏,是由一根绳、一个滑轮组成的,然后人抓住滑轮的手柄从一头滑到另一头,不知这种方法能不能用在这里?”
“不能。”我直接把他的提议枪毙,“要知道,猴愁峰高于大茅山,你如何克服重力从下面滑到上面?”
大胖想了想说:“能不能用滑翔翼之类的?这玩意不难买到,再说大茅山山顶是比猴愁峰要高的,只不过滑翔距离远了很多。”
我摇头道:“不行,且不论滑翔过程中的危险性,光是那对大滑翔翼就够引人注目的了。我们做倒斗这事,最重要的就是――低调!”
“这……那怎么办?”大胖和阿三都没辙了。
我拿起手机,对老笨说:“速度,三个臭皮匠全不顶用,该诸葛亮出马了。”
“嘿嘿嘿嘿。”老笨欠扁地一笑道,“其实,只要两根绳索就够了。”
“哦?发个图来看看。”我一听又是绳索,有点不太相信。
“好,稍微等一下。”
几分钟后,老笨的掌上电脑传过来一张图。这张图是用触屏现场画的,非常简单,但能清清楚楚地看出画的是什么。它的主体是两根绳索,一根是再普通不过的保险绳,另一根则有点古怪:绳子的一侧镶满倒钩,倒钩能前后活动,既可以伸出来,也可以藏进绳子里面。此外还有两个小配件:一对由两个圆圈组成的铁环和一个带手柄的滑轮。
以我的聪明才智,不难看出老笨的设计,至于大胖和阿三就得靠我解说了:这根古怪的绳索是一根两用绳。从下往上,可以用铁环套着倒钩往前移动;从上往下,只要把绳索掉个头,让倒钩收进绳索里,就能用滑轮滑下来了。可是,怎么把绳索固定在猴愁峰上?难道老笨没考虑到这个问题?
“嘿嘿嘿嘿,梨子,你跟我比还是嫩了点。”老笨又是欠扁的嘿嘿嘿嘿,一字一顿地说道,“遥、控、飞、机!”
绝!
这四个字让我豁然开朗。对啊,把绳子系在遥控飞机尾部,绕树飞一圈然后回来,不就万无一失了吗?
既然储物腰带到位了,也有了确切的登山方法,我们当即行动。大胖和阿三去定做倒钩绳索,我则带着三份装备物资前往黄溪村。
又过了一天,我们五个人终于在黄溪村大茅山会齐。面对对面似乎触手可及的猴愁峰,我心中豪气勃发,挥手喊道:“兄弟们,我们已经来到赵怀礼墓前了,古卷中的千古谜题将由我们解开!”
“切,我可是冲着明器来的。”阿三嘟哝了一句,却被大胖压下,没让我听到。
小邱从行李包里拿出绳索和遥控飞机,喊了一声开工。我们便丢下闲扯,开始架设登山设备。大胖是玩遥控飞机的老手,操纵它绕树飞一圈自然不是难事。阿三将绳索牢牢系在这边的树上,试了试坚固程度,示意可行。小邱身手最好,第一个通过索道,在猴愁峰那边为我们接应。
反正有保险绳保护,我们几个也还不怕,除了大胖有些战战兢兢外,都顺利地到达了对面的猴愁峰。
“妈的,吓死我了。”大胖好不容易爬到这边,累得几乎虚脱,坐在地上直喘气,“兄弟们,我看我们还是歇歇吧,等会儿再去看什么赵怀礼墓。”
“提议驳回。”老笨一口回绝,“虽说有上次探路的经验,我们比计划早到了一个小时,但绝对不能耽搁时间。猴愁峰并不大,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墓穴入口,等到了墓室里面,那就不论白天黑夜了。”
看来老笨也不是全没经验嘛,多少理论上还知道一些。我正想接口,却被阿三抢了先:“什么?晚上进去?怎么能晚上进去?在墓穴里碰到僵尸怎么办?”
老笨又赏了阿三一拳道:“都说过几次了,让你别看林正英僵尸系列,你以为这是在拍电影啊?僵尸僵尸僵尸,我还奥特曼呢!”
“算了算了,现在就走,趁太阳还没下山找到赵怀礼墓。”大胖估计是缓过劲儿来了,站起身拍拍屁股说道。
老大发话,我们当即行动。
猴愁峰确实不大,走了不到十分钟,小邱就发现了异常情况。
“兄弟们,你们看那边!那块地方没有树木,全是裸土。”小邱指着一丛矮灌木后面说道。
我们走到小邱所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地表一大片土壤都塌陷了下去,形成一个漩涡状的地洞。这地洞如同一个倒立的圆锥体,斜斜插入地面。它的底面直径达到十米多,而高度怕是也有十米左右。
漩涡状地洞……
漩涡状?
我不禁想起古卷下册中的那句话:“百年之后,愿以旋洞为冢,不封不树,毋明器,唯携《秘志》长眠,足慰平生。”
旋洞?难道这就是旋洞?
这么容易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