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逍遥舞鹊”提的意见。
码头,易场。
虽然这里的摊子不多,但时时有叫卖声响起,或高亢,或婉转,此起彼伏,在耳边回荡。常有提着篮子的人从身边经过,虽算不上人群熙攘,却也显得分外热闹。这里卖的,除了水产,还有猪肉、水果、蔬菜、腌酱、包子等,各种香味混杂,令人留连。
在逍遥的介绍下,我还“知道”了,那水果摊后的房子,是林木匠的。林木匠是一个地道的本地人,他的手艺乃是村中一宝。当初客栈装修、办置家具,也是请他来操办的。后来,李大娘看逍遥实在是闲得不行,便逼他去林木匠那儿学些木工。这逍遥还真是块料,不到半月便把林木匠给掏空了。但他一出师,又恢复了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生活,让李大娘好一阵郁闷,也让林木匠扼腕叹息-一个好苗子就这样给生生糟蹋了。
林木匠后的那间,户主是打铁的曾伯,也是个硬手艺。他十年前搬来,便包揽了村里的铁器行当,弥补了村里铁器还需进口的尴尬。据说他还有个儿子,长年在外头奔波,只是,更详细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码头上还有一户,就是游戏中“铁臂飞鹰”¥皇甫英的家,原来住的是位孤寡老人,后来去逝了。他并没有留下多少遗产,仅有的一间屋子也在临死前交给了村长。这房子现在仍是空屋一间,房契也还在村长手中,看来皇甫英还没有搬来。
再往前走,便是真正的码头了。几个头戴斗笠的渔民正在忙碌着。
“嘿,四哥。”逍遥朝其中一个渔民模样的青年汉子喊道。
“哦,是逍遥老弟啊~”那渔民走了过来,和逍遥打了招呼,然后上下打量着逍遥身边的生面孔,“这位是…”
逍遥亲热地拍拍我的肩膀道:“这是我刚认的大哥,方轩若。大哥,这位是张四哥,我们村里的打渔好手,驾船能力更是没说的。”张四哥听逍遥这么说,不好意思地笑了。
真是个纯朴老实的人啊。我对他一直都有很深的好感。他以打渔维生,脚踏实地,辛苦工作,吃苦耐劳,从不怨天尤人。想当初,他不畏大风大浪,陪着逍遥往鬼门关里闯;到了仙灵岛后,又在岸边等了逍遥一夜,一直等到他归来。如此有情、有义、有勇的“三有”好青年,确实值得我辈学习。
现在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握手礼吧?我便点头道:“四哥好,我是逍遥的结拜兄弟,今后便要在这里住下了,往后咱还会经常碰面的。”
“往后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尽管吩咐。”张四哥一拍胸脯,豪爽道,“逍遥老弟,这几天邻岸的鱼多了很多,怕是过几天要起大风浪了,我们现在可有得忙了。”
正说着,我们便听到一个渔民冲他喊道:“老四,别磨蹭了,快来搭个手!”
张四哥歉然一笑道:“得,他们叫我了,那我就不多陪了,咱们改天再聊吧。”
逍遥忙道:“四哥你忙去吧,我也要带大哥到处走走呢。”
别了张四哥,我们又去方老板、纪钓叟那儿转了转,我总算是真正熟悉了这本就熟悉的小村子。
逍遥介绍完毕,时间却还早得很,便动起歪脑筋琢磨着到哪去消磨时间。
我们回到内村,却迎面碰上一脸愤愤之色的小虎。
“嘿,小虎子。怎么,被他们‘抛弃’了?”逍遥玩笑道。
小虎下意识地摸摸他的光秃的后脑勺,气愤道:“哼,他们看到我来,又要玩抓辫子游戏…”
“哈哈…”逍遥笑够了,大手一挥道,“别管他们,走,咱们十里坡逛逛去!”
十里坡入口。
“逍遥哥哥,这里可是正闹妖怪呢…”小虎提醒道。
逍遥以为他胆怯了,嘲道:“妖怪哪有大白天出来晃悠的啊?就算有,本大侠就能解决喽~怎么,你怕了?”
小虎觉得受到了歧视,撅起小嘴,把腰板一挺,硬声道:“才不是呢!我是怕你怕了,才提醒你一下的!”
逍遥表情夸张道:“哟呵~还嘴硬?来啊~谁怕谁啊~开路!”
在十里坡走着,我仿佛回到了农村老家。那是在小时候,当我还在农村老家时,家中没有电脑、电视,有的家里甚至没有收音机。村里小孩子们的游乐场就是大自然:爬山、游溪、浅钓便是我们共同的选择。然而这一切现在已是永远的“美好回忆”了,我都二十岁了。
十里坡原本是有条大路的,可是因为很久没人通过,杂草冒得有半人多告高,还有好些“不识相的”都拦到了路上,把路弄得有些模糊不清。
我们小心地走在十里坡七弯八拐的小道上,并时刻戒备着,以防有妖怪突然来袭。
然而这一路却真托了逍遥的吉言,没有遇到妖怪,我们三人平安到达山神庙。这让逍遥又是好一阵吹嘘。
怪哉。我可是真的想看看那有嘴的灯笼、那有手的酒坛、那会自我复制的幻云,还有那球状的,会爆止血草的不知名的妖怪。
唉,遗憾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