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之乱终于平息了,邓泽明还捞了个太守当当!心情不错.随着曹操进洛阳拿了官印,圣旨.又向曹操借钱.曹操还真是慷慨,直接拿出了1000金,说路上花...
抱着自己的家伙,到了颖川.先玩了几天,等到1000金变成70金时,他才走马上任.接管颖川挺顺利!可是,当官他可不会,自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了一整天,终于有办法了!!!!根据在起点小说网上看的这类小说,最管用的方法就是"招贤"了.可是,真的管用吗"死马当活马医吧!"怀着这样的心态,邓泽明当天就找人写了告示!又把衙门暂时改成"招贤社".广招天下英雄豪杰!...
可是,1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招贤社.说也是,区区一个颖川,哪个英雄会屈身在这呢!邓泽明无可奈何,总不能坐吃山空吧!没办法,他亲自访贤!
他知道,颖川附近是三国最出名人的地方!所以,把县里的事暂时托给一个叫王易的衙人,便带着书童单独上路了!
"颖川书院!"邓泽明站在书院门口自言自语."老子来挖墙角了!"整了整衣服,对一个门童说:"麻烦通报,有人求学来此!"
小童进去不一会,便领着一个老者出来迎接,这老者便是书院院长郑玄.二人一路谈天说地,进了书院.幸亏邓泽明文科底子好,不然就惨了!不过可算没让郑玄失望!
书房里,吵声很大!郑玄站在门口狠狠的咳嗽了几声,眉头锁成了"川"字.学生们看到了老师,终于收敛的坐下不说话了!
这时,郑玄开口:"汝等不用功读书,在此争吵甚"
一学生答曰:"学生们正在讨论为国出力!"
一个学生站起身说:"今上灵帝聪慧,只是年轻被十常侍所蒙蔽,才会荒废朝政!"
邓泽明冷笑"刘宏还聪慧做木匠还挺聪慧!当皇帝就不行了!还不如刘辩呢"!
郑玄笑笑,小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就对邓泽明说:"元浩!在下有事出去一趟,你先在这里随便看看,不要走,晚上我们再彻夜长谈!"邓泽明点点头,郑玄便走了!
{这里解释一下,元浩是邓泽明临时编的表字!}
一位学生向邓泽明作了个拱,"我怎没有见过先生"
"在下邓泽明字元浩,亦颖川人,特来书院求人才!.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不敢,在下陈群,字文长."陈群客气的说.
陈群.建安七子之一.他可是个有名的文臣啊!你,我收下了.邓泽明想着边和陈群套起近乎来..渐渐和他成了朋友!
办正经事时总是觉的时间过的很快,二人正谈的尽兴,天便偷偷黑了,邓泽明要走了,又对陈群说:"其实我乃颖川太守."
陈群听后惊了一下,说到:"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说着便要下跪.邓泽明赶快扶住他说:"我自任颖川太守以来,政事一塌糊涂,南顿政事一团糟,来书院的目的就是求贤来了!今遇文长,可算有望,文长要助我啊!"
"元浩兄放心,若用到某,某当鼎力相助!"
"呵呵,这我就放心了!"邓泽明笑笑,陈群说:"吾闻老师称赞元浩兄才华出众,想留兄墨迹一篇,不知兄以为如何"
邓泽明傻了,自己虽然是文科班的,可作诗不是背诗啊!!你以为作诗是吃饭啊!!!~"可是如果不留下点东西,那我跑这趟也就没效果了"..咬咬牙,邓泽明拿起桌上的笔,在竹简上愤笔疾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陈瑭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