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青与丹晨脉脉含情,相互深情的望了又望,又很不屑的看了看跳梁小丑般在他们面前现眼的江成坏――他们已别无选择!在他们心中有太多割舍不下的亲人,亦因如此,信也只能真的去相信有来生来世、有天国天界美好的存在。唯有如此,来生来世与挚爱的亲人才有重逢的可能……
有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念,面对死亡的威胁,寒青、丹晨反倒出奇的平静,这大大出乎江成坏的意料,也就大大减轻了江成坏“复仇”的快感,由此,道出的话语,更能直透江成坏肮脏丑恶的灵魂,让他震撼,让他歇斯底里般地发抖,让他更处在无以名状的恐惧、哀痛中挣扎,犹如坠入深不见底的可怕深渊……
有一片文章是这样写道的――作者在梦中,梦见莲花宝座,与佛同行,五彩祥瑞,无数只手托着莲花宝座徐徐而降,却是观世音菩萨下凡,从天上飘下来,梵音缭绕、辉光攒涌,场面动人极了……
寒青、丹晨相信天国天界的美好,并把这种美好如实的表露给江成坏,听得江成坏不由自主的痉挛般地直怪笑――让我这种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惯了,享受够了人间荣华富贵的人去相信什么报应,相信有什么天堂地狱,门都没有!哈!哈、哈!!什么放下屠刀,什么立地成佛,只有傻瓜才会当真,我到死都不会相信……
“让你这种人相信有来生来世、有天界、天堂,我们从来就没有那个意思!更何谈劝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呀!你是太高看你自己了,你也不想一想,你配吗?你这种人根本就不配相信有上帝、神的存在,上帝、神的神圣!你的不相信正是对你这种人最大的惩罚……
“说来说去,你是个什么东西?你自己还不自知,你在人世间从来就没有人爱你,你也不知道什么是爱,你说你有多么可怜、多么可悲?一个人没有爱、没人爱,那就是行尸走肉。你这样的人到哪里也得不到爱、也不会有人爱你。你这样的人只会下地狱,接受最严厉、最公正的审判,永世不得翻身……”
有寒青与丹晨如此相知相爱到永远、忠贞不渝、至死不渝的衬托――“你从来就没有人爱,到哪里也不会有人爱你,你多可怜多可悲”,这样一席话,再看自己身残形秽的德行,一时在江成坏耳边变成了强烈的回音,震彻耳边……。就像他越来越被噩梦所恐惧、纠缠不放的那些被他残害的无辜的人又在向他讨还血债,让他在人间活无可活。唯一能支撑下去的就是强烈的对寒青与丹晨的嫉妒、报复心理:就想,反正他好不了了,那他更不能让他们好好活下去……
此时此刻,江成坏已变得歇斯底里般的神经质,不由不恼羞成怒的头上青筋暴露,象野兽般的咆哮了又咆哮:天堂地狱、地狱天堂?都见他妈鬼去吧!别在糊弄老子了,老子什么也不相信,你们死定了……
看着江成坏指天骂地,最终没忘了指自己剧烈抖动的枪口,寒青、丹晨更笑了――你真是个人渣,早该自行了断,在人世间消失,还能看出你有点人味,我们不怕死,用我们的牺牲,让你尽早的不再危害人世间,尽早的促成你去地狱里报到,好好品尝摘肝、挖眼、掏心、钩肠、下油锅,诸多无尽的痛苦惩罚,是我们的快乐所在……
“反正我们会去天堂,我们的亲人也会至信不疑,我们只是早去了一步,到那里打个前站,守候好我们最美好的家园。无论我们到那里,我们这样善良的人,永远都会快乐幸福的在一起。不象你,只能是在地狱里被层层灭尽,在无边的苦海中还债、受罪的孤魂野鬼与同样罪恶的孤魂野鬼更是狗咬狗,无路可逃!你们这样的人妄想在人世间这么一死就了事,门都没有。你们这种人将在不知有多漫长的岁月里,在无边无际的苦海中享受你们应得的“乐趣”的煎熬……
你这种人注定是无路可逃,上天真是太公正了……”
在寒青、丹晨巨大的心理反差面前,江成坏一时竟神情恍惚,真如灵魂已被上帝打入地狱,进行末日、末世的最后审判……
寒青与丹晨的不惧死亡,完全出乎江成坏的意料,他已没了要复仇后的快感,一时竟让他蒙瞪在那里,剩只剩呆呆的左斜视、右斜视着寒青与丹晨,半天才神经兮兮的吞吐出一句话:如果你们跪地求饶,老子可以放过你们。并无耻的下意识还敢烂言要向丹晨求欢,只要丹晨答应他,他甚至能“大人不计小人过”,放过寒青……
而寒青这样一席话,更具穿透力――江成怀(不叫外号叫名字、更是一种威严、威慑力的彰显),我们真的是很感谢你,我们本来不一定去非要相信有神的存在,只是想尽可能的去理解、去包容有这样信仰的人,因为你的作为,我们很幸运把上帝、神的神圣装在了心中,放下了生死;按着你的强盗逻辑,你眼里的大好世界应该是任你胡作非为、有权有势、弱肉强食的黑暗世界。如果这个世界真如你所愿的是邪恶所笼罩的世界,那这样的世界也太肮脏、太黑暗、太无耻了,我们岂能和你这样的人并活在这样的世界上忍受欺凌,让你们这种人得意忘形!死亡对我们倒是一种解脱。就如上帝所传达的,灵魂是身体的支柱,死亡之日就是善良的人们在全新的世界里身体灵魂复活之时。你用死亡威胁不了我们,我们一点都不害怕。我们很庆幸,在你眼里的花花世界中,我们还能有信仰、理想,有相知、相爱,我们已是最幸福的人了。我们是心甘情愿成为你不愿放在眼里的那样一些善良的、有神圣信仰的人。你不是自以为是,有信仰的人是没有血性、无情无义吗?今天你看到了吧,我们决不是冷酷无情的人,我们是这世上最有情有义的人!!!而你这种人,只能是行尸走肉……
寒青代表丹晨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语,完全激怒了江成坏,他不由不举起枪,就要这么把寒青与丹晨射杀……
02.傲雪寒梅1
天安县地处约定俗成的那个关里、关外的关外。全县方圆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是由平原和丘陵状山峦、也就是天安山构成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天安东北部,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因为整体上丘陵状山体也不高,很是舒缓,在大平原的映衬下,更显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情致……
天安县有山有水、有肥沃的土地,更何况人口相对稀少,常住人口不过二十万,条件优越,本应该是一个十分富庶的“鱼米之乡”,可是这里的人民、特别是农民,能填饱肚皮就不错了,何谈富裕!之所以有如此境地,因之因过去极左思潮严重,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严重将人的思想愚昧、僵化、禁锢了。如今,粉碎“四人帮”都已近一年了,这种钳制人思想的余毒,还在遗祸着这里的百姓,特别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这种状况从天安红旗公社红旗大队一户老实巴交、只知埋头肯干、叫凌志东的一家的遭遇就可见一般……
红旗公社地处县城的最北部,距县城有五十余里地,相对县城来说,是属于山高皇帝远,更显闭塞、保守的一方水土。其实,红旗公社的历史比县城都要长久,天安县的县名就得于红旗公社、其下辖的一个原名叫天安、现今叫红旗大队的村庄。
红旗公社这方水土,特别是红旗大队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利用好,真是一方好水土……
红旗大队(天安村),是有山有水有平原,自然条件十分得天独厚,它的平原是整个山区面积最广大的,并且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平原,也就是说,无论整不整治河道,遇到再大的雨水这里也不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全村山地约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平原被山峦半抱围着,村落就是倚靠着山峦,应对着如明珠般镶嵌在平原上、由河水冲积而成、方圆有十数平方公里的湖泊。如此,哪怕天再旱,这里也不可能没水浇地,除非人为的穷败祸、发扬什么风格,牵连自己也要没得吃了……
可是自然条件再好又能怎样呢?大势所趋般的百姓一样不好过活――五八年大炼钢铁,几乎砍光了山上所有的树;刚有所恢复,又来个农业学大寨,没少造成水土流失。更可怕的是文化大革命,那个资本主义尾巴割的,农民碗里有块肉那都显罪过了……
生活在这里的凌志东一家,比起其他人家还算比较幸运的了。尽管他有不幸的过去――父母亲在四八年土改时,因掩护工作队的首长,双双牺牲。当时,他只有四岁,他的哥哥凌志河也只有九岁,就是这个九岁的凌志河,机智勇敢的先得以逃脱搬来救兵,最终救下首长及他这个弟弟……
父母一去,没什么亲人的兄弟俩,是孤苦伶仃。好在父母被定为革命烈士,得到了一定的照顾,否则大哥也不可能把书读下去,乃至上了大学,毕业后又分到了城里工作。如不是因为他自觉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将书读下去,兴许他也是什么公家人了。只是他自认是种田的料,也不后悔,也很知足。特别是六二年与心爱的人成婚后――虽有找上门养老女婿的意味,但他倒更觉幸福了。他不像哥哥老早就独立了,他呀,就是打小在心爱人的家照顾下长大的,那感情要多深有多深。
在城里工作的大哥没少帮他,才能让年纪大一点就好病病殃殃的老丈人多活几年,看到四人帮倒台,心安些的享点福,并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离世……
当然,这也是他大哥对他丈人丈母、对从小照顾他这个小弟、给他家庭温暖的一种回报。
志东现在很满足,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有大哥的帮衬,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长子寒松虽只有十五岁,但已很有出息,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次子寒飞虽只有六七岁――这是他的心肝宝贝,由他在膝前围绕是他生活的一大乐趣;至于女儿寒梅,是他掌上的明珠,今年小学就要毕业了,用大哥的话说:前途远大,她会成为这个家的金凤凰。当然,如真有那么一天,这也是大哥支持的结果;而只有三岁的小女儿寒雪,亦是他的最爱。
说到大哥,总会让志东唏嘘不已,别的不用说,平日里,一两分钱一盒的火柴不知不觉中都是大哥负担,可见大哥对他好到什么程度。当然,夸大哥,莫不如说是夸大嫂,没有好大嫂,一切都是免谈啊!
凌志河一九六三年大学毕业后,得以幸运的回到天安,在县电业局工作,并成了电业局乃至全县电业(器)方面的专家、权威,很是有声望;凌志河毕业后就有幸结实了充满青春朝气与人格魅力的、他心中永远大写的巾帼、最美,李惠茹,并于一年后与心爱的她成婚。李惠茹中专毕业,在县小学任会计。二人真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当然亦可不过份地说女才郎貌。他们是六五年成婚,六五年生长子寒翔,六九年生次子寒青,因为都是儿子,求女心切,七三年又怀一胎,并如愿以偿生一女儿寒玉。
而寒玉的出生亦是李家老人乃至其家族的心愿。李氏家族在天安是望族,并很有声望。不说别人,就说李父乃是天安教育界的泰斗,在地区都有一定影响力。李氏家族是男丁兴旺,代代就出一个女儿。到了李惠茹这一代,孙女就指望不上了,就指望她生一个外孙女了,好在如愿了。
惠茹人如其名,秀外慧中、非常贤惠。对于二弟的帮衬,用她的话说,毕竟他们都是有工作的,总能有那个能力,他们不帮谁帮?都是应该做的,没什么好计较的。实质,夫妻二人都是古道热肠的,指不定看谁困难就帮谁一把,所以有时日子也过得挺紧张,好在她是李家唯一的女儿,三个哥哥一样向着她,为了让孩子生活得好,没少拿娘家的补贴。
寒梅人长得好,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人品更是出了名的好:上敬老,下爱小的自是不用说。至于做父母的好帮手、干家里的活计,一样不讲条件,无论脏与累都毫不在乎,也无怨言。已七十多岁的姥姥能越活越显年轻,就是她平日照顾得好的结果,尽管一向迷信的姥姥并不喜欢她,平日还好拿她当出气筒,但毕竟是姥姥吗,总得让着她点。就如妈妈说的,老小孩、老小孩吗,姥姥是老糊涂了,得像小孩一样哄着她吧!……
按这里的习俗,女孩到了她这个年纪,甚至更小,就该找婆家了,定亲后,过些财礼就算是婆家人了,甚至有的女孩就要到婆家干活、吃住,等到了年纪再正式成亲……
小寒梅在众乡亲眼里论人品模样都是百里挑一的,自然提亲的人很多。说句笑话,来提亲的人都快把她家那年头已久、五间破旧的土坯房的门坎蹭没了。
寒梅从小喜欢读书,按当地的习俗,她家的状况能让一个女孩子上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她家人口多,劳力少,负担重,她父亲做为一家之主自有他的想法――她大哥不过上了小学三年级,一个女孩家家早晚都是人家的人,上哪门子的学、读哪门子的书……
寒梅能上学,多亏了她在城里的伯父、伯母了。没有他们做主、负担一切费用,她是不可能读下书去的,而且等小学毕业她就要到伯父伯母那、也就是城里读书了。她是在心底由衷地感谢又感恩伯父伯母。
在伯父他们的教诲下,寒梅很有志向――多读书多掌握知识,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尽力……。一想到这些,她眼前就会浮现出伯父那慈祥、殷切的目光。她发誓决不辜负伯父的良苦用心,要努力学习,象他一样上大学,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更大贡献的人。
有大哥做主,凌志东已铁了心让女儿把书读下去了,可上门提亲的人还是不断,就连有权有势的公社吴社长的兄弟、吴仁家,也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何况其他人家了。
说起吴仁,原是东升公社一个生产队的头头。此人向来品行不端,仗着手中的权力干尽了男盗女娼、为非作歹的事。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凡在他势力范围内看上的女的,无论年纪大的可以做他妈的,还是年纪小的可以做他孙女的,他都会“名正言顺”的弄到手。那些受害人之所以受了屈辱还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敢把他怎样,一是他是地头蛇、土皇帝,二是因生活所迫,能从他那得到点补偿。
粉碎四人帮半年多了,随着“一丘之貉”――他的后台社长被新来的县委书记调职,不能不警觉时局对他有些不妙,就求大哥把他弄到了他的公社,想夹几天尾巴做人。他哥对他挺照顾,安排他在乡派出所挂了一个乡治安办主任的职位……
吴仁虽到红旗公社没几天,却早已成了公众人物。俗话说,丑事传千里,而吴仁却以为这里闭塞,不会有人知他底细的。不过这里的民风纯朴,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世上真有象吴仁那样坏的人,凌志东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吴仁仗着“皇亲国戚”的牌子,三天两头的摆着他肥胖的大身板,晃动着猪头一样的大脑袋,在公社那条唯一的小土街上,不知羞耻的,遛达来遛达去……
一天,他碰到了上学回家的寒梅,就上前对她又挤眉又弄眼、嬉皮笑脸的,要多恶心有多恶心的打招呼――问她叫什么名字,谁家的小妹妹……
寒梅一见他满脸横肉,色迷迷的样子,不但觉着恶心,更让她害怕。她没理他,赶紧躲开了纠缠……
吴仁看呆了,他死盯着寒梅远去的身影,不由自主的叨叨:真他妈没想到,这个穷乡僻壤竟会有这般让他想想就流口水的小美人……
吴仁淫坏之心又起,不知死活的又要犯老毛病。不过,毕竟此一时彼一时,他不敢象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了,要有个万全之策才行。他干坏事已是轻车熟路,脑筋一歪就打定了主意――先打听到她是谁家的女儿,然后让人去给他那个虽已十七八、却还四六不懂的傻儿子提亲,接下来……
吴仁是越想越美,美得满脸的横肉都乐开了花;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嘿!嘿!接下来,那小美人就是我的小心肝、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