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武士的人格(一)_诡地_奇书网
返回

诡地

首页
第三十章 武士的人格(一)(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吉安指着前面的溪流说:“过了清溪,在树林的东边。”

三人准备一下就上路了,吉安十分舒服地坐在曹劲的肩膀上。

曹劲说:“虽然是向东走,大家还是尽量小心一些。”

高歌问吉安:“鬼子们是在西方吗?”

“是的!我听说,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在东方安营扎寨,结果被法兽吃掉很多,因为他们是邪恶的!所以他们搬到西方了!”

“法兽?”

曹劲说:“他说的法兽可能是獬豸,在古代的法律文化中,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能够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人,就会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它会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将罪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古代司法官员戴的帽子就叫獬豸冠。没想到,这家伙也是真实存在的。”

高歌说:“老曹又开始卖弄了!吉安,他说的对吗?”

吉安摇摇头:“不知道!”

高歌问他:“那么为什么法兽不去西方,把那些邪恶的家伙都吃掉呢?”

吉安又摇摇头:“不知道!”

高歌对曹劲说:“难道说日本人都是坏蛋?!我认为不应该,无论什么民族、种族,都应该有好人,只是多与少的区别,但也不会一被法兽遇到就吃掉吧?!”

曹劲说:“我也接触过一些日本人,其实都是好人!的确,无论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作为个体的日本人都挺好的,但是当这些个体的日本人聚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也就是日本民族的时候,日本民族性格中特有的精神分裂就体现出来了!”

李天成也好奇的参与讨论,问道:“什么样的精神分裂?”

“日本人的精神分裂,一方面体现在个体与群体的分裂。作为个体的时候,他们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勤劳敬业,但是作为整体的时候,他们野蛮、残忍、变态;另一方面体现于人格分裂,他们隐藏在花的美丽温馨外表下的是武士刀带血的利刃,它们只向强者屈从。”

高歌说:“可是武士道有勇于向强者挑战的精神!”

“你要搞清楚什么是武士道。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实质就是看透死亡,不怕死。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武士道’是要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因为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问是非,故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人格分裂。”

李天成问:“也就是说,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之礼,可这也是士道所要求的。”

“两者有区别。武士道要求,即便君主暴虐无道,臣也不能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而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也就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武士道论者认为,士道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实际上是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而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了死,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遵从,而且要‘礼仪端正’。君主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镰仓时代以来的传统。”

高歌点头说:“所以日本人不怕死!”

曹劲继续说:“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长期研究研究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并写了一本《菊花与刀》专门来论述这个问题。里面有段评论非常精辟: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民族。它们一手持刀一手捧花,既注重礼仪又野蛮残暴;既笃信佛教又崇尚杀伐;既狂妄自大又卑躬屈膝;既欺凌弱者又顺从强者,在对最强势者屈服时,从来不落后于任何一个民族”

李天成说:“我给你的话概括一下,不知道对不对。一、日本人精神分裂;二,日本人尊重强者。”

“对!和日本人谈什么世代友好、一衣带水都是白费,想获得日本人的尊重,唯一的办法就是比他们强!”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