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茅山道(凑)_我和天师有个约会_奇书网
返回

我和天师有个约会

首页
浅谈茅山道(凑)(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至道宫。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撰两种《龙虎山志》的粗略统计,

可确定为宋代新建的宫、观、庵、院,近二十所。计有:建于嘉(1056~1063)间的

凝真观,崇宁(1102~1106)间的静应观、祈真观,大观(1107~1110)间的灵宝观,

宣和(1119~1125)间的逍遥观,嘉定(1208~1224)间的金仙观,嘉熙(1237~1240)

间的紫霄宫、真元宫、真应观,南宋宁宗朝(1195~1224)的归隐庵,ae咸淳(1265~

1274)间的瑞庆观,北宋徽宗朝(1101~1125)的浑沦庵、靖通庵。af另有建于宋,而

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天乐道院等,亦分别见于二种

《龙虎山志》。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

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

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

,位居诸符派之首。龙虎山因此也成为此后诸符派众山之首。

此期龙虎山出现了大批著名道士。一是输送了一批道士至大都(燕京),由张留孙

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宗支派――玄教,主领江南广大地区之道教事务,其主要骨干

如张留孙、吴全节、夏文泳、陈日新、陈义高、薛玄曦等,不下数十百人,皆出身龙虎

山。二是留居龙虎山者,亦不乏杰出之士。李宗老,达观院道士,吴全节之师,世祖至

元(1264~1294)间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住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

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虞集为之叙。略云:“元初服黄冠以

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

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为乎?”ag刘思敬,卢陵人,长游蜀中,从灵宝陈

君受丹砂诀,遍历名山,年五十,始入龙虎山为道士,自号真空子。寻主郁和道院。炼

铅汞为丹砂。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奉诏赴阙,并进六甲飞雄丹治世祖足疾。居八

年,乞还山,结八卦庵于琵琶峰之右。ah金志扬,号野庵,人称金蓬头,永嘉人。游龙

虎山,居先天观,复构蓬莱庵于圣井山,又命其徒李全正、赵真纯筑天瑞庵于峰顶。四

方闻其道者,无远近,皆往礼叩问。ai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虞集曾为其所作

《江南秋思图》赋诗,又为方方壶作《圣井山图》,危素为之作序。aj元代龙虎山除对

原有宫观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修两本《龙虎山志》的

不完全统计,共新建宫、观、庵、院达三十七所。计有:建于元世祖至元间的文惠观、

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ak冲和观、慈寿观、八卦庵、止

止庵、寄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云溪道院、瑶峰道院,lb建于

元贞(1295~1296)间的龙泉观、通真道院,建于大德(1297~1307)间的崇文宫、元

成宫,lc怡云道院,ld建于延三年(1316)的元禧观,建于至治(1321~1323)间的

仁静观,建于泰定元年(1324)的明成观,建于至正(1341~1368)间的繁禧观、蓬荜

观。另有建于元,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玉隆宫、元都观、神德观、明胜观、先天观、

佑圣观、桃源观、招真观。le还有仙源道院,元明善谓建于至元间,娄近垣谓建于大德

间;紫云庵,元明善谓建于大德间,娄近垣谓建于至正间。

明前中期,龙虎山道教续有发展。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其名

依次为张正常、张宇初、张宇清、张懋丞、张元吉、张玄庆、张彦、张永绪。最初,

朝廷仍沿旧习封张正常为天师,不久,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但其领导的正一

派,仍为明室所承认和扶持,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维持不坠。其中张宇初除熟谙家传

符教法外,亦通内丹术,且较熟悉儒经子史,是张陵子孙中的佼佼者。有《岘泉集》

二十卷行于世。此期有大批道士如吴葆和、林靖乐、傅同虚、曹大镛等不下二十人,先

后被征召入京任道录司官职。原为龙虎山达观院道士的邵元节,在嘉靖中更受尊宠,位

至三公。随其入京的邵启南、陈善道、王用佐、吴尚礼等,也得显位。此期住山道士中,

亦有杰出者。方从义,字无隅,号方壶子,贵溪人。出家于混成道院,学仙于金蓬头。

工诗文,善古隶章草,尤精于画,写山水,极潇洒。卢大雅,贵溪人,混成院道士。工

诗为顾元等所称道。吴伯理,号巢云子,龙虎山道士。永乐(1403~1424)中任上清宫

提点。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访张三丰,入蜀居鹤鸣山。博通经史,工诗文,精篆隶,

亦能作枯木竹石。lf明前中期除对龙虎山原有某些宫观作过修缮外,新建者寥寥无几。

计有:北真观、南极观。另有冲元观,或谓明洪武(1368~1398)初建,或谓元元贞间

建。lg明中叶后,特别是清代,朝廷对张陵后嗣的待遇多加贬抑,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

一道渐趋衰落。至1936年,其主宫上清宫之建筑已全被破坏,“只空余危楼一角”。张

陵子孙世居之天师府,亦“经贵溪县政府利用,开办完全小学一所。天师亦不常驻此。”

lh近十年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龙虎山得到认真贯彻落实。1990年,江西省政府出资

百余万元,迁出占用天师府的中学,重修天师府。“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重又展

现气势雄伟的建筑风貌,海内外道众参访者络绎不绝。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