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一条莫名的短信:今天你脱光了吗?莫名奇妙之间,回问:你是谁?什么意思?良久,又来:发错了。
其时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光棍节。不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初始这个人是费多少力气,创想创响了这个品牌,到今日还是他的初衷吗?无由的想到了这些,不过是因为很多的节日传承到最后多半已变味的缘故。但这样的节日,好像与我真是没有多少关系。
我算是早恋,早婚,早育的“先进分子”。懵懂的时候,已经学着谈恋爱了;合乎法律的时候,已经办了证入了城;没人催没人赶,头脑一发热,又有了孩子。怎么的也跟光棍不搭边。
但是,今天我确是“光棍”了。独自在外工作,平常都会有不偈止的思念家人,每逢月半月圆,每逢节庆节假,总是有些哀怜,那种感受我想每一个孤身在外的人都能体会。但忽然的冒出了“光棍节”这一个名词,却又凭白无故的让我多生出一份伤感来,11月11日,四个形单影吊的“1”,罗列着一种渴望,高喊着“要,要,要,要……”,这想想就是一份凄凉。
其实长久以来,每天都会有一个电话打给家人。听听爸妈的声音,跟妻子说上几句嘱托的话,逗女儿背背儿歌,说说玩笑。但渐次的,爸爸妈妈没有更多的话要跟我说,无非是每天的相互问候,诸如“注意身体”、“小心感冒”之类的,一旦全部说完,便会涩涩的无声。于是电话再转交给妻子,无非也是惯例的几句,诸如“照顾好爸妈”、“照顾好孩子”之类的,多了那边的声音多是不耐与应附的,于是再度涩涩的说让孩子来听电话吧!女儿还小,已在慢慢长大,对着电话我的声音早没有起初时的兴奋和好奇了,勉强的听了,也不外乎是两句稚气的话:“想你,拜拜再见!”连贯通顺的不由我插嘴。电话,便在父母催促紧张长途话费之时挂断。可是,不知道他们是否想到,每天挂完电话后,我会长长的萦索在那假借的家庭气氛中沉醉。
翻开着网页,四处搜索到的有关光棍节的新闻,却多半不是如我这般的意味。这节日更多的像是一种活动,一种秀,在年青人之间,在校园之内演绎的轰烈热闹。或是寻鹊作伴,或是群欢群乐,以酒色与五彩灯霓充斥其间,哪带着一丝半分“光棍”的黯淡?也许,如我们这种不是光棍的“光棍”才会生出如此喟叹,虽然不过是借景伤情,却也总是实实在在的感染着自己,于是决定今天晚上不打电话回家了。哪曾想,电话也就在此时适时的响了,爸爸一如常态悠缓的声音,“喂…,怎么不打电话回家呀?”
酸酸的感觉,瞬时从心底直串入鼻中,哽咽了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