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流沙界,
三千弱水深。
鹅毛飘不起,
芦花定底沉。
话说唐僧师徒三人这一日来到流沙河前,见那河浪涌如山,波翻若林。正在没计筹间,忽然河水分开而流,从中钻出一妖怪来。此妖似无影却又有踪,如那水中细沙一样流动不止,忽而化成妖娆女子,忽而又化成猛烈壮士,忽而是轻轻渺渺,忽而又是重若千军。看的师徒三人煞是心惊。
那妖,一声轻叱,叫道:"心若生障,如若流沙,过此河间,我便是你们的魔。"说罢,如沙涌般直扑向唐僧。悟空一把将师父抱起,旋身避让开来,那边八戒掣出铁钯,笼头袭来,那妖使宝杖架住,定睛看了眼八戒,笑道:"何为‘八戒‘"?八戒道:"我早已断了五荤三厌,不曾开斋,故师父赠我别号‘八戒‘"。那妖复笑道:"非也,非也。你所说的‘八戒‘不过是表皮之戒,我所说‘八戒‘于你听。"八戒听得怒道:"又何尝要听你这进得骨,入得髓的‘八戒‘之说,且吃我一钯,将你等妖物灭了,方显我英雄本色!"言罢,挥动着铁钯,尽往那妖身上招呼。那妖倒也不急不躁,边躲闪招架,口中边似吟似唱的道:"戒情,戒爱,戒怒,戒嗔,戒贪,戒毒,戒妄亦戒心。"八戒不语,只是手中铁钯舞动更快。那妖又道:"不论,能否戒了此八样,倒是第一二戒之‘情‘与‘爱‘二字,你就无法过的,又何来‘八戒‘之说,自欺欺人罢了。可笑可笑,一个人戒了人间此情此爱过后,那还有什么能可言?‘悟能‘还是‘悟无能‘?"
那八戒只是不言语,暗想道:"那妖说的当是我的心,想当初,我本是天宫一元帅,只为一个爱字而堕凡尘,再想过后,我亦本可好好做我的高家女婿,又何必要做这般和尚来断此夫妻情份?"想间手中铁钯已是无力,再也无可招架了。那厢,悟空见了暗道声不好,便高呼道:"八戒暂且退了,看师兄来对付他。"言罢,抡起长棒便往那妖头上砸去。
那妖又笑道;"一个不行,又来一个尖嘴猴腮的和尚来降我,我道是谁,原来是那赫赫有名的‘孙大圣‘呀!"悟空不由生起三分得意,道:"既知你家爷爷在此,那还不平息这八百里流沙河,放我等师徒三人过去,俺老孙也好好放你一条生路。"那妖听后,狂笑不止,道:"左右不过是一只翻了五百年也没有翻出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五指山的猴子,倒还如此狂妄不安,真是笑煞人了。"悟空听了不由大怒道:"泼皮,再不说话,且吃我一棒!"那妖向后轻轻一飘,遁入水中,空中还传来他的话语:"心若生障,如若流沙,过此河间,我便是你们的魔。"
悟空拖棒待追,但见那流沙河界大水狂澜,浑波翻涌,倒不便入水去追,于是也只得作罢,转回见了唐僧。其时,唐僧倒也将前由后果,场面看的个一清二楚,问道:"悟空,八戒,此妖能降否?"悟空思量一番后,道:"也不是不能降,只是此妖久居于此,必对此无边弱水深浅凶险十分了解,那妖也必是十分通晓水性。我等虽有万般能耐,于此却是无能为力,不捏个‘避水咒‘,也难入此水,更别说与之相搏了。"
"我们如今也不用降他,左右不过是过得此河。"八戒道:"猴哥,你一个筋斗也翻个十万八千之里,不如负了师傅过河而去,我亦可驾云而过。"悟空笑骂道:"呆子,我等要驾云而过倒是不难。只是师父骨肉凡胎,却重如泰山,岂是你我能负得起来的?"
唐僧听了两徒所论,也笑道:"我等去西天取经,总是要亲身历险,方显对佛祖的真诚之意,怎能遇难而取巧呢?"两徒齐叹道:"那可如何是好呢?"唐僧问:"那妖所念的‘心若生障,如若流沙,过此河间,我便是你们的魔。‘你们可曾明白?"两徒皆做摇头状。
"其实,那通天的流沙河就是我们的业障,亦可是称为这红尘俗世,世人在此间翻腾过日,活如流沙般。你若心不静不明不澄不空,那么你就会被你自己的心魔所阻。想那妖,也其实一般,那就是我们的心魔。"唐僧,说到此,不由合十念了声佛又道:"你们且看那妖,如幻如实,如真如假,总似流沙,总有变幻,那就是我们的心障,心魔。"
"再说八戒,你总是难以忘记情爱之事,总有贪嗔之心,所以你败了,败在你自己的障下。"八戒听了,也顿首合什念佛。"至于悟空,你的心障更甚,"唐僧再道,"那妖,曾说了一句话,可那句话就是你的软肋。你法力高强,能征善战,但是你知道当年佛祖是如何降你的吗?""我明白。"悟空低头回答:"那妖说的是‘翻了五百年也没有翻出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五指山。‘"唐僧点点头道:"你明白就好,这世间其实能降你的只有你自己。当年佛祖降你就是利用了你这一点。可惜的是你被压了500年,还是没有真正悟得那个‘空‘字。所以那就是你的心障也就是你的心魔,而你现在也战之不胜。"
"那可如何是好?"两徒齐问唐僧。
"无妨。想我虽未得佛金身,可也是心中空空之人,此三千弱水,万丈红尘般的流沙河定当能视等闲走过。"说此话时,唐僧周遭顿显佛光,两徒齐齐跪拜。"八戒。取我黄金袈裟来,悟空,你把我的金锡杖也持将过来,且待我走这流沙河。"
稍息,收拾得当。只见那唐僧,一脸瑞气,身后隐隐约有着万道祥光。两徒惶而跪首顿拜。再见那唐僧也双眼微闭,口念真言,一步一步的向那流沙河界走去。看也奇怪,那唐僧尚未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也无一点法力,可那流沙河前则还波涛汹涌恶劣,现则,风平浪静,僧两足所经之处,水面平坦如地。只是那妖尚未出现。
悟空和八戒不由对视一看,心中齐道:"不愧为是师父,其心空空,其身也空空啊!"正感叹间,再看那河面。却比刚才又有些不同,唐僧脚下的水初水波纹不动,现在却在隐隐颤抖,一波一波,一纹一纹的荡开。两人暗道不好。再看时,那流沙河水波涌更甚,唐僧初时两足不湿,现在却是在此浮浮沉沉。脸上本来的安静祥和中也带有了一丝丝的惊慌与失措,只是口中真言念动更快。可似也无很大的效果。终于心魔顿起,那妖狰狞一笑,不知从何一跃而起,水袖一挥,将那僧卷至峰尖浪顶。
"难道你心中无障么?你真能心净澄明吗?"那妖狂笑道:"一切都是表像,得道高僧也不过如此。世间诸般诱惑阻碍,哪时凡人能够抵抑的?""唐僧,你知道你的魔在什么地方吗?"妖厉声问道。僧不语。那妖复狂笑道:"这就是障,你唐僧的障。既然已无欲无求,四大皆空,又何必在乎这法衣法仗,真正能过这河的,只不过是要你心中空空而已。‘名‘‘利‘是你表皮的障,你以为你空了,其实你的障更深。不说也罢,不说也罢。"说着,水袖再度一挥,欲将唐僧就此卷入那流沙河内。
两徒急急抢前,欲将师父救回。没曾想到那妖一幻为三,皆是那师徒三人心中魔障的显现。那悟空和八戒这障还且分明,一是那压顶的五指山,一是那皮肉的色相,只那唐僧的魔障隐隐现现,浑浑恶恶,不知所物。
刹时间,那流沙河界是翻波淘浪,阴风滚滚,唐僧口中真言急念,两徒棒钯齐挥,可是斗来斗去的还不是与自己的心魔相击,永难胜之。
正无计较间,忽然天地祥云开,万丈金光射,半空中一个清朗之声喝道:"取经人在此,悟净还不现身跪下。"那妖听得声音已知是观音大士来到。不敢有违,立马罢斗,现出了真身,跪拜称道。只见那观音隐在半空,似雾似云,真身隐显,口中郎郎言道:"此界流沙,世间红尘,四大皆空,飘然稳渡。此妖似幻似真,即是尔等心中魔障。今吾命此妖伏在流沙界内等候取经人,就是为了能让尔等明白心魔的厉害。以后取得了真经方能助世人度此一关。"
师徒三人连带着那妖连连称是,叩首不已。那观音又道:"悟净,你也随着取经人西去取经吧!此界流沙待尔等回来再渡。"话毕,观音即隐身不见,再观那河已风平浪静。悟净过来拜得唐僧,又拜悟空八戒,分了大小,即取出颈上骷髅链珠,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其中,做成一法船,方渡的此河。
从此,师徒四人又皆上马西去取那真经不提。那观音待的众人离去,从半空降下祥云,来到这流沙河前,细细端详。半晌,只听得观音喃喃自语道:"渡得尽众人,渡得了自己吗?"那河顿起汹涌,观音苦笑一声,转身慢慢离去……
流沙河界,
世间红尘,
心若生障,
如若流沙,
过此河间,
我便是你们的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