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中少年_山中少年传奇_奇书网
返回

山中少年传奇

首页
第一章 山中少年(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初春了,久违的太阳从云堆中钻出,圆圆的笑脸,俯视着大地。青嫩的幼苗悄悄从土中长出,绿油油地一大片,湖泊,水池中碧波荡漾,活泼轻灵的鱼儿,“劈拍!劈拍!”地跃出水面,严冬的冰冻景象已不复存在。

天池是西南边陲小镇,三面环山,镇前横着天池河。位于东侧的高山杨树挺拔。这时,一少年从半坡茅屋中跑出来。少年来到湖边,脱去鞋袜,涉足水中,捧起双手,捧着水洗去满脸汗珠,又用手拢了拢头发,显出他性格刚毅坚忍,几丝柔软细发斜覆眉间,看起来成熟中带着忧愁。

人经过一番洗涮,都显得精神焕发,接着听到少年喃喃道:“爷爷走了三个多月了,说好只要两三个月的,怎么还没回来呢?”

少年叫杨逸,是山下村民杨汉民的唯一儿子,杨汉民是个石匠,一手石匠活远近闻名,母亲林翠花女承父业在村里开办一个小诊所。几年前杨汉民上山无意中救回一个被蛇咬的老人,善于用草药治疗蛇毒的杨翠华费心费力一天一夜从阎老儿手中抢回一条命。据了解,老人晚年孤零无依,祖籍天池,杨汉民依稀记得老辈提过村里几十年前出了一个大人物,其他事情一概不知。在善良的夫妻俩极力恳求下,多年飘泊的老人留下来帮忙照顾年幼的杨逸。所有人不知道的是,老人曾经是一个狂热的科学家,一生成果无数也一生未娶,并在不为世俗人知的武林界也赫赫有名,几年前遭仇家暗算失去武功后,隐姓埋名逃避仇家,最后回到印象中的老家,在少有人迹的半山搭一茅屋,无意中惨遭蛇咬,巧遇杨汉民才挽回一命。初到杨家老人就被杨逸的聪慧和绝佳资质打动,在父母的撮合下,杨逸拜老人为干爷爷。曾发誓遗忘过去的老人最终没有坚守誓言,在告诫杨逸不得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就从小开始传授杨逸功夫,天龙心法。

天龙心法是老人早年无意中得到的武功秘籍,心法分为天地人三篇,每篇包含上中下三个等级,自认资质良好的老人花费数十年练到地篇下级,在武林界创下赫赫声威,可见天龙心法的威力。老人白天教授杨逸各种文化知识,晚上督促杨逸练功,可能天生是个天才,也可能是练功的缘故,杨逸从小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天赋,无论什么知识,只要听过或看过几遍就能牢牢记住。几年下来,年仅十二岁的杨逸已练到人篇中级,浑身透着飘然脱俗的气质。为了避开世俗的干扰,早已被老人渊博知识折服的王汉明夫妇同意老人带着杨逸居住在半山茅屋中。

三年来,除了偶尔下山回家取日常用品,从未接触过外界的杨逸早已被爷爷描述的精彩世界深深吸引,只是爷爷的话又不得违背,什么时候突破到地级什么时候离开。杨逸想到日夜的千辛万苦才在去年达到人篇上级,要突破到地级,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心里即快乐又苦恼。三个月前爷爷告诉他要出去一趟,大概两三个月,让他不得偷懒,勤加学习。

杨逸回到茅屋,静下心练一会功,捧起桌上的书本看起来。杨逸早已学完中学知识,现在已经接触爷爷精心选择的大学课本。

没有爷爷在身边的日子单调而平凡,每日杨逸白天看书晚上练功,偶尔回家一家团聚,帮母亲看看病人,为父亲打打下手,有时父母空闲时上山陪杨逸聊聊村里村外事。得知杨逸早已学完中学知识又开始接触大学课本,朴实善良的杨父杨母对老人感激不已,如果他们知道杨逸练得一身高强功夫,恐怕又得敬菩萨拜祖宗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了,爷爷还没回来。

这天,感觉练功到了瓶颈快要突破,杨逸在为爷爷忧心的同时又激动异常,没等到天黑就早早坐在床上,默念心法口诀引导体内气流沿全身经脉运转,一周,两周,三周………九九八十一周天,内力在体内如同一条大河,奔腾汹涌,势如破竹般在体内旋转起来,慢慢地,杨逸体外多了一层淡淡的金光,将他紧紧地包了起来。杨逸又惊又喜,试着运起地级下篇的心法,一股股更加强大的内力开始在体内运转,越来越快,越来越强,终于,身体一震,原本不能突破的穴位被一冲而过,一时之间,体内的内力如同海啸一般汹涌澎湃,瞬间转遍全身,体外的金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钻入体内,流光溢彩的面孔恢复平凡,给人一种亲切感。杨逸仿佛看见屋外杨树飘动的枝叶,听到水中鱼儿冒出水面吐水泡的声音,这种感觉惬意极了!深知刚突破必须尽快巩固的杨逸按照地级下篇心法运转内力,两天两夜,终于巩固下来的杨逸睁开眼睛,看见五颜六色的微粒在空中飘动,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归于平静。

心中激动地杨逸走出茅屋,脚尖一点,身体像毫无重量的飞絮飘上杨树顶端,脚下树叶仍随风飘曳。

从兴奋中安静下来的杨逸突然想到已一年多不见的爷爷,内心泛出一丝不安,随即回屋收拾一下向山下走去。

杨汉民夫妇正在吃午饭。两人早已习惯儿子不在身边的生活,每想到孤独呆在山上的儿子,眼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自豪,更有对离开一年多至今音信毫无的老人一种想念和发自内心的感激,老人很不凡,毕竟年岁大了,不得不让人担心。这时,外面传来儿子的声音,两人放下碗,急急跑出房门,看见身高远超同龄的儿子从外面跑来,脸上露出少有的激动。虽然才见过儿子几天的杨父杨母也异常高兴,但想到老人在离开前告诫他们的话,“逸儿不是池中物,不得耽误日常学习”,杨父随即按捺亲情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教训道:“刚回家几天,怎么不在山上好好学习?”

尽管有着非凡的天赋和远超同龄的智慧,仍有少年心性的杨逸此刻表露无遗,因激动而红红的脸上挂着一抹不安,说道:“爸,我已经完成了爷爷留下的任务,爷爷说我可以不用住在山上,还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妈,爷爷出去一年多了,我想出去找他。”说着杨逸又转向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有些撒娇地说道。

杨母白了一眼杨父,上前挽住已经高出一头的儿子怜爱说道:“儿子,不理他,听你爷爷的,不住山上了,先去吃饭,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说完又瞪一眼杨父,意思是警告他不准再说儿子,否则有他好看。杨父讪讪笑笑,拍拍杨逸肩膀说道:“儿子,走,吃饭。”

一家三口饭后坐在一起聊天,谈起爷爷的事。

老人在走前同杨父二人谈起过杨逸的前途,一致认为等杨逸下山时就要参加高考,虽然凭杨逸所拥有的学识天下随处可去,但在这重文凭的社会,文凭就是一块通向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在杨逸达到上学年龄杨父就托人在镇上学校注了学籍,只需到时直接参加高考。距今年高考还有几个月时间,在父母的劝说下,杨逸最终打消了立即出去寻找爷爷的念头,老老实实呆在家等待凭生的第一次考试。

日子又恢复到从前,凭借强大的内力,杨逸无论是石刻石雕还是医术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通过爷爷带回的医学书籍,杨逸已熟练掌握了中医及针灸技术,年轻的他被称为全才也丝毫不过。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