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进行‘第一轮’――”
芬儿的心情好极了,连红的“回来”和“母子平安”、让左邻右舍都跟着高兴,况且是“自己的姐妹”。
农资营销本来是一个有赚的生意,原来的业主不过是因为“唯一”的老一套,拿开放之初的“供销社”成功经验在今天“混”,不能不“折戟”。
芬儿决定“抓紧”,在连红的孩子出生前这一段时间里,由她来“跑外面的事儿”,连红在家里“坐镇”,两个男爷们儿管好大棚的同时、全力协助。把需要“立即办妥”的事情,都一一办好。等连红把孩子生下来,一切都“四平八稳”,芬儿在家“看着”、跑外的事情,自然由连红“担当”。从这个意思上讲,芬儿现在属于“临时代办”,所以是“第一轮”……
大棚的作物长得特别好,地产蔬菜的销路也不断地看好。
连红的丈夫如鱼得水,大棚种得越来越有“科学性”――
这是一个喜欢琢磨、能量开活儿的地道庄稼人,好学好想好问,再加上网络的兴起,不明白的问题、甚至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所以大棚蔬菜种植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没有职称,也是远近闻名的“行家”。
芬儿的老公勤劳、实在,别看不如连红的丈夫“有知识”,却在机械方面“悟性”极高,什么机器、拆一遍,就能够自己装、自己修……
连红的丈夫把自己的“账儿”报完,如释重负地“脱离”管钱的事儿,全身心投入到大棚蔬菜的种植和技术学习方面。连红与芬儿商量,准备添台农用车,柴油的双排、种地用得着,农资销售也少不了……
没有了负担,洗尽铅华的心、让连红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车、芬儿很快“整”回来了,芬儿的老公做为“首任司机”兼“维护师”,有事没事、屋都不愿意进了,就跟车泡在一块儿……
而有了连红的筹划,加上芬儿的活动能力,再配以连红手里的那部分积蓄和连红丈夫交上来的“收获”,“姐妹农资行”还没有挂牌,已经名声大振。
“红,挺好的、我打个电话,家里那边说了,不用我回去了。”丈夫一脸的喜色:“把手续邮个‘特快’,家里帮着把咱们的户口起出来,再一个‘特快’邮回来,问题解决了。要不,我真犯愁了,你快生了、大棚我又撒不开手……”连红看着笑得象孩子一样开心的丈夫,不能不从心底笑出来。真的,没有想到、芬儿的妈妈东跑西跑,居然真的找人帮忙,把自己和丈夫的户口“解决了”。
“对了。红,你别生气――”丈夫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家里说了,现在正是忙的时候,这边有人照顾、家里人先不过来了。等收了秋儿、两头儿的老人都来看孩子,孩子的爷爷特别嘱咐、孩子的学名,留给他找人‘取’……”
“也不知道是男的还是女的……”
连红有些后悔,上了这么多次医院,怎么就没有问一问这个重要问题。
“男的就是儿子,女的就是姑娘。”丈夫心满意足地说:“是儿是女,到底有了咱们自己的孩子,再也不用眼馋别人能‘当爹’了……”
连红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实话,这‘姐妹农资’也好,大棚和房子也好,我一点忙都没有帮,全是你、芬儿两口子打好‘江山’,我来‘分享’。要是当初筹备的时候,我就在家、哪该多好……”
“不,不,不是我、是我们――”
连红有些惊讶,一向讷于语言表达的丈夫,怎么会说出这样“明白”的话。不过,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保管员与丈夫之间的“男人对话”,毫无疑问、是保管员说,丈夫听的“单向交流”……
“我代表咱们家,代表你。”丈夫说得斩钉截铁,一点都不含糊。
不是那种没脸没皮的人,连红回来以后,一直有一种愧疚感。丈夫和芬儿一家越是不提从前,越让连红的心里“系着一个结儿”。
既然与丈夫有机会提起来,连红把自己的心里话想都说出来――
“咱们不提从前。”丈夫不让连红继续刚才的话题:“咱叔说了,‘向前看’。过去的事情,对了错了、再折腾还是对的对了、错的错了,有啥用。”
“对了。想起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