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没有动,也没有回答,半晌才慢慢的转过身子,用十分低沉的声音说道:“大哥快走~!”可张飞的话音还未落地,只见张飞大嘴一张“哇~哇···”一连喷出三口鲜血,跟着身体往马背上一爬,不省人事~!
杨义见此面色大变,不禁惊叫出声:“三弟~翼德~醒醒~!”众人呼喊了半天,张飞才幽幽的醒来,看了看众人艰难的说道:“大哥让我附在马背上小睡一会,王锥会跟着大家不会落下的~!”张飞醒来只说了一句话,便又睡了过去~!
“老九、老十保护三弟,全军即刻出发,目标泰山郡,不到泰山绝不止步~!”杨义怒吼一声。
“诺~!”
······
“主公,三将军只从那日睡去至今已经三天了,是否停下来找个大夫看看~!”荀攸看着愁眉不展满眼血丝的杨义轻声问道。
“嗯~!现在行到哪里了?”杨义回了一句。
“已到了东平国~!今夜可到刚县,明日就可进入泰山郡~!这里十分安全,是否停下来给三将军找个大夫看看?”荀攸又问了一遍。
“公达安排吧~!”杨义叹息了一声,又道:“三弟在涿郡放着好日子不过,散尽家财跟着我南征北战没有半刻停歇,一众将士也是随着我水来火里去,没有一日不是把脑袋
提在手里拼命,每日拼死拼活已有八年时光,可太平还是没到,其实我已经看头这才是乱世的开始。”最后杨义又问了一句:“公达是不是我杨义错了?战死的将士会不会后悔?会不会恨我?”
“主公你没有错;错在天下大乱,错在黄巾乱党,宦官当道,攸相信无论是三将军,还是众位将士没人后悔,更没人会怨恨主公~!”荀肯定的说道。
“天下大乱根本就不是百姓的错,天下打乱根在朝堂,堂堂大汉宦官当道,朝政腐败至此,以至民不聊生,此乃官逼民反~!”杨义愤愤不平的说道。
“主公慎言~!”荀攸皱了皱眉轻声说道。
“公达勿怪,义狂言几句,这几日心绪大乱~!已经有些失去方寸,多谢公达提醒。”杨义听出荀攸的语气有些不对,心底不由激凛凛打一冷战,忙微笑掩饰道。
“主公说得也有道理,但此话,万万不能进如第三人耳,一旦串讲出去,主公将大难临头亦~!”荀攸低声解释道。
“公达放心,我杨义志在扶汉,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给百姓一个太平,别无他求,这也是我从军之志,杨家祖上之愿~!”杨义口中虽然如此解释,但心中却是另一种深深的体悟:这大汉真的根深蒂固,这刘汉的号召力和刘汉复辟势力强大的无法想象,‘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点不假。
二人说话间队伍已进了东平国刚县境内,杨义听进了刚县境,再也忍耐不住,急忙派人先行赶路入城寻找大夫给张飞治疗~!
······
“大夫我弟的伤势如何?”杨义看着郎中皱眉沉思,不由得有些担心。
“回大人话,这位将军受得内伤虽重,但并无性命之忧,为何迟迟不醒,恕小老儿医术不精,无法诊出,不过将军别急,我推荐一人定能解将军之忧困,如果此人也看不好,那普天下兴许就无人可医了~!”
“先生快快说来,杨某洗耳恭听~!”
“此神医乃是沛国谯县人,姓华名陀字元化,前些时候听闻前往泰山郡了,是否还在小老儿不得而知,将军可速到泰山郡寻寻,如果华佗还在泰山想必不难找到~!”老郎中嗦了一大段终于说出了华佗人与和去处~!
“谢谢先生~!这是你的医资~!”杨义至怀中掏出一块碎银塞给老郎中,回头吼道:“上马~!连夜赶路,泰山奉高城~!老二先行快马回报高顺、公明令其注意一叫华佗之人,找到后无论如何也要留住此人~!”
“诺~!”二统领高喊一声,“啪~!”马鞭脆响,绝尘而去······
兄弟们~!收藏哪里去了~!八千点收藏竟然不过俩百~!兰箭看了就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