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恒回到客栈时已是日落时分。他坐在窗前,看着黑暗将最后一点光亮吞噬,而浓浓的寂寞也慢慢围了上来。即使他从现代逃到千里之外千年之前的宋代,寂寞也像最忠诚的朋友一样,紧紧追随着他。
对黄恒来说,寂寞不是没有亲人和朋友,而是即使有亲人和朋友,也无法向他们倾诉。每次在父母的称赞声中,在朋友的簇拥之下,黄恒也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因为周围有这么多人陪着他。但是当他独身一人回到属于他的空间之后,却发现寂寞就象潜伏已久而饥肠辘辘的野兽,慢慢的将他包围,将他吞噬。他的孤独、他的愤怒、他的悲伤,甚至他的快乐,都没有人可以分享,没有人真的关心。
父母很爱黄恒,黄恒对这一点毫不怀疑。他怀疑的是他们爱护自己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自己是他们的亲生骨肉,另一方面却是因为黄恒是个从小到大都循规蹈矩的“乖”孩子。也许第二个原因比第一个原因还要重要,因为父母从来没有问黄恒快不快乐,有多少朋友,他们很少关心这一点。即使有时问道,在黄恒看来也不过是随口问问而已,并没有听在心里。他们更关心的是黄恒每次考试的成绩,老师对黄恒的评价和邻居对他们有个乖儿子的羡慕之情。在他们眼里,黄恒一次考试成绩的好坏比他得到或失去一个好朋友更加重要。有时他们比黄恒更像个小孩,尤其是妈妈。妈妈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打牌,每次打完牌后输赢都会挂在脸上。等她回到家后,早已饥肠辘辘的黄恒能从妈妈的脸上知道今天她是赢钱还是输钱。如果是赢了,妈妈会很真诚的向黄恒道歉,然后作一顿丰盛的晚餐来补偿黄恒千疮百孔的胃;但如果是输了的话,黄恒只能连大气都不敢出的嚼着刚刚热过的剩饭剩菜,生怕妈妈将愤怒和沮丧发泄到他的头上。妈妈很爱干净。每天黄恒吃完晚饭,洗过澡,妈妈就不让他再出去,因为担心黄恒在外面疯过之后将干净的衣服弄脏了。晚上七八点钟,当其他的小孩都在外面你追我赶,肆无忌惮的大哭大笑时,黄恒只能乖乖的坐在床上看着并不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如果晚上妈妈还有牌局的话,他的夜生活就会稍微有趣一点。有时他会将床单披在肩上,然后坐在叠好的被褥上,装作自己是某个国家的皇帝,对着房间的空气威严的说道:“众爱卿平身”,然后叉腰戟指,大摇大摆,得意得让“披风”在空中飘来飘去。有时他会躺在床上,唱着同桌女生教他的歌曲,感情丰富,声嘶力竭,仿佛他就是歌中那个“被背叛、被践踏、被遗忘”的主角。如果有漫画书就更好了,他会乖乖的坐在床上,一页页认认真真的翻过去,还不时会大惊小怪的鬼叫一声。但更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呆呆得望着天花板,嘴里咬着随手抓过来的衣架、铅笔,或者是自己的指甲。在黄恒的记忆中,父母从来没有给自己剪过指甲,小时候自己的指甲都是被自己咬掉的,参差不齐,抓在身上会留下一道道细细的白痕。
黄恒的漫画书都是爸爸给钱买的。如果考试成绩好的话,爸爸会很慷慨的给他十块钱,可以买到五本漫画书。黄恒最得意的事就是当自己翻着崭新的漫画书的时候,小伙伴们团团围着挤出头来看。他看完后会把漫画借给他认为和他关系最好的伙伴,并把这当做是“够朋友”的表现,尽管他知道这本漫画书通常不会再回到他手上。有次黄恒到一个朋友家买漫画,发现有几本买回来的漫画书上竟写着自己的名字。
黄恒小时候爸爸总是很忙,有时忙着工作,有时忙着和同事喝酒打牌,回到家时黄恒都因为明天还要上学而早早睡着了。爸爸脾气很好,从来没有向黄恒发过火,即使在黄恒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即使在黄恒偷偷拿了家里的钱,跑到游戏室请小伙伴玩街机游戏的时候。当黄恒躺在床上背着灯光看书,爸爸会轻轻说他一句,看到黄恒没有反应便只好作罢。结果黄恒刚上初中就因为近视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有一次上课时,黄恒因为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扭过头去抄同桌的,结果这个黄恒素来认为关系还不错的同桌竟然捂住笔记本不让黄恒看。黄恒不知道这是开玩笑还是小孩子一时兴起,不过黄恒从此便不再躺在床上看书,而视力也渐渐恢复了正常。但黄恒从此对所谓的友情也多了几分警惕和小心。小时候放学后小伙伴们会一起回家,而黄恒更多时候是一个人低着头走在回家的路上。
黄恒小时候喜欢过别人,也被别人喜欢过。当他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对曾经喜欢过的女孩慢慢失去了兴趣,而曾经喜欢过他的女孩也对他慢慢失去了兴趣。黄恒曾认为爱情是种缘分,但是当这种缘分迟迟不到时,黄恒就不知所措了。他也曾认为爱情是能够永恒的,但当他看到一个原本清新脱俗的女孩变成一个泼辣市侩的妇女时,他就相信爱情也有凋谢的时候。现在他更相信爱情和工作一样。人到了一定年纪总是要工作的,即使那个工作不是希望的那种。如果一开始就恨得咬牙切齿的,那这份工作肯定做不久。如果耐着性子慢慢适应下来了的话,也许过一段时间就会离不开这份工作。但一份工作无论做了多久,最终总是要退休的。
就像他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态度一样,黄恒对于人生的意义也是一种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态度。对于黄恒这样一个每天在上司眼皮底下战战兢兢工作、偶尔还需为衣食住行操心的人来说,为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福祉”这样的信念生存简直就是扯淡。他认为活着能够开心最重要。但是是为了自己开心还是别人开心呢?别人开心时自己开心,别人不开心时自己也不开心,那么这种人和一只忠于主人的狗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当狗还轻松点,起码不用辛苦工作,只要能稍微察言观色,投主人所好就行,不用象黄恒这样天天看上司的眼色做事,有时还会因为上司的一句责备而彻夜难眠。如果说别人不开心时自己还能开心,完全不受别人的影响,除了精神病患者,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呢?黄恒也不知道自己最后盖棺定论时会被评为是“狗”还是“人”。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最后被评为是只“失败的狗”也不一定。
敏感、懦弱、卑微、无助、孤独,却带着些许乐观和梦想,这是黄恒来到宋代之前的基本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