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益结成的联盟,结果必然是分裂。只在于时间的迟早而已。因为新的利益促使联盟各方必须做出抉择。
事情已经起了变化。只在于是否有所警惕。是否预为应对。
法的权威被无限强调,导致帝国沦入了无政府的状态。谁在掌权?似乎帝国的统治团体中每个人都有权力做出决定,又实际上没有人真正对未来负责。他们只注重的是利益,而不愿意负起责任。在法律的旗帜下,有人在借机制造事端了,人人自危,互相猜忌。党同伐异的宗派之争在腐蚀着帝国的整个政坛。诽谤、腐败、告密……失去制约的法律被肆意地滥用,这些就是咸阳高层斗争的形式。而在帝都咸阳的广场上,也早已竖起了断头台,在法的威势之下,皇室的子孙们已经走过了这条血染的路,死在了断头台上。曾经显赫的丞相、将军也只好自裁――失去了权势,不能再失去尊严。只是谁也不知道,明天又该轮到哪位。
新权贵的崛起,必然是以旧贵族的血为代价。这是铁律。
帝国内部三巨头决裂了。
沙丘俱乐部内部的分裂,预示着帝国的政治发生了新的变故,也意味着民众的情绪被注入了新的含义。
李斯被关在了他曾经执掌过的牢狱。他曾经是帝国法律的制定者。似乎他制定的法律没有为自己的开脱留下后门。因而他也无法逃避。
其实是别人不允许他逃避,而不是他的法缜密无懈可击。
文治是对人的思想的同化奴役。武功是对人的肉体的强迫屈从。法律却兼而有之。但是并不意味着法律就是优于二者之上的合适的工具。
当然,权力阶层的斗争,只是权贵们的事情。无非是权与利的争夺,并不一定就对民众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只要不引起帝国的分裂,谁是谁非其实都不重要,因为这是无法做出永久评判的哲学命题,也不是民众所应该关注的。
对于帝国的子民来说,能够有一个温饱安定的生活就是一切。当然从这个意义来说,不同的执政者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执政权的争夺,也关乎民众的生活。但是这一切又不是民众所能够左右,只能接受,或者在无法忍受的状况下起而造反。总之民众是被动的,没有选择权。所谓的革命,也只是被迫无奈的搏命,而不是理性的选择。如果有选择,谁还愿意以性命相搏?能够活着就已经不错了,应该说就是奇迹。那么谁还愿意去冒险呢?
对于下层的民众来说,只要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收获,在付出必要的义务之后,能够为自己的活命剩到一点本钱,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是的,作为平民百姓,能够自在地在大地上行走,而且是快乐地行走在自己的土地之上,那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不可言说。
其实,无论是赵高,或者李斯,并不重要。也就是说,他们都不是民众利益的代表,那么谁的胜败都不是好事,无论是对于帝国,还是对于民众。他们基于私欲的火拼,显出的是人性中的卑劣。所以他们无论谁死都是活该,都不值得同情。只是民众的灾难显得更为深重了一些。
只愿上天垂顾,保佑帝国的这些无助的子民吧。
星斗高悬于天,世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因为满天的星星都在看着。
无论阴谋被掩盖得多么神秘,只要做了,就必然会被人知道,掩盖也只是徒劳。谁又能够遮掩了天的耳朵?
在充满阴谋和野心的时代,人心是最可怕的。
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战争并没有远去。太平并没有得到巩固,永远的和平更没有建立起一个可靠的保证。是的,这个时代又很微妙。
所以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更不能过低地睨视别人。尤其是对于心态不健全的人,更要警惕。
特别是当你得到了很多你不该得到的东西后,更不应该只是自己独占着。
因为,谁也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
秦帝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化了。地方上也并不平静。
由于内讧而导致的政局动荡,更是体现在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