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海说:“我问过了,人家那两孔砖窑洞至少要卖一千八百元,如果你真的想要,让我慢慢给咱去说,或许人家还能少一点。”
杨世俊说:“一千八百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从那儿弄那么多的钱呀!”
杨生海说:“谁家都是把地方说好了才去倒钱,而不是把钱放在家里等着买地方。你听我说,买下就买下了,你现在不买,再等几年还是没有钱。”
就这样,买窑洞的事就定下来了,最后经杨生海协调,以一千七百五十元成交。
由于杨世俊家境贫寒,所以在生活上给他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在穿衣方面从来不赶时髦,奔着节约的原则,都是需要时再买,不购置多余的衣服。在吃饭时人家追求的是美味佳肴,而杨世俊只要求吃饱就行了。对于平时的生活用水,人家都是早上灌满两壶水,到了下午,又把壶里的水倒出来换新水。杨世俊不是这样,他每天只灌一次开水,就拿早上打洗脸水来说,如果半盆水就够用的话,杨世俊决不打满盆的水。
杨世俊的每月工资只有六十四元钱,王锦秀又是民办教师,每月工资也只有二十八元钱,他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还不到六百元,剩下的钱只得找亲朋好友去借了。
直到元月五日,杨世俊找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总共凑下的钱还不到一千三百元。下午,杨世俊去找杨生海,一见面,杨世俊就说:“生海叔,我今天还没有把钱凑齐,相差五百元,你给杨麦房说一下,剩下的钱让他缓上半年期限。”
听到这里,杨生海说:“走,杨麦房今天在家,咱们去见他一下再说。”
杨生海和杨世俊又来到杨麦房家里,杨生海说:“麦房,咱原来说的是今天交钱,现在杨世俊手头有点紧,一下子凑不来那么多的钱,今天先交一千二百五十块钱,下剩的五百块钱由我担保,缓半年交清。你看咋样?”
杨麦房“嘿嘿”一笑说道:“有你在中间说话,那还有啥可说的。”
杨生海也满意地笑了。
二月二日,杨世俊的新院子装修成了。他回到家里,首先把母亲和爷爷接回新院子里边。没儿没女的杨虎平含着热泪说:“我今天能住上这样的新砖窑,全托的是杨世俊的福啊!”
二月十八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早饭后,同学们都忙着交费、注册,杨世俊是班主任,他也忙着为学生安排住宿,带领学生打扫卫生。他刚走进办公室,看见学生索春玲走了过来。
“杨老师,我给你打个招呼,现在我要停学了。”索春玲含着眼泪说。
“为什么?”杨世俊不解地问。
索春玲低着头说:“没有钱交学费,我爸不让我念书了!”话刚一说完,她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一直掉到地面上。
从小就受尽艰难的杨世俊,最能体会索春玲当时的处境,他从衣袋里掏出仅有的四十元钱说:“索春玲,我这儿有四十元钱,你先拿着交学费去。”
索春玲拿着钱,不好意思地说:“杨老师,我拿了你的钱,啥时间给你还呢?”
杨世俊说:“交学费要紧,你先拿着用吧,啥时间有了钱再给我还。”
就这样,在杨世俊的资助下,一个贫困生被留下来了。
当天下午,杨世俊把全班学生组织到教室里面说:“同学们!我们班上的学习和纪律能不能搞好,班干部在中间起主要作用。能不能选拔出一支强硬的班干部队伍,这在我们班上今后的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同学威望高的学生吸收到班干部队伍中来。”
杨世俊拿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十五个学生名单,对大家说:“同学们!这是咱们班上在年前期末考试中取得前十五名的学生名单,本学期的班干部要从他们中间产生。现在大家拿起纸和笔,每人从这十五个人中间选出四人作为你自己的选举对象进行投票,我们将从票数最多的人里面确定班干部。”
杨世俊将票全部收起来以后,指定了三个学生,一人唱票,一人监票,一人在黑板上记票。过了一会儿,票唱完了,经过统计,票数最多的四个学生为:宋王海、郭红侠、刘军锋和张国强。
杨世俊把他们四人叫到办公室开了一个小会,说:“你们四人是同学们评选出来的班干部,全班同学相信你们,你们也要努力工作,争取使全班同学都满意。现在我把你们四个人的具体分工宣布一下:宋王海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就任咱们班上的班长;郭红侠是女生,工作仔细认真,就担任班上的学习干事;刘军锋在体育上面有一技之长,就是咱们的文体干事;张国强工作踏实认真,就担任班上的生活干事。这些都是我的想法,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意见?”
他们四个都说“没意见”。
杨世俊说:“我们这些班干部都是大家选举出来的,大家相信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为大家服务。因此,我给你们提出五点要求,希望你们人人都能做到。”
杨世俊打开《工作日记》宣读道:“对班干部工作的五点要求:第一、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在各项工作中给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第二、大胆创新,努力工作,保证班上的学习、生活秩序正常进行。第三、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主动完成学校分配给班上的各项任务。第四、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第五、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力争各项工作都完成在学校最前列。”
最后,杨世俊问他们:“我提到的以上五点要求,你们能不能做到?”
班干部异口同声地说:“能做到。”
杨世俊又走进教室,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班干部都是大家评选出来的,大家一定要听班干部的话,支持班干部的工作,干群一心,共同搞好班上的工作。刚才我给班干部提了五点要求,现在我对同学们也提出五点要求。”
接着,他又打开《工作日记》向同学们宣读道:“对全体学生的五点要求:第一、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第二、按时到校,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第三、上课认真听讲,上自习独立完成作业,不交头接耳,不大声喧哗。第四、关心、爱护班集体,积极完成劳动任务,不允许在劳动中打奸耍滑。第五、发现班干部有问题,要及时向班主任反映,不得在工作中顶撞班干部。”
宣布完毕以后,杨世俊对全班学生说:“以上这五条纪律,希望大家都能共同遵守。”
在开学的第一天,班务工作很快就步入正轨。
三月十一日早晨上语文课时,杨世俊听见教室里面静悄悄的,他以为教室里面没有老师上课。当他走进教室里面时,看见语文老师刘长贵坐在讲桌旁边,手里拿着一本大专函授资料在全神贯注地看着。学生有的打开语文课本看课文,有的拿着钢笔不知道在抄写什么。看到这种情况,杨世俊什么也没有说,转身离开了教室。
刘长贵是刘家洼乡人,看年龄也不过有二十一、二岁。他在初中毕业后,直接录入大荔师范学校学习。一九八四年七月,他从大荔师范学校毕业后,一心想留在县城工作,可根本没有想到把自己分配到冯原镇来,因此产生不满情绪。对工作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但他对学历进修却抓得特别紧,千方百计挤时间做函授作业。
下课后,杨世俊来到刘长贵的住房,态度和蔼地说:“刘长贵,咱们干教育的要向学生负责,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呀!”
刘长贵觉得杨世俊在找自己的问题,用手指着杨世俊的鼻子说道:“就问你是校长还是教导主任,竟然管起我来了?哎呀呀!就说你脚大还管到鞋外边来了,真没见过。”
杨世俊说:“我是学生的班主任,没有管你的权利,但我可以向你提示,你必须对学生负责任。”
这时候刘长贵火冒三丈,他大声喊道:“要我对学生负责任,可谁又对我负责任,把我从县城调到山区已经两年了,没有一个人过问。现在的人都是向‘钱’看,我向学生负责谁还能给我一分钱?只要我把文凭弄到手,将来工资能升上十数八块的,哪怕他学生全班都考个‘零’分,这与我有何关系?”
杨世俊觉得此人劝说不进去,便摇了摇手说:“算了,别说了,怪我多嘴,我说的话,你愿意听了就听,不愿意听了拉倒,全当我没说。”说完转身就走了。
刘长贵看着杨世俊的脊背说:“呸,跑我跟前称能来了,看把你的眼睛瞎了。”
杨世俊劝说刘长贵碰了一鼻子灰,责怪自己爱多管闲事。他回到自己的房子想着:只要我自己把责任尽到,给学生把课讲好就行了,又何必说别人去自讨没趣呢!
从此,杨世俊对刘长贵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又没有办法去制止。
其实,杨世俊并不是不重视业务进修,可他业务进修的目的和刘长贵完全不同。刘长贵的业务进修单纯是为了得到一个文凭,将来能提升工资,而杨世俊业务进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知识应用于教学之中。
在杨世俊的办公桌旁边有一个自制的简易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类型的数学资料。什么的《备课教案》、《竞赛试题》、《立体几何》、《高等代数》……等等,应有尽有。在数学资料方面,杨世俊真可谓是博览群书。他把主要精力都用于备课方面,备课时用到什么,他就去学什么。他注重知识上的进修,更注重业务上的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杨世俊还常常编写一些顺口溜和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来吸引学生。比如他在《因式分解》一章的结束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弄清楚因式分解的顺序,编写了这样一段顺口溜:
先提取公因式,然后注意用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得要合适。
四种方法运用好,结果必是连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