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兄弟,敢不敢带着我从寨子后面,绕进右角塞中?”赵长安听那三个士兵说知道有小路能抄进右角塞,当即说道。
离平塞正处在宥延两州的要冲之上,两边都是极高的土梁子。
这土梁子本来是连成一体的,但千余年前,大秦帝国修筑直道时,堑山开道,这些土梁子才被从中挖中,成了通途,因此地形很是扼要。
于是在大宋国败退之后,就在最靠前的离平塞这儿修筑了寨子,以为守卫之用。
更因为它正处在要冲之上,所以又在它的北面,也就是这道土梁的最前沿,修了两个角塞,分别称为左角塞、右角塞,起烽火了望之用;而在后面不远处,另外一道被堑开的土梁处,又修了一个较小的关塞,称为后角塞,无非是打造多重防线,严防“西贼”越界之意。
如今赵长安看出,左右角塞都是依着土梁而建,如果从土梁背后绕过去的话,那些西夏兵估计不会看到。因两个角塞的士兵早就逃走,所以西夏人也没再花费力气,前去占领那两个无关紧要的小角塞。
不过这么一来,就给了赵长安机会。
按照刘天宁所说,这些西夏人的器械着实厉害,倘若坐等他们进攻,那根本就是坐以待毙,所以赵长安想绕到右角塞中,近距离观察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因此他才问这些士兵,有没有知道土梁子背后小路的。
“都头尚且不怕死,我们有什么好怕的?”那三个士兵回答之时,便已经明白了赵长安的意思,听他这么说后,当即答道。
仔细看了这三个士兵一样,赵长安心下感叹:人说将是兵之胆,果然不错,只要当官的不怕死,当兵的勇气当即就被提了上来。刚刚放他们进寨之时,这些人一个个怕得要命,可如今呢,主动挺身而出的人都有了!
只是守右角塞的有十八个人,只有这三个人站出来,这个比例未免少了点。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只要有人愿去,赵长安当即又叫了自己都中的三个兄弟,准备前去右角塞一探。
“都头,不行!那右角塞距离敌人太近,寨小墙低,若被西夏人发现,很快就会被射死的!你倘若坚持要去,那不如由我带着兄弟们去好了!”刘天宁急忙阻拦道。
“那可不行!这离平塞的防御,还全靠你指挥呢!我们只不过前去做个哨探罢了,能有什么危险?大方,将那水龙里灌满了油,我们走!”赵长安当即拒绝了刘天宁的提议。
从离平塞后门绕出去后,果然在土梁子上有一个极不起眼的小道,弯弯绕绕的通向后角塞。这里是边境军事区,自然没人耕种,因此土梁子上长满了各种灌木草树,众人的身形倒也隐蔽。
悄悄的掩到右角塞后,赵长安却发现,好象没法从右角塞的门中进去,因为那右角塞的门,却是朝着下面的路开的,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根本没法靠近。
带着赵长安他们过来的三个兵,自然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不过却见三人诡秘一笑,拍了拍赵长安的肩膀,又伸手朝着寨墙上指了指,意思是问:“都头,是不是要上去?”
此时距敌人不过几十步距离,赵长安也不敢出声,当即轻轻颔首。那三个士兵中的一人,就掏出间的匕首,轻轻的一剜,便把寨墙上的一块砖头悄无声息的起了下来!
因为土梁的原因,寨墙原本就不算太过高峻,起下两块砖头之后,那三个士兵中的两人蹲下身来,轻轻一托,另外一个便翻进了寨子,接着上面就垂下绳子来,几人依次爬了上去。
赵长安看得心中大奇。这三人的动作娴熟无比,那砖头明显也是提前剜好了摆在那里的,更兼一上寨墙,就有绳子垂下,可见那绳子,也是提前准备好的。莫非他三人竟然知道要回来不成?
不过这个时候不能出声,可不是考较这些东西的时候。蹑手蹑脚的俯下身子趴到寨墙后,通过寨墙上预留的孔洞看去,只见那些西夏人的楼车,马上就要组装完毕了。
站得近了,赵长安也看清楚了西夏人用的这些军械,不,实际上,那都是大宋的军械,赵长安心里想着。
那云梯是一种前端带着钩子的长梯,能挂在城墙的雉堞上,倒也罢了。
撞城槌则是一辆特制的加长车,总共有四个轮子,上面固定着一根两人合抱的大树干,树干的梢部包着铁皮。一旦攻到城下不远的时候,这撞城槌便由几十名士兵一齐推动,借助巨大的惯性,将城门强行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