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无品芝麻皮(四)_大宋之铁骨风流_奇书网
返回

大宋之铁骨风流

首页
第二十九章 无品芝麻皮(四)(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在大宋朝,“指挥”是一个编制单位,标准编制五百人,设指挥使一名,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营级编制――在大宋朝,“指挥”的通称的确也就是“营”。

大宋朝开国之初,接手的是五代十国的烂摊子。自从唐季以来,五代十国纷争分立,天下藩镇林立,中央朝廷在短短的四五十年内,连上黄巢,竟然换了七代!

所有这些原因,都是因为武将擅权的缘故。而为了防止五代故事重演,宋太祖赵匡胤就制订了种种措施,来严防武将擅权,其中的一条便是“更戍制”。

所谓“更戍”,就是将全国的部队隔一段时间,大约是两年到五年的时间吧,就大范围调动驻地一次。但调动的时候,只调动士兵,却不调动高级军官,真正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么一来,就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状态,有效的防止了武将经营军队,把国家军队变成私人藩镇的可能,彻底的消除了中唐以后根深蒂固的藩镇割据局面。

当然,调动士兵的时候,对于主管调兵的枢密院来说,不可能以单个的士兵为单位去调动部队,而是以“指挥”即营为单位来调动部队。

可以说,营级指挥使这个职位,是大宋朝手下拥有固定士兵的军官中,职位最高的一个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各营会隔三五年就被调动一次,而营级指挥使的上司却不调动,因此各营隔个三五年就会换一次上司,这升官当然就很不容易了。

当然,赵长安对于升官这个事情,本来就是没有什么兴趣的。甚至对于打仗,他心里也有一种深深的厌倦感。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一点也不假。赵长安不过从一个押官升任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手下的九十多个兄弟,就只剩了如今的三十几个,减员达到了三分之二。这样还没算上离平塞死掉的弓手和廿七指挥的士兵,倘若都算上的话,赵长安这一都之中,已经没有活人了。

这个金祯的建议倒是很不错。自己这一都的兄弟,都重伤初愈,战斗力远远没有恢复,而新的指挥自己还没上任,根本不知道情况。

因此赵长安决定,就采纳金祯的意见,等一回米脂寨,就向罗大英要求前来守卫休宁寨。料想自己刚刚伤愈归队,罗大英和张虞候当然是要答应的。

“金兄弟这话说得好,我听你的,明天回去,我就去找罗监军和张将军说去!另外,顺便把你们几个也调进第六指挥来!好了,兄弟们,咱闹洞房去!”赵长安笑道。

“好咧!”大宋朝结婚都是在晚上,见天色已经全黑,洞房里红烛高烧,窗纸上剪好的窗花洋溢着盈盈喜气,兄弟们都呵呵笑着,站了起来。

“爹爹,爹爹,我要抱!”赵长安也准备起身前往时,却被小伢伢拽住了腿,他连忙俯身把她抱了起来。

“伢伢,你怎么不在姑姑那里,怎么跑出来了?”赵长安捏着她的小脸蛋问道。她不知道怎么想的,总是管赵长安叫爹爹,管李清叫达达,怎么教都不肯改。

“爹爹,我不要姑姑,我要你。爹爹,阿娘和达达他们干什么去了?”小伢伢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问道。

“呃?他们呢?他们办事儿去了,明天就抱你回去跟阿娘睡,啊?”赵长安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回答小丫头。今天是李清和娟姑娘结婚的日子,总不能让小伢伢再去妨碍人家办事儿吧?

“那我晚上要爹爹,我不要姑姑,我要爹爹……”小丫头仿佛生怕赵长安把自己送回李玉儿那里,伸手紧紧揪住赵长安的衣襟就是不肯放手。

可这小丫头,除了李清两口子之外,就只认自己,看起来,晚上还得哄她睡觉,想想兄弟闹洞房的热闹劲,赵长安只好苦笑一声,抱起了小丫头。

“好徕,爹爹带伢伢出去玩喽!”

呵呵朋友们多给点票票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