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父亲的书房看见父亲正在看书,急忙上前抱拳作揖道“父亲,你回来啦,一路上可安好?”
父亲抬起头来,看见是我,笑着说“是璋儿啊,最近在忙什么呢?我回来你也不在家?”
我低头抱拳向着父亲说“禀告父亲,孩儿前一段时间一直都待在家里,由于没有老师,我只有自己练一下字啊或者自己锻炼一下身体,前几天我和你给我的两个下人到城周围转了一圈,今天才回来。”
“喔,你为什么想到到周围去转转呢?”父亲有兴趣的问我。
“禀告父亲,孩儿只是看了一下百姓的生活,走访了一下民情,了解了一下国运而以”我小声的说道。
“恩,你有什么看法?”父亲坐正了身体,严肃的对着我说道。
我站正了身体,向左右看了看,没有说话。
“来人”父亲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一个护卫走了进来,“命令这里方圆百步之内不许有人在”“是,大人”说完那个护卫就走了出去,并撤离了书房方圆百步之内的所有人。
我想了一会,突然说“父亲这次上京之后对大汉的未来怎么看?”
父亲一边抚摸着长长的胡子,一边慢慢的思索了一阵说“大汉将乱已…”
我又盯了父亲一会儿,徐徐的说道“大汉将亡矣”
父亲一听,立马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看了一下外面,背对着我徐徐的说道“此话怎讲?”
“父亲,大汉已经延续了四百余年,从朝廷到官员腐败成风,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又挥霍无度,逼得百姓造反,结果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爆发了黄巾之乱,结果朝廷无力平叛只有借助地方的势力参加平叛,虽然黄巾之乱已经被大部分扑灭,但朝廷的精锐大军已经丧失殆尽,现在各地黄巾余部正在到处骚扰,各地以保护自己为名大肆扩军,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一旦有人图谋不轨,你说朝廷能长久吗?在说朝廷内部吧,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已经上百年,已成为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一旦有人狗急跳墙在弱势的时候召外力进京帮助的话,那将会是引狼入室,一旦控制不住就会齐王的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而地方其他势力又不会坐以待毙,必将群起攻之,这样君不君,臣不臣,国将不国,你说大汉朝能长久吗?还有,我听民间孩子的畿言好象当今君上恐不久于人世,太子还小,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大臣来扶持,必将成为大乱的根本”我走到父亲的身后,小声向他一一道来。
父亲抚摸着自己的胡子,看向远方,我一边说他一边微微的点头,待我说完了,转过身来对我说“恩,有道理,我儿能有此见识为父非常的高兴,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得到父亲的鼓励,我很高兴,牵着父亲的手走到席边让父亲坐下,我也坐到对面,轻轻的对父亲说“孩儿还年轻,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父亲指点,我认为其一是密切注意各地地方势力的发展,我们不要发展在前但也不要落后,其二就是密切关注朝廷的动向,其三我觉得幽洲地势太过于凶险,夹在并,冀两大洲之间,北面还有强悍的外族和公孙瓒的势力,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灭掉,我建议父亲想办法打通关系去益洲,那里不仅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且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可立于不败之地,其四最重要,就是秘密训练一只虎狼之师,这只队伍不用太多只要精锐。现在征募几千上万的部队还是比较容易,只要自己有钱粮物资就行了,但是一只虎狼之师那可是千锤百炼不用几年是训练不出来的,但是一只虎狼之师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在战场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要我们训练出了这样一只队伍,不仅我们可以自保无误,一旦大汉到了灭亡的危急关头还可以中兴汉室江山。”
待我说完,父亲思考了一会儿,也轻声的对我说“你说得很好,有道理,我很高兴,我觉得是势在必行,前面三点为父就尽力而为,在明面上大作文章,这重要的第四点我儿就由你来暗地里主持吧,希望我儿不会让我失望的”
我一听父亲这么说了,急忙下地底头抱拳说道“孩儿听从父亲的安排,孩儿一定做好,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恩,好的,既然我儿能这样说为父就放心了,不过我知道你去招募队伍困难还是不小,这样吧,城西仓库里面有一些兵器战甲钱粮等物资,你就全拿去吧,反正以后如果走了也带不走”父亲一边摸着胡子一边思考着对我说。
我一听,马上就兴奋起来了,城西仓库里有什么东西我可是打听过的,那可是可以组建几万人军队的物资啊!那可是父亲在幽洲多年积攒的,本来是准备用于对付外族的现在给了我,那我的底子就雄厚好多了,我急忙拉着父亲的手说“谢谢父亲,谢谢父亲……”
我父亲也高兴的对我说“我们父子两还说谢什么,瞧你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我也没有回答父亲的话,只是傻傻的在那里笑。
“喔,对了,我还把正事给忘了”父亲突然说道。
“什么事啊?”我摸着头迷糊的问道。
“你的师傅啊!我给你找到了”
“呕,在哪里?”我一听,就来了精神,不知道父亲给我找了两为什么样的师傅呢?
父亲走到门边,对着外面喊到“来人啊”
还是先前那个护卫走了进来,抱拳道“属下在,大人有什么事情吩咐”
“你去把我请的两位先生请来”
“是,我这就去”说完他就走了出去。不一会,就带了两个人走了进来。我仔细观察他们俩,一位白胡子苍苍,走路都有点不稳,一定是我的文科老师。而另一个人非常的雄壮,走路相当有神,从眼神里看出还相当的精明,一定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我想一定是我的武科老师。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老先生名叫郭翼,是朝廷的中散大夫,是当朝的大儒,非常的有学问。
只是看到当今朝廷混暗,觉得无所作为就以多病为由告老还乡了,我与老先生本是好友就苦苦相劝来到我这里当两年你的老师,你可要好好尊师重道啊!”父亲指着那位白胡子老先生对着我语重心长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