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眼看冬天就要到来,但是大崖山上的棉衣还是没有丝毫的着落。更令陈鸿抓狂的是,即使是有钱,在此时一片混乱的大崖山附近也一时难以买到这么多的棉衣。
眼见一天天冷下去的天气,坚强的蒙古汉子们没有一个抱怨,但陈鸿却不能不去关心,作为领导者他必须为这个队伍的一切负责。
就在今天早上,陈鸿收到消息,一个有着十多辆运输车的运输队进入了大崖山的区域,其中就有两车的棉衣,要是拿下这批运输车,棉衣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除了一支人数并不多的骑兵,跟随这个运输队的还有前后各一辆运兵车进行押运,总算起来这个运输队的鬼子也不过七八十人。要是仅仅只有这些人,陈鸿连想都不会想就会拍板定下这次任务。
但是在离这支运输队大约十里的地方正有一支3000人的正规日军部队,这正是令陈鸿头疼的。一旦战斗打响,敌人只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赶到现场增援。想要保证这次战斗的胜利就要在二十分钟内解决掉押运的鬼子并且带着战利品撤出现场。
更令陈鸿犹豫的一点是,大崖山上的弹药虽然多的有点离谱,但更离谱的是大崖山上连一颗手榴弹都没有,也许是这伙土匪从来都没有用到手榴弹的时候,但要想伏击这支运输队,有手榴弹的话会容易的多。
正当陈鸿犹豫不决之时,又有探子传来消息,这支运输队已经快进入最佳伏击区域。要是再不行动恐怕就会错失良机。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打了,全军出动!已经没有时间再多想,陈鸿当即下令立即出发。这是获取棉衣的最好的时机,要是放过了这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有机会,但棉衣的事情却已经是不能再拖了。就算是敌人的增援到来,大不了打一场阻击战罢了,军队已经训练完毕,与敌交战是迟早的事情。
陈鸿比谁都明白,只有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队伍才有可能会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队伍。要真的打起来,也正好借这次机会检验一下队伍的实力,增加队伍的实战经验。
很快,大崖山的五百人马就来到了陈鸿所选的伏击地点。
这是一个只有几个小山包的地方,这里恍一看来并不是什么伏击的好地点。但对于陈鸿的这次计划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了。相对开阔的地点利于骑兵穿行,以使能够尽快的完成战斗,而当敌人增援部队到来之时又可以借助山包进行狙击。
刚刚安排好伏击的队伍,陈鸿就已经看到鬼子的运输队出现在了视野里。刚刚还热火朝天的场面一下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掩藏起了身体,就连马匹也是全部卧倒隐藏在深草之中。
借助望远镜,陈鸿看见,所有的鬼子都是非常的悠。毕竟这里已经是完全的敌占区,鬼子以为在这里是绝对安全的,而实际上这里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伏击鬼子运输队的事情。
对于陈鸿所埋伏的这个山包,鬼子更是没有给与丝毫的关注,因为稍有点常识的军人都会知道这里并不适合伏击。面对这片未知的山包,鬼子就连一个探子都没有派出。他们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陈鸿的伏击圈中。
看着敌人已经全部掉入伏击圈中,陈鸿手中狙击步枪率先击发,走在前面的一个骑兵小队长身体晃了几晃掉下马来。
伴随着陈鸿的枪响,轻重机枪同时响起,敌人队伍瞬间便有数人被子弹击中。与此同时由三门迫击炮组成的炮兵阵地也暴发出轰鸣,两发炮弹分别命中了两辆运兵车,另一发也在护送的敌骑兵队伍中开了花。顿时汽车爆炸起火,两车的鬼子几乎被全部炸死,剩余的的几个也是满身大火到处乱窜,再也没有了抵抗的能力,敌骑兵队伍更是人仰马翻一片混乱。就这一下鬼子就被消灭了大半,只剩下原先在运输车上的鬼子组成微弱的火力抵抗。
迫击炮又朝敌人的骑兵队伍打了一轮,三发炮弹下去,本来人数就不是很多的骑兵几乎被全部炸死。看着被炸得肚破肠烂战马,陈鸿一阵心疼,此时大崖山上只有一百多匹马,也就只能组成一百多人的骑兵。虽然这次敌人的骑兵并不多,但陈鸿看得出来那些都是优良的战马。
很快,就只剩下了不多的鬼子躲藏在运输车间负隅顽抗,见到这样陈鸿止住了炮击和轻重机枪,陈鸿可不想将车也一起打坏了。
只见陈鸿右手一挥,早已经上马待命的骑兵队伍如同风一般的冲了出去。借助山坡的下冲之力,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骑兵就已经冲到了敌人近前,手中的马刀挥舞,带起一道道的血虹。紧跟着骑兵的是四百多的步兵,数十倍的兵力差距使得战斗瞬间就完成了。
当陈鸿又击杀了几个鬼子,扔掉手中的狙击步枪,拿着一把大刀冲下山坡,准备体验一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感觉时,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鬼子让他试手了。
郁闷的将手中的大刀扔给了壮熊,陈鸿看了看表,整个战斗只用了不到五分钟。
统计战斗伤亡也不过只有几个战士受了伤,没有一个死亡。这结果大大超出了陈鸿的预期,陈鸿本来以为会有几个人伤亡的。但仔细想想,两轮炮击下来,大部分的敌人就已经被消灭,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这种结果也属合理。
对于这个结果,陈鸿觉得自己的炮兵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在以后的战斗中也减少伤亡,就一定要加强这种远程的火力打击避免及距离交战。
拖开鬼子的尸体,陈鸿开始检查起运输车的状况和货物来。由于陈鸿的命令,在攻击时,所有的人都避开了运输车、十二辆全部完好,几乎没有损伤,就算其中几辆被流弹击中但也并不妨碍使用。掀开十二辆运输车的篷布,仔细检查,确信再也没有活着的鬼子之后陈鸿便决定撤离。
但很快对于货物的检查结果又很快使陈鸿改变了全军撤离的计划。这十二辆运输车除了两车棉衣、四车粮食,还有三车手榴弹、一车步枪和子弹,剩余的两辆车上竟然装有十门迫击炮和约五百发炮弹。
有了这么多的迫击炮和手榴弹,陈鸿完全有能力给前来救援的鬼子部队给与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迫击炮的重量极轻,只要放到马上就可以快速的撤离。
留下了五十箱手榴弹,所有的轻重机枪、十三门迫击炮和二百发炮弹。陈鸿让金南山带着四百多步兵护送运输车回山寨,自己则留下了几十个炮兵、机枪兵和所有的一百多骑兵开始布置起狙击阵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