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地摊和临时棚子,人们有着各自的生意,有造车轿的、卖吃的、卖药的、算命的、卖弓的、卖布匹的、卖水果的、代算命的,这是临近闹市的序幕,一切应有尽有,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十字路口是闹区,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什么“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疋帛铺”、“杨家应症”、“赵太丞家”周家丝绸店…..铺太多,热闹非常。
再有十字路口转角又是另一番景象:有说书的、杂耍的。街上各种身份的人物特别丰富:官吏、绅士、商人、船夫、书生……他们举止不一,各司其事。
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的头很痛,我踉跄着跌跌撞撞的。
转过一个街角,又是另一幅景象。
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
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天堂有路
地狱无门
咎由自取
莫怪他人”
一席佛偈,
唤不醒梦中人。
不离不弃
好一颗世俗心
千年的神话
在都市苦追寻
梁祝的乐曲
抓不住尾音
青丝的追梦者
变成了白发人。
善意的劝导,
充耳不听闻。
正人不做,
偏好扮幽魂。
上进的大时代,
无人伴沉沦。
注定了今世烈焰焚心,
那佛者的梵贝,
响彻耳轮。
莫非那千年的暮钟鼓,
是我最后的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