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过一个卫兵一问,还真是个好事儿,我主持设计地新式军装样品送来了,说是展示了一下,看样子很好,要不当兵的高兴干嘛!新设计地军装,除了我个人觉得任什么装束都比脑袋上顶个尖帽子,脖子上缠根长辩子,身上穿件长袍子,胸前写着兵或勇的满清军装好.但以这时代眼光看来,我的设计绝对不漂亮,纯是讲究安全实用.这些好处,经过战场杀伐的老兵都能看出来.而这时的安庆,整个一兵城,有几个没上过战场
在原来那时候,多少打工仔穿着假冒迷彩服,那式样都印我脑子里了,咱是整个仿制出来,只有两样一时办不到.一是迷彩,那需要专用布料,二是拉链,还没技术制造.
还有几顶钢......铁盔.近似半椭圆形,防护到耳下眉头.盔内有抗震抗冲击衬垫,想搞悬挂式抗冲击,但没有适当材料,用布条儿肯定不行啊!至于军靴,算了,千层底儿布鞋先凑和着好了.其实比皮靴合脚,只是雨雪天气不好.
再就是军衔,咱没特别得才华,无非又是抄袭呗.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军士长,然后是尉官校官将官.只有两个半军衔与英勇的解放军不同.一个向西方学习,校官里没大校这一级,将官中增加了准将军衔,多给军人一个当将军的机会吗.而那一个半区别则完全是因为我们自己这古老国家的传统.习惯中,是要大将级别在上将之上得,但以曾国藩为首的众多将领都反对,坚决认为上将应该在大将之上,首先是对应,少将对大将,比少将对上将来得通顺.最重要的是,我国历代都是上将军地位高于大将军.各朝各代,上将军通常只有一位,是当然得全军统帅,而大将军则有数位,相当于战区司令,分别镇守各方.
我当然不会与曾国藩争这个啦!正规军衔制本是源自西方,而让所有人承认,是来自于战绩,谁让清朝落后挨打了呢,要不这军衔制就该由大清制订了.我不反感军衔制出自敌人之手,因为的确简洁易认,可要能让上将大将的地位翻过个儿来,就是东方的贡献了.
‘曾帅,我们去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之处.‘兴高采烈中,我拉着曾国藩进入府衙内.不怕你不喜欢,审美观一时转变不过来,但出生入死的军人一穿上咱的设计,只凭实用性,大家伙儿还不把累累赘赘的满清军装扔爪哇国去.
与几个高官检验着新式军装,曾国藩叫了俩亲兵来试穿.俩亲兵穿上后,因不太习惯而有些不自在,但四处试验过后,其简洁明快得风格却使人明显感到方便自如,挥刀舞枪,绝少出现羁绊.裤子和上衣,几个贴身衣袋可以放下各种零碎.江南一带,绿色覆盖率高,新军装正是青绿颜色,往树林草丛里一趴,不仔细点,根本看不到人.
‘新装怎么样‘刚回府衙内,另几个官员刚刚告退,我已禁不住在曾国藩面前得意洋洋了.
曾国藩感叹道:‘新式装束本身虽无杀伤之力,却是致胜利器啊!‘
‘那就建个专制造军服的厂子吧.军队是国家安全之柱石,打仗是要命的事儿,取胜最为关键,一切阻挠,让它滚蛋.曾帅这儿勉强算得山高皇帝远,尽快换上新式军服.‘
‘是,微臣即刻办.‘
‘那---,曾帅,您也换上新军装让大家看看如何‘
‘这......‘
‘您是大军统帅,要以身做则啊!‘
‘遵命.‘
曾国藩稍带点扭捏的换上新式军装.在我眼中看来,比长袍马褂尖顶子精神万倍,就那条辩子讨厌.曾国藩的身材相貌还不是那么威武都如此,换个人高马大的正牌将军......我yy中,脑子回到了二十一世纪.
暇想着,眼光扫过桌上一溜精制得军衔肩章,其它都按我记忆中所造,只不过将官肩章因为有个准将,少将是两颗铜制星花,中将大将自然是三颗四颗了.就是那上将,吩咐工匠时没怎么多说,哦,说了就成我个人创意了.
可看着上将肩章上五颗星花,令我想到了什么
您猜到了,是的,想到了五星上将.郑重声明,我一点没想过m军在二战后新设的特别军衔,完全是无意之举,又抢了个专利.呵呵,抢了就抢了吧!
我拿起五星上将的肩章,一边往比我高一头的曾国藩肩上别,一边说道:‘曾帅,让本王看看您的上将军风采.‘
此言刚出口,曾国藩突然间后退一步,举手挡住肩膀:‘监国王万岁,微臣决不接受上将军之衔.大清只能有一位上将军,不可能是微臣,只能是监国王万岁您啊!‘
‘我我哪配得上将军之誉.就我这几下子,要是统兵打仗,军队可能要恨死我.‘一点不是谦虚.军国大事,哪能儿戏.统帅千军万马和领导一个几百人的小帮会,怎可同日而语.
‘不,只要监国王愿意,定可成为一代名将,但监国王万岁,您根本无需领兵作战.上将军乃军中之魂,统管全局之魂,只需经略天下,无需上马征战.‘
‘曾帅太瞧得起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