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镔曾经看过,手头上也有,但关于普法战争的资料都很简单,他也没法收集那么多详实历史记录,记忆中只能是些简单慨括,如f国多次要求普鲁士不准许德意志王族人员成为西班牙国王,而威廉一世也一次次同意了f国的无理要求,最终还是做好战争准备的俾斯麦篡改电文,诱使f国主动发起战争.
可是关于威廉一世,或许不算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历史关于他的评介并不底.所以,载镔接到情报后,并没多想俾斯麦和普鲁士军方,而是将思考重点放在了威廉一世身上.威廉一世真得懦弱吗载镔不能相信这个判断.那么就只有示敌以弱,为国家赢得战争准备时间咯载镔同样不敢肯定,很费脑筋啊!
据说,威廉一世相当有勇气,他决不会惧怕f国.但在战略理念上,他常常与俾斯麦意见相左,两个倔老头经常性的争吵不休.但威廉一世又极其信任俾斯麦,因此争论总是以俾斯麦的胜利而告终,威廉一世哪怕为此泪流满面,让国家档案馆记录下与首相的争吵,以让历史去证明谁更正确,但他总是输给俾斯麦.国王和首相虽不是琴瑟和鸣,但却是不影响他俩成为古今君臣相得的典范.威廉一世去世,俾斯麦的政治生涯也随之结束,同时也结束了德意志历史上最伟大得英雄时代.俾斯麦用他的铁血与高超得外交手腕,使普鲁士和德意志在面对一个敌人时,总能使另一个敌人中立.而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后辈应该无比惭愧,两次世界大战,几乎就是德国两次被围殴的历史.这使载镔常常怀疑,如果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多执政几十年,或许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不会出现,因为俾斯麦会使德国在一战中就赢得心满意足的利益.
于是,载镔很难相信,在对待f国的态度上,普鲁士君臣之间会有那么大反差吗那么,有没有必要亲身到普鲁士进行了解呢载镔犹豫了,因为他不知道时机正确与否.可是,因为科技落后,载镔想观望一段时间的想法很不现实,如果错失某些机会怎么办
难啊!想成为战略家真难!那一段时间,载镔心中颇有受煎熬之感,要不是国内事务无比繁忙,他将有力不知怎么使,可那份情报终究是使载镔心中郁闷不已,是另一封普鲁士来信解开了他心中郁闷之情.
九月二十四号,克劳琛领着本国内到来的外交信使求见清国监国王陛下,送上了俾斯首相的又一封亲笔信.这封信不是与载镔探讨政治战略见解的私人类信件,而是和第一封来信一样,是一份访问邀请信件,信中这样说:”尊敬得大清国监国王陛下,以您的见识,不会没有安排.所以,我能肯定,陛下一定了解近段时间的欧洲发生了什么大事.所以,我已请求我国皇帝陛下,再次向您发出访问邀请,请您来普鲁士,以便当面请教您对世界局势的看法.我能肯定,您的见解一定有益于普鲁士,也将有益于贵国.同时,我还能肯定,现在就是您所要求的那个恰当得时机…….”
于是,载镔稍做思考后,于当场回复克劳琛与普鲁士信使:”我决定,接受贵国的访问邀请,并于最短时间里抵达普鲁士.当然,我要事先说明,我的速度要比大使阁下传达回国的消息快一些.”
“哦,监国王陛下,一切令人不可置信的奇迹,于您身上发生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当然照样发送消息回国.只是,您如果更早抵达我国,只能通过贵国大使馆发出访问要求了.”
“没关系,不管是发出请求还是接受邀请,于两个友好国家间都不是问题.”
“那么,我也没有问题了.”
那几天,正是对于鼓励人口流动政策的争论,载镔对臣属们发表了那番关于坚持历史与创造历史的言论后,又安排了其它重要工作,于十月三日出发去了普鲁士.
抵达法兰克福,先找到使馆区,在寻找到那栋深具民族特色的使馆建筑,载镔于凌晨时分顺利进入清国驻普鲁士大使馆.
欧洲时间十月五日上午,驻普大使洪仁轩求见俾斯麦首相,俾斯麦很给面子,安排了优先接见.当俾斯麦听说清监国王载镔已接受了普鲁士的访问邀请,并已抵达普鲁士首都时,于震惊中轻轻自语:‘难道,传说竟是真得吗哦---,空中袭击yf本土,半程时间抵达普鲁士......‘
这位铁血首相竟然也出现了短短的失神,几乎没听到洪仁轩对于本国监国王万岁未经允许而进入普鲁士国境的道谦.
‘大使先生,贵国监国王陛下已到了大使馆了吗‘
‘是的,我们的监国王万岁于今日凌晨抵达.‘
‘我知道一些关于贵国监国王陛下的情况,但还是难以想象.他真是个神密得人物......哦,请问,贵国像监国王陛下一样的人......‘
洪仁轩狡猾得回答:‘当然,那种特殊人物终究很少.‘
俾斯麦若有所思着点点头,随后招过身边工作人员:‘推掉一切事务,我要去迎接我们最尊贵得客人.‘
1868年10月5日上午,对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的世界影响最深的两大伟人,初次相见于中华帝国[清国]驻普鲁士大使馆.那次见面时,俾斯麦也是极有风度的先向载镔致敬.骄傲得俾斯麦后来很坦率得说:‘我这一生应该可以称得上极有成就了,但载镔陛下领导中华帝国取得卫国战争胜利,报复yf本土,使我对其十分钦佩.特别是后一事件,几乎使他成为我的偶像......哈哈,是几乎.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还是一个比较纯粹得政治家,成不了恶魔......‘
而载镔,不知道俾斯麦见到自己是什么心情.但他不想否认,哪怕是后来面对记者采访都这样说:‘不谈成就,仅以年龄来说,俾斯麦首相当然更早得到我的钦佩.我第一次见到首相阁下,心中的确很激动.‘
俾斯麦,一个典型的德意志容克贵族子弟,年轻时就有狂暴的声名,于普鲁士的危机时刻,是威廉一世力排众议起用其为首相.俾斯麦一上任,就发表了那著名的铁血演说,并因俾斯麦成功的实践更显得价值非凡.‘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他鼓励国王:‘既然我们迟早是要死,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陛下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奋斗!‘从此,他赢得了威廉一世对他的政策的坚决支持。
俾斯麦上台,首先解决了与议会的问题,在军费和军役问题提案不可能获得议会通过的情况下宣布议会休会,开始在没有议会的条件下进行统一历程.而后来,他在实现了德国统一之后重新召开议会,得到议会的欢呼.
接着,德意志统一三部曲开始了激扬旋律.1864年,与奥地利联手打败丹麦,夺取了普鲁士需要的利益.1866年,普奥战争,一场原被认为势均力敌的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普军只用了七个星期就打败了对手,与奥地利签订了‘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以普鲁士为首,北德意志24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缔结同盟协定,组成‘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对不起,普法战争还没开始,历史也将有改变.
可实际上,俾斯麦虽有铁血之名,最成功之处却在于他的外交能力,他被称为‘能一只脚玩七个皮球‘的外交高手.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要面对的潜在敌人有法国、奥地利和俄国.俾斯麦能够在与奥地利战争时使法国保持中立,在与法国战争时使奥地利保持中立,而与这两国战争时又使俄国都保持中立,他的后辈对此应感到怎样的汗颜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遭遇围殴.
可当矛盾发展到只能用武力来解决时,普鲁士总能在两个月之内就击溃对手.当然,对此是军事改革家毛奇居功至伟,是这位将军亲自领导了德国统一战争的数次关键战役.毛奇,也是载镔十分想要会见的人物,另一位自然是威廉一世.
载镔于心中隐隐承认,对俾斯麦的崇敬之情,也是他出访普鲁士的原因之一.不过,俾斯麦也是真诚尊重载镔.有野史中说,俾斯麦临去世前对最后探望他的人说‘只要载镔在世,绝不能与中华帝国为敌.‘同时也传闻载镔对部下说过‘只要俾斯麦在世,不要与德意志翻脸‘的话.只是,此言无法证实,两大强国争霸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未能避免.
野史是否有什么事实依据,此处不再表述,单说世界史上这个重大事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