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作战命令的下发,整个新营迅速地行动起来。留守部队接收出征部队的防务,构筑街垒暗堡,警戒城区;出征部队则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散布城中各处的士兵纷纷集结起来,军用物资也从仓库中领了出来,子弹更是早就下发到士兵手中了,各级军官下到连队动员士兵······
虽然新营及其所属系统的军队已经尽量隐蔽了,但是数千人在城市中的大规模调动是不可能做到悄然无声的,如此匆忙的调动集结还是告诉了众人——新营有军事行动了。
赵天宝也知道新营的这番调动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所以为了防备日军的间谍特务,他也准备了几招以防万一。他故意放出风声说要攻打仁川日军,解决新营背后的芒刺,结果还真引来了英国驻朝公使朱尔典“义正词严”的指责,要求新营尊重万国公约,不要将战火引到以“伟大”的英吉利帝国为首的欧罗巴诸国所划出的非交战区——仁川,如果新营“一意孤行”一切严重后果将由新营及其背后的清国负责。
对于朱尔典的声明,赵天宝当场就嗤之以鼻,很是不以为然。这一切更是引起了英使的强烈不满,那位“大英帝国”骄横的外交官甚至当着众多外国使节的面表示——要利用大英帝国在华强大的影响力,让满请政府撤换赵天宝这个粗鲁、无知、野蛮的军阀!
赵天宝知道朱尔典背后的英国有这个实力,可那也要分时候啊。如今战火又起,他可不相信朝廷会因为洋人的恐吓而轻易撤了一个屡败日军的战将,哪怕这个战将在军中的根基并不深厚。说不得他的这番作为传回国内还会引起满朝清流的赞誉呢,他就不信朝中诸公就甘心被洋鬼子呼来喝去!
首招得手后,赵天宝马上开始了后进动作。
公元一八九四年七月三十一号凌晨三点。
赵天宝站在汉城西城楼上看着脚下新营士兵滚滚西向,不由豪情顿生,不时地挥手示意,摆足了领袖架子。簇拥在他身边的是新营一众年轻剽悍的军官,人人昂首挺胸,傲气十足,完全无视身旁满脸复杂的英国公使朱尔典。
“赵将军,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既然列强已经划出了非交战区那么无论是清军还是日军都应遵守万国公约,保证欧罗巴侨民免于战火之苦。前两天,日本水师之所以没有在仁川登陆而该在釜山登陆就是因为他们尊重大英帝国、尊重万国公约。难道你们号称礼仪之邦的大清国,还不如日本人通情达理吗?!不管怎么说,本使代表大英帝国,代表列强最后一次警告你:不要一味玩火,否则因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将由你们清国承担。大英帝国的承诺不用破坏,大英帝国的荣光不容任何团体、个人、国家玷污!!!”朱尔典对着赵天宝怒气冲冲地胡乱咆哮,浓厚的胡子也随着嘴巴的张合不停地颤抖着,一对灰蓝色的眸子散发着无尽的怒火,让本就阴沉的脸色显得更加阴鸷。此时这个暴跳如雷的洋鬼子,哪还有一丝平时的骄矜漠然?!
怎能不生气呢?!作为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帝国的外交官员,就是在欧美诸国也是受尽礼遇的,更不要提腐朽落后的亚洲诸国了。自从步入外交生涯以来,他朱尔典何曾被人如此轻视过?!就是前两年以低级外务官而非公使的身份入驻北京,不也受到了清国权臣李鸿章的卑躬屈膝吗?!如今一个小小的军官就敢无视他的警告,无视大英帝国的警告,这是什么?这是自己的失职,是对大英帝国荣誉的侮辱!
他早就警告过这个粗鲁的东方将军了,本以为对方就是再狂野也不敢拂逆大英帝国,谁知道对方还真的敢不遵从大英帝国的指令。今晚要不是几个情报人员通知他,他还不知道这个狂妄的黄皮将军已经率军出发了呢,匆匆穿上衣服后,就急急赶了过来,希望最后阻止这一切。可是对方竟然无视他的警告,坚持挥师出城。
失职,失职啊~~~
撤职回国的情景已经在朱尔典脑中徘徊回荡了。
看到朱尔典急得不成了,赵天宝终于开了口:“公使阁下,稍安勿躁,本人可以代表新营在此保证——仁川的贵国侨民不会因为此次战事受到丝毫伤害!”急急这个狂傲的家伙就行了,真把他给惹恼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见这个“骄横无知”的“黄皮将军”终于松口了,朱尔典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你开口,事情就有回转的余地,怕就怕你死活不松口。
“将军阁下,只要战争在仁川发生就不可避免的危及诸国侨民,更何况仁川已经是列强公认的非战区了。难道将军真的准备跟整个世界对抗么?!”朱尔典又恢复了以前的趾高气昂。
“呵呵~~~公使阁下说笑了。赵某至始至终就没打算跟当今列强相抗衡。”赵天宝呵呵一笑,轻松答道。
朱尔典指着通过城门的清兵,满脸倨傲地说道:“嗯,那么将军就应该停止这种鲁莽的举动,让这些士兵赶紧回城。如果赵将军能够及时收手,本使就代表大英帝国对于阁下的这次玩火行为不予追究。”
“大英帝国和我国一直保持着深刻的友谊,赵某一介武夫,自然不敢破坏两国之间来之不易的友谊。”赵天宝回道地毫不忧虑,表情更是万分诚挚。
“那么阁下赶紧停止这次军事行动吧,要知道这根本就是一次玩火行动啊~~~”朱尔典以“朋友”的口吻劝道。
“玩火?”赵天宝似笑非笑地看着朱尔典,看到对方一脸迷茫,笑道:“难道北上平壤也是玩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