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飘零了一夜的白雪终于安静下来。喧闹了一夜的青楼烟花之地,也随着这雪,一道安静了下来。客人们三三两两出了门,准备回去盥洗装束一番,四处去拜年了。街道上车马人声喧嚣,尽是拜年送帖之人。
昨晚李震走后江正风与叶未然又喝了许久,吃了自己包的饺子,这才携着各自的姑娘歇息去了。鸣书姑娘虽然生的容姿俏丽,体态香艳,只可惜这位叶公子似乎饮得过多,一上床榻便呼呼大睡。这样一来,鸣书也落得轻闲,便取了锦被陪他睡下了事。
第二日一大早,倒是叶未然先起了身,蹑手蹑脚穿好衣服,帮鸣书盖好被子,这才坐到坐到一旁的桌前,取了隔夜的冷茶饮了几口,解一解昨日的酒乏。
不多时,便有人在外敲门,叶未然上前开门一看,正是江正风。叶未然看他一脸倦容,心中笑他一夜操劳实在不易。江正风打了个哈欠,看了看叶未然道:“叶兄,咱们快回去吧,今早要写上几十张名帖,还要去一趟宫内卿大人府上拜年,事情颇多……”说着,便和叶未然下了楼。
古人拜年,和今人大体差不多。亲友之中,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便亲自去拜年;关系不够亲密的,便写上张名帖让仆役送到那人家中,也算是一种拜年方式。因而有许多人家的门口都贴有一个红纸袋,称之为“门薄”,专门用来收名帖的。说起来,这名帖正是今世贺年片的前身。
二人回了诸宸馆和各地使节拜过了年,便到差人取了准备好的名帖纸,一块儿写了几十张,让人往各自府上送了。此时各位使节也大体准备停当,阮明桓找到江正风,先是拜了年,又道:“待会儿大家照例要去宫内卿府上拜年,江大人可准备好了礼品?”
江正风点点头道:“自然是准备好了。”
阮明桓又道:“听说这两天北部战事吃紧,有风声传出,说宫内卿大人打算在今日向各国发出征调各国兵士前往抗击民部卿大人的请求……”
江正风怪道:“征调士兵?这如何可能?”
阮明桓摇头道:“正是,各国如何会肯将士兵双手送给宫内卿大人。所以怪就怪在这里了,明知各国定会推诿,何必要如此呢?”
叶未然在一旁听着,心中也是大感奇怪。士兵是各国立国的根本,轻易怎能借人?除非沐国缨是借着皇上的圣旨,但即便是如此,也很难调动各国的军队的。这一点沐国缨绝对不会不知道,那……若是不为此,此举又有何深意呢?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都想不太明白,索性不想了。各国使节此时已经动身出门,于是三人面也随着众人,向着宫内卿府上而去。
叶未然走在路上,看见城中突然多了许多赈济的铺子,有不少衣不蔽体的贫民正双手捧着碗,满脸喜色地等待着施舍。叶未然本以为这时新年里哪位富户做这好事,却听见阮明桓讶然道:“这铺子……怎么挂着龙旗?”
叶未然定睛一看,果然见着铺子外头悬挂着一面天子龙旗。柳明桓道:“莫非是皇上派人在此赈济百姓?这事情倒怪了,我朝立国六百年,一向是由有司衙门管理春节期间的赈济、抚恤工作,从未听说过大内直接打着龙旗在城中赈济百姓之事,这……”
江正风凑上前一看,见众人碗中盛着的,乃是一碗酱汤,里头浮着十个左右的饺子。江正风回来道:“这更是奇怪了!施舍的竟然是饺子!”
“饺子?”叶未然稍一想,便和江正风一对视,两人目光交接,他昨日心中五六分的成算,今日又增了一两分。
“真是小孩子气啊……换成馒头不是可以赈济更多的人嘛……”叶未然耸了耸肩,笑道。
过了这赈济点,没几步便到了宫内卿府。众人依次报名,将礼品奉上,便有管家领着众人进到中堂,沐国缨早已在堂中等候,见众人来到,连忙起身向各位使节拜年问好。
众人连忙还了礼,沐国缨便命人安排座位,奉上茶点。三十六国的使节,除了北陆道四国,以及沐国缨本人领有的京畿道三国没有使节到来,其余二十九国的使节将偌大的中堂坐了个满满当当。叶未然跟着江正风,在他的下手坐下了,便抬头一看沐国缨,见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眸子神色间透出一股智慧与勇气的气味。比起江天满而言,这位宫内卿大人显得更加有上位者的威仪与风度。
沐国缨和众人聊了些客套话,稍停了停,才缓缓道:“各位都知道,民部卿李元熙在北陆道,为了一己之私,矫诏起兵,兵戈所向乃是我大周天子所在的京畿道。此举,乃是不折不扣的叛逆之行,天下忠义之士,莫不对此等恶行咬牙切齿。鄙人身为陛下臣子,奉旨带领官军,与李元熙相持,至今已有大半年了。昨日收到战报,我军业已杀敌六万,俘虏一万四千。”
众位使者心中道抽一口凉气:七八万人,估计自己一国兵力亦不过此数,竟然就……
沐国缨看了看大家,道:“诸位,为了能尽快平定李元熙的叛乱,鄙人已经向陛下请了圣旨,想请各国派遣兵力襄助,同讨国贼。各位,听旨。”说罢,便取出一封圣旨,准备宣读。
各位使节一听是要调兵,心中不禁冷笑:你沐国缨和李元熙开战,我们作壁上观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派兵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