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所谓士庶矛盾,在这片土地上可谓是由来已久。自汉末推行九品官人制选官以来,士庶两族逐渐成形。到了前魏一朝,士庶对立的形势到达顶峰。相传,当年庶族将领岑震平定南越叛乱之后,向当时的周烈帝上表请功,周烈帝问他:“爱卿想要些什么,不妨对朕说,朕皆准你。”岑震说:“臣想要封王。”周烈帝笑道:“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本朝再无封王之事,此事甚为麻烦,爱卿可另说一个。”岑震当即跪下,道:“臣请陛下赐臣一族为士族。”周烈帝一听,想了片刻,才问道:“……爱卿想要封在何处?”至此,岑震终究没有跻身士族行列,而是带着一族人来到了南越国的鸟鸣城,成为鸟鸣王。由此可见,连皇帝都无法挑战的这样一种森严的族群制度,对天下的影响,是何其之大。
叶未然的新居所,正在宫中的承宣坊。这承宣坊乃是宫中接待客人下榻之处,故而一应使臣现在都成了皇帝的私人客人,入住于此。
“未然兄,陛下召见你说了些什么?”叶未然方走进来,江正风便将门一关,悄声问道。
叶未然摇头一笑,道:“咱们这平安都,看样子雪大得很呢……大公子,如果可以,我真想现在就回平江国去,省得烦心。”
江正风递过一杯茶,看着窗外初晴的天气,怪道:“雪大得很?”
“大得很。”叶未然啜了口茶,伸出食指在茶杯里蘸了点水,在桌上写了几个字。江正风凑近前一看,脸色剧变,颤道:“这……”
叶未然笑道:“大公子,不知道,你对这平安都的雪景是怎么看的?”
说着,叶未然把茶杯推到江正风面前。江正风紧皱眉头,想了又想,终于伸出手指,蘸了蘸水,在桌上划了几划。叶未然一瞧,上边写的乃是“静观其变”四个字。
叶未然摇摇头,道:“大公子,只怕主公等这场雪,时间不短了。”
江正风看了一眼叶未然,默默不语,桌上的水痕,也渐渐消逝在压抑的空气之中。
禁宫,春暖阁。
“舅舅,你看这事情告诉了叶未然,当真妥当么?”
“陛下……如今,也只有希冀于平江守大人了。”
昏黄的灯烛,让皇帝和这位国舅大人的身影,显得如此的暗淡。赵泰来弓着背,看着面前这位皇帝外甥,心中隐隐地生出一种莫名的骄傲。虽说大周已经倾颓,可他这位国舅依然是国舅――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这位国舅大人还希望自己能成为大周中兴之主的舅舅。事实上,他现在正在做的,似乎正是“中兴大周”这样一回事。
皇帝看着自己这位四十多岁的舅舅,年轻的双眼中泛起阵阵波澜。他走到赵泰来的面前,低声道:“舅舅……如果叶未然害怕引火烧身,将此事密报给宫内卿,那岂不是……”
赵泰来摇摇头,道:“陛下,我看右近大夫此人,绝不会这样做。”
“哦?为何?”
“臣以为,叶未然此番应对宫内卿的拉拢,便可见一斑。他接受了朝廷圣旨赐予的右近大夫一职,却拒绝了宫内卿大人私人赠予的金银,难道不是说明此人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么?”
小皇帝点点头,附和道:“舅舅说的是。朕在除夕之夜碰见此人,和他相谈一番,也觉得此人并非夸夸其谈、轻浮无信之辈。”
赵泰来道:“陛下说的是。臣以为,此番宫内卿和民部卿的大战,年内必有结果。若是宫内卿胜,则他将占有七国土地。那么,以他嚣张跋扈之性格,他将要如何,岂不是明白无疑了么……?”
小皇帝拳头一紧,怯生生道:“如此,则……大事不妙了……”
“对,”赵泰来道:“若是民部卿胜,这后果也没有什么不同。此二人乃是一丘之貉,无论谁当权,都不是国朝之福啊!”
小皇帝坐下来,瞧着那昏黄的灯烛,缓缓道:“这样说来,唯有平江守大人才是可靠之人啊……叶未然,你可千万别让朕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