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的军靴敲打着地面,庞大的队伍行过街市。在李子旭一行到达北京城的第四天,帝国军政府很贴心的为各地豪强准备了一个入城仪式。各大豪强都抓住了这个机会,让自己的部队浩浩荡荡的穿过前门直达午门,沿途则是段祺瑞的帝国军负责警戒。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各路军队,京城的百姓们倒是没有感到太意外。短短几个月,就变了天儿了,大清朝没了,原先的北洋军接管了京城,紧接着南边就打起来了。还没分出个胜负,就又听说不打了,大家要坐下来谈谈。这大人物们的心思还真是奇怪啊,想不明白的,老百姓就不想。
虚荣心的极大满足,让各方豪强都显得志得意满,一个个耀武扬威的。第一个进城的是张之洞,说来也有意思,他这个慈禧钦点的探花郎,清廷最后的中兴名臣,竟然排在了第一个。当然,这也是拜清廷给他的威望所致。张之洞保持着大儒的风范,稳坐于战马之上,表情严肃,一言不发。既然是大儒,忠君爱国的思想自然根深蒂固,所以这张之洞在这入城式上也显得颇不自在。倒是他身后的‘新湘军’很是威武,这点让张之洞很是欣慰。
这次随张南皮入京的‘新湘军’有两千人之多,皆是精锐。随张之洞长途疾奔而来,军容犹胜,至于他的主力大军,还驻扎在阜阳。
京城的百姓看到张南皮的军队军容,都十分赞赏,到底是清廷最后的主力之一。队列整齐,军容齐整,装备也是先进的毛瑟步。甚至有些百姓还会给他们叫好,就像是在看表演一样。
“张南皮,呵呵,他这新湘军也算看得过去。你说,要是和我们交手,他的部队能顶多久?”
“下面这两千人,最多三个小时。”
“哦。好。”
前门城楼上,两个身穿帝国军军服的年轻人交谈着。其中一个近一米九的身高很是引人注目,但是周围的帝国军士兵都不敢向他们这边看来,他的嘴上总是带着笑容。另一个有些黑,身材中等的人则是一脸冷漠。
在张之洞之后的是陕西和东北的两只势力,加起来也有三千人之多。两方的首脑早就美得跟什么似的了,下巴都要翘到天上了,只是他们身后的军队不是那么争气,明显比乌合之众强不到哪去,队列散漫,装备陈旧,不少还是‘双枪兵’,腰上的烟枪可比手里的洋枪保养的好得多。这种军队,百姓们见得多了,人群中隐隐有些咒骂声。
“呵,这也算军队,真有意思。”
“如果是他们,一对十我还嫌浪费。”
紧随其后,第四个入城的岑春煊。他所编练的新军虽然不如张南皮的‘新湘军’,但也算看得过去了。两千人的队伍,步伐稳健,装备齐整。也很是长岑春煊的面子,他在马上也有些自得。
“恩,这岑春煊的部队虽不如张南皮的,但也是能打仗的了。”
“我最关心的还是李子旭的部队。”
“呵呵,别着急嘛。这入城顺序是他们自己定的,随时有可能出现。”
在岑春煊之后,又是两只地方军队,西北和四川的。加起来有两千多人,战力和前面陕西和东北的相差无几。百姓们又是一阵嘘声。
“没想到啊,他竟然挑了个最后入城,看看他是压轴还是藏拙吧。”
说着,入城式的最后一支部队就要到达前门了,正是李子旭带来的一个营的党卫军。
人未至,声已达。响亮的军靴敲打地面的声音,节奏和分量都是那么清晰,仿佛敲打进每个人的心里。不少人已经将目光投向这边,人群中尽是翘着脚观看的。这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近,连张之洞他们也有些着急的看过去。
终于,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纯黑的军服紧紧贴在身体上,显出这人强壮的身躯,如程序化的动作显示出军人的高傲,领章和帽徽上慑人的骷髅头让人隐隐有些寒意。但是,那些高层一眼就看出来,这人却不是李子旭。这人手持一面大旗,一只手握着旗角,让旗子不能展开。阳光照耀着这人的面庞,正是党卫军少校黄淼。
铿锵有力的正步,毫无差异的动作,身上横跨的自动步枪,使得黄淼身后三百党卫军出现时,又是让众人一片震惊。他们仿佛地狱来的煞神,一个个面无表情,尽是杀气。而李子旭则是身穿元帅服,骑着高头大马,在队伍的右侧,也是一脸肃穆。
“这……党卫军,他可真行,就这一个营,战力也不可小觑。”
“恩,而且他们用的好像是自动步枪。”
“李子旭……呵呵。”
这支队伍缓慢的、有节奏的走到了距城楼数百米的位置。突然,黄淼将大旗舒展开来,一面纯黑的大旗出现在众人面前。旗上,一只如血的红龙,散发着阵阵煞气,两只爪子抓着两柄短剑。这是党卫军军旗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在之后的岁月里,这面军旗成为了让世界震颤的标志。
“党卫军!”黄淼高声喝到,
“誓死效忠大帅!”后面三百人齐声喊到,
这爆发力,丝毫不亚于一个师的气势。
这小小三百人,爆发出了压抑全场的能量。这一个营的党卫军全是王琦亲自挑选出来的,不仅精锐,而且除了样貌外,身高、体重、外形几乎都一模一样,而且为了突出军旗,这些士兵的统一身高都比黄淼矮了两公分,一水儿的180。队伍越走越近,原本最靠前的老百姓都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
“若得此雄兵十万,当可荡平天下!”岑春煊不禁在下面暗暗赞道,然而在一旁的张南皮则要内敛的多,看到的也更远。‘这李子旭已有如此雄兵,说其可一扫寰宇也未过之。然大清还是亡了,看来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这张南皮是何等人物,当时虽然以忠臣自居,但是也看得出大清离灭亡不远了,他既无回天之力,也只能尽量保持自身实力了。
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虽然在国内各势力中排到第三,但是和前两名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只能算鸡头,凤尾挤都挤不上。对于他张之洞来说,中国的命运维系在帝国军和李子旭这两大势力身上,而他自己的命运则要靠押宝了。因为自己在第二集团中超然的地位和威望,所以他选择哪一方,那么其他小势力也会跟着他一起选。两股大势力中,押对了,则他自己的地位将比在大清时的更高,也可安享晚年。可一旦押错了,那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从帝国军进入北京,真的把清朝灭了的那天开始,张之洞就开始盘算了。但是,凭着他的情报渠道,根本无法分辨帝国军和李子旭谁更强。当江苏战役结束后,张之洞本来已经想抱紧李子旭的粗腿了,但是之后浙江新军的按兵不动又让他起了狐疑,如果是两败俱伤那就还要等,偏巧这时帝国军照会天下要和平建国。于是,张之洞下了决心要在这次会谈上观察出些端倪,以作最后的决定。
这时,李子旭的队伍也已经走过了城楼,整个入城式到这也算结束了。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各路部队,见到李子旭这三百人慢慢走了过来,都不自觉的让了下路,步伐依旧那么有力,将士脸上依旧没有表情,他们走到哪里就是一股肃杀之气。黄淼只是冷冷的瞥了他们一眼,就带着部队奔向为他们准备的休息区了。
李子旭他们这些首脑刚想寒暄一下,就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不多会几十骑帝国军就来到了他们面前,为首的军官下马后站得笔直,两眼冒出一股精光。众人一看,竟然是段祺瑞,目前北京帝国军驻军的最高指挥官。
“各位大人、将军辛苦了!这次和谈如有怠慢,还望各位见谅。”众人听后也是一番客套话。
“时值正午了,各位达人,我们总统已备好宴席,还请各位大人务必参加。宴会后,和谈的第一次会议也将开始。”
听到这,几个人都来了兴趣,这所谓帝国虽然已经成立,但是政府首脑一直没有对外公布,现在可总算要见见庐山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