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看到那就快到黑石沟了,那块石头就是你们要找的草原上独特的文化遗迹鹿石。”
我们一听立马就兴奋起来,快马加鞭往前奔去,越奔得近越看得真切,在辽阔的草原上稀稀落落耸立着黑褐色的大型石柱,在天地间显得孤独而苍凉。地势慢慢变得陡了起来,沙导告诉我们这是慢慢走进阿尔泰山脉了,越往里头走像这类的石柱会越多。
走近了一块大石柱,我们驻马观看,这块石柱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碑状体,颜色呈黑褐色,叩之有金属感,石柱最上端刻有一圆圈,稍下刻有直线和点线,线以下有一鸟喙状鹿群头朝上向圆飞去,此鹿的造型倒与轻雪所画有几分相似。
沙导游给我们说道:“这就是草原上有名的鹿石雕刻,大家对它的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这是古人的太阳崇拜,在古游牧民族的心目中惟有跑得最快的鹿和马,方能追随天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石柱都雕刻着这种鸟嘴鹿。已发现的鹿石从俄罗斯到我国新疆、蒙古等地遍布整个远东、中亚草原地区,人们看到除了最多的圆圈、条纹造型外,还有很多种神秘图案,并不能简单的用太阳崇拜来解释。其中有一条斜线,两条、三条或五条斜平行线纹,带点双套环纹、大行对应或一上一下双环纹、上下左右分列三环纹、四环纹、五环纹、三角形、圆锥形、阴阳双套环纹,以及带三根支架状图案的圆圈纹等等。而很多石柱上雕刻的也并非只有鹿和马,其它还有像羚羊、牛、驴、野猪、狼、虎、豹、天鹅和鸨等,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动物。”
“那为什么鹿的嘴像鸟喙一样啊?”明月问。
沙导游笑了笑:“哈哈,所有第一次看到这些画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个明确的答案,有几种说法吧。其一是说古人崇拜鹿,认为鹿跑的很快像飞一样,就将鹿和鸟合在了一起进行崇拜,例如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可见到风神飞廉的形象。《三辅黄图》记载:“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纹如豹。”可见风神的形象是“鸟头鹿身”,与鹿石中的鹿形象一致。而“飞廉”与阿尔泰语中的“风”音同,在鹿石分布区有关民族的语言中,对于“风”的称谓几乎都与“飞廉”的发音相近。还有说法认为是源于神秘的天猎现象,来自于天空中的某种神秘力量将动物吸向空中,抽走血液,切去头、大脑、内脏和器官等,现场却不留任何血迹,然后又从高空被抛了下来,而当鹿被强力吸上天空时,其嘴部会被高压气流所拉长,出现长长的鸟喙状,有些鹿石正描画了鹿被抛下的情景,也许先民看到这一神奇的“天猎”情景,被此震撼认为这是一个通天地神灵的现象,于是用鹿石这一方式去崇拜、纪念、信仰这一神圣的事件。”
“真的假的,还有天猎这种事吗?”江涛奇道。
沙导游耸了耸肩:“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是从来没看见过。但是在古书上却有记录,在19世纪部分国家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此事了,在我国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卷15中也载有此类事件:‘弘治癸母(1493年5月),蓟州大风雷,牛马在野者多丧其首。’近年,在世界各地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出现大量动物、植物、矿物、土壤、液体等被神秘猎取的事件,这就是神秘的天猎现象。”
“哇!沙导,你知识好渊博哦,古书都能随口背出来,我好崇拜你哦。”明月夸奖道。
沙导被我们的美女一夸,脸不禁红了起来:“过奖,过奖。”
沙导游顿了顿,接着说道:“还有一种说法就更传奇了,将鹿石文化与天体联系到了一起,这种说法来自草原上的一则传说,有一个天上的猎人带着三只大鹿及其小鹿飞向天上的猎户星座。”
信马由缰,来到了第二个石柱跟前,只一看明月就叫了出来:“这就是草原上有名的外星人雕像吧?”
“不错,只不过这种在这里算是普通的石像了,前面还有更精彩的。”沙可淡淡的说。
闻听此话我不禁一怔,眼前的石像虽然线条简朴,但却刻画传神,戴一顶方形帽,鼻梁高挺,眼神深邃,那样子倒有几分复活节岛石像的模样,如果这样的石像都叫一般,那不知怎样的石像才是沙可眼中的精品?
明月眼睛倒是一亮,忙问道:“哪里、哪里,快领我们去看看。”
越往前走,马背上越是颠簸了,因为我们已经走上了进山的通路,说是通路实际上也就是勉强过得越野车的山路,山路崎岖怪石横斜,山道两侧长满了参天的西伯利亚红松,杂有白桦和山杨等树,环绕山路的是山间小河潺潺流过,山风吹过万壑松涛竞响,马声嘶鸣一副塞北风光。
“这条山路据说是7百多年前蒙古大军西征通道,早已废弃多年,前几年旅游开发热县里组织人力物力修了一下,但很快就被我们上报叫停了。”沙可策马说道。
“为什么呢?人来多点,路修好点不是更好吗?”江涛大奇。
“因为我不想让这最后一块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神秘净土变了模样。”沙可叹了口气。
“就是,现在很多地方都打着开发旅游资源的旗号,实际上却将历史文化遗迹或者自然风景破坏了。”明月深有同感。
走过弯道,前方现出一个高山湖泊,狭长的水面平滑如镜,水天一色,间或有几只水鸟飞过,空谷鸣音余韵悠长,湖光山色间人如置身画中。
“那是什么?”明月指着湖对面一座座耸起的黑色石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