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 12天筑城_一家五口在异界_奇书网
返回

一家五口在异界

首页
0067 12天筑城(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计划制定后就是实施。转眼又一周过去,堪称庞大的华夏帝国雏形终于出现。那么,总计12天时间,绿水青竹城究竟能被建设成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城市明显范围就相当于一个人类小国范围的、有一半边界,但全部成员不到3000数量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原民的奇怪城市。

以被命名为帝都皇宫的山坡——最初皇帝驻扎点——为中心,以穿城河为分界线,绿水青竹城按伐木城的大致构造,被划分为南城和北城两部分。

南城很庞大,而且是主要建设并只集中于皇宫建设;北城也不小,但除了针对下游的边界和几个锯木场及必须应有的简易住所外,并无实际建筑。

南城以“帝皇坡”最高点半径250米的圆形“皇宫区”为中心,由标准的高达23米至35米的原木,按地形设置出以坡顶平地为地平线,20米等高宽窄不同的木栅栏围墙。

围墙内是开掘了表层泥土后形成的100米宽的坡顶正方形平地。

这片平地最南边是坐北面南金字塔式帝王大殿,殿高30米分上中下三层并有塔尖。下层12米高边长25米宽正方形,中层12米高边长16米及21米矩形大殿,上层3米高边长12米正方,塔尖4米边长4米是纯粹的金字塔形状。(少去的一米高度是楼层间隔。)

殿旁左右两所各20米宽25米长木制寝宫,殿高10米分三层并可继续加高。

两条宽12米的道路通过寝殿和帝王大殿之间,直通北面。道路皆是岩石所铺或开掘泥土后自然露出的岩石层。

帝王大殿后是广场和两个高30米的箭楼,帝王大殿前则是沿阶而下宽25米直通坡底的宽阔长廊;在这一百米宽的平地周围,是些有意不改造的山坡原貌形成的皇宫外区,当前各个方向都有些可以移动的简易住房,里面住着钱自来精心挑选出的美女。

在圆形皇宫区外,有边长一公里的正方形间断“城墙”,均由木囚笼内关押的养殖动物为住户,每个独立木囚笼两边都有谷仓,放置采集到的食物。

在这些养殖动物形成的间断城墙两边,则是宽阔的,基本不加修整的“自由大道”,所有人未经允许都只能由这两条道路通向南北,不得踏足于皇宫区,更不得踏足于明显的皇宫长廊。

道路两边,则又有许多简易仓库,什么调味品、新造的陶器之类东西,都往那里堆积。也没有人看管。

这个气势雄浑的“皇宫”,这种对“皇宫”的耗尽心力建设,却又不设卫队的做法,原民们越来越觉得“皇帝真伟大”,平民及其以上阶层见了,却越来越觉忧虑。

比之于皇宫的建设,其他都几乎没什么可说。

帝皇坡南最初的住处,现在基本闲置无用,只有些给大家做饭的女人们仍在此驻留。而在帝皇坡以北至河处,形成以暗藏船厂的锯木场为主的几个新区,其余人都被分散到这里。

竹林区,一些原民已被安置于内,在一片空地内只有些简易住房。图图现在被打发到这里,趾高气扬地率领这些原民从事各项工作。竹林峡谷外仍是毫无任何军力的防御空白。

然而,在这种可谓除了皇宫再无任何建筑群的南城,却划出了以东十里,以南40里地,以西……全是华夏帝国的堪称荒谬的所谓城区。并且在以东以南界限处,均以砍伐出树木通道为标记,还在每条可称为道路的地方,都竖立着刻上“由此进入华夏帝国绿水清竹城范围”字迹的石碑。

(这里不是没人会写字吗?那又怎么?刻东西需要识字吗?汉字真的就比画图还艰难吗?)

北城也同样如此,以东11里,以北30里地,皆由砍伐树木或树立石碑为标记,划出界限。

这是种十分微妙的边界设置。因为北边无正式建筑,边界距离新沙砾城范围其实很近,至少近到入侵了新沙砾城伐木工的工作区。而有正式建筑的南城,则距离伐木城较远――但这也主要是因为原伐木城的南城伐木工自发向南边延伸工作区的原因;以真实距离而言,反而更贴近伐木城边界。

不过比之于边界设置的微妙,更引人注目的却是见证邀请。

一个绝大部分国民都是原民并且毫无军队设置连一片城墙也没有的聚集点,却竟敢宣称是座城市;一个只有百多名原民以上阶层人员、其余全是原民的聚集点,却拥有相当于一个小型人类国度的庞大半明确边界并且打出“帝国”旗号。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谬可笑。更可笑的是,这样一个荒谬的所谓城市,居然只建到如此程度,就邀请见证者到来,预备宣布城市建立。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