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是南满游击队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其他民族抗日武装自发组织进行抗日斗争的重要你一年。“九―八”事变后,一部分东北军投靠了日伪,一部分则自发地组织了一个个的团体,他们要么打起抗日自卫军的旗号,要么干脆做起了土匪,这些当中,较为有影响的当数宋国荣部,“老殿臣”部,“吉林人们抗日自卫军”和“三江好”。
宋国荣原是警备第五旅第十三团第一营营长,反正后来到了黑石镇。“殿臣”,“大刀会”,“红枪会”及其他山林帮派投奔至门下,总兵力有五六千人,兵力也十分强悍。
1932年农历八月初十开始攻打磐石县城,持续进攻五天,占领县城大部,获得枪支弹药无数,鬼子派飞机轰炸,并紧急出动吉林日本骑兵,宋国荣才不得不撤出县城。
“老殿臣”,本名傅殿臣,1924年别逼上梁山,后报号“殿臣”,殿臣本队及所属队“东江好”,”西边好”,“六国军”等共有4000多人。1932年正式编为8个大队,人员上万,二大队高锡甲在日军开进磐石后,投靠了日本人。1932年阴历五月,袭击郭家分店伪军,缴获大枪40多支,后又抓住伪军第五旅旅长朱力军。9月十日,阴历八月初十,老殿臣派出一团刘东城协助宋国荣攻打县城。9月12日后半夜发动了对吉林――海龙铁路线上重镇烟筒山的进攻,苦战一夜攻陷全镇。缴获枪支弹药无数。9月14日日本派飞机轰炸,刘东波档不住日本的进攻,投降了,被日军改编为骑兵团。9月末,攻打双阳县城,被吉林军马队赶跑。
田霖原是东北军陆军第二旅王邵南团第一营营长,1932年2月伙同教导处第一连连长姜振清等200余官兵起义,组成“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组编一个团,团长姜振清,下设三个营,一个警卫连。起义后不久在蛟河边设兵工厂,制造手榴弹,地雷并修理武器。其后土匪头子于百川率人来投,被编为二团,总兵力六百余人。8月中旬一天,用自制地雷炸翻吉敦线上日寇兵车,全歼日军60余人,获枪30余支,子弹数千发。
1932年4月20日夜,罗明星仅率6人,带两支手枪和一支“铁公鸡”打入九台守备队,击毙连长一人,缴获短枪70余支,到五月发展400多人,到七月扩大到6000多人,报号“三江好”。
1932年8月罗明星率4000余人顺利打进九台,捣毁县公署,夺得部分枪支弹药。而后在九台常家屯南山全歼县大队杨仲东300余人。杨仲东被捕获。之后假装红袖头“宪兵”提走自卫团大队长孙玉卿。罗明星足智多谋,抗日决心坚定,部下又多是有贫民组成,所以多次打败敌人,并打破了日军3000余人对他的围剿。
另一方面,杨靖宇一到海龙就收编了被遣散的辽宁民众自卫军九路军300百余人,于五道沟正式将“海龙游击队”改编为中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王仁斋为总队长,刘三春为政治委员,孙德胜为副总队长,下设两个连,一连连长蔺秀义,政委程春,二连连长王绍青,政委李青。而后又考察了江县,临江县,辉南县,金川县,最后返回石虎沟。
日本关东军及其走狗不仅没有消灭掉抗日民族武装,由孟洁民领导的革命军反而歼敌近千,势力大涨。关东军司令被迫辞职,新上任的菱刈隆指着吉林地区的军事地图,点到磐石地名的坐标上,用手划了一圈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