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林部有十几个支队,最厉害的要算汪亚臣的第四支队,报号“双龙”。汪亚臣原名汪景龙,祖籍山东,曾被大帅收编成为东北军一名士兵。“九一八”后,带领几名士兵重新归林,机缘巧遇之下又来到了以前的老大东双胜那里当起了炮头,但他这时的思想却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他经常对东双胜说:“东北已经失守,国家就要完了,咱们可不能再当胡子了。没有国就没有家,我们应当枪口对外,专打日本鬼~~~~~~”可是东双胜却根本听不进去。多年来的山大王生活已经使他养成了一身匪性。汪雅臣见说不动他,便决心自己干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汪亚臣正要带着弟兄们去袭击日军的一个据点,突然附近村子里的一个老百姓跑来对他说:“东双胜又到屯子里抢老百姓东西了!”汪亚臣一听,当时就火了。“这样的大当家的还留着他干什么?”他带着一帮人找到了东双胜,二话没说就把他给枪毙了。然后,他对“保胜队”里的兄弟们说:“兄弟们,大掌柜的下场是他自己逼出来的,我曾经多次劝他改邪归正,但他就是听不进去。眼下,咱们的国家就要亡了,东北的老少爷们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咱们要专门打日本鬼子才对呀!现在,我接管全队,弟兄们有愿意跟我一起打鬼子的就留下,不愿干的就回家。”常言道兔子不吃窝边草,再说现在是抗日时期,只要有点胆的,当然愿意跟他干,从此改报“双龙”号。
今年3月,哗变的五常县山河屯的伪军刘营长,向在南山里活动的各小股山林队首领发了“帖子”,汪亚臣也参加了。汪亚臣到会后才知道,刘营长找大家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和他一起去打另一伙与其争地盘的地方武装。汪亚臣不愿意去,连带着其他人也都不愿意,刘营长一见这些人不听自己的调遣,便只好宣布休会。但同时提议大家第二天都带着自己的队伍前来集合。汪亚臣知道是计就先走了,结果第二天其他去的人都被缴械了。为了防止刘营长下一步来吃掉他的队伍,汪雅臣果断做出决定:离开南山,连夜赶奔朱家上口,投奔宋德林部队。
然而使汪亚臣一战成名的是金马川之战。金马川当时驻有一个日军守备中队,它离宋德林驻地很近,宋德林决心将它拔除掉,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跟日本人干过,很多人都做起了缩头乌龟,只有汪亚臣主动请缨。汪亚臣说:“我要是拿不下金马川,那就是日本人把我干掉了!他只要不干掉我,我就要把金马川给你拿下来。”万幸的是日军占领金马川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建起永固工事,只在屯子外面垒起沙包,作为临时工事。汪亚臣带领人马悄悄来到工事外面,突然汪亚臣提起双枪,“叭,叭”两声枪响,就干掉了工事里日军的两个游动哨,然后如猛虎下山,又接二连三地干掉了七八个日本鬼子。队员们看到他如此神勇,也不甘落后,哗的一下都冲了进去。就在这时鬼子的机枪响了,一下子就倒下好多个,汪亚臣大怒,怪吼一声,就朝机枪阵地而来,火光之处,鬼子纷纷倒地,就这样杀出一条血路,,敌人机枪手吓得扔掉了机枪,扭头就跑,但是哪里快的上子弹的速度,有了机枪在手更是威风无敌,日本大尉“哇”的一声,转身就朝后面跑,其它的日本兵也跟着狼狈而逃。这一仗,五十多名日本鬼子丧命,汪亚臣大名远扬。
金阳从刑文奎口中得知这些事情后,感叹道:“江山多豪杰。”
金阳马不停蹄地赶到上营,他有一种预感,鬼子就要来了。还好从马鞍山到舒兰这段铁路正在被破坏,钢轨被化短了,流到各处,枕木用来烧炭。上营是这条铁路线上的最大的一个镇,有400多户,加上各种经商的,跑腿的,总人数得有四千多人。9527约见了镇上的头面人物,讲明了统一联合作战的政策,并且在红军控制区,除了大烟馆,妓院,赌馆外其它的生意三年之内不用交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纷纷捐钱捐物。有一个破落的商人还找到金阳。这个人叫黄铎,由他父亲玉堂领头,集资30多万元在桦南开了一个火磨厂,但是还没有开到半年,因为不同意“满拓本部”提出的“入股”要求,而被勒令停产,他的父亲也被抓了起来,他本人就逃到了这里。据他说,日本将要在那里搞大量的武装移民,而当地土匪横行,很可能会出事。
金阳说别说是在日本,商人,工人,农民,学生都是为军队服务,到了满洲那就更残酷压榨了,如果我们能够稳住哪怕是一块根据地,对抗日局面都有很有利的帮助。满洲的商人们不亏本就阿弥陀佛了,更不要说对粮食的控制。他们日本本来就缺粮食,还要打仗,粮食只会有少的没有多的,走这一条路是死胡同。这一点连黄铎的父亲都没有想过,更不要说是他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了,一下子很难接受,当初好不容易弄了那么多钱,一下子就要垮掉。金阳说除非与日伪当局勾结,做什么都落不了好,与其这样不如日本人干到底,我们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金阳说抗日需要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大量的紧缺物质,我们也会给你大量的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赶跑日本鬼子!黄铎悻然同意,后来他的父亲也加入了进来。金阳给了他本钱,并让他与县委联络,表面上做起了毛皮,山材的生意,同时也是情报局一个重要的据点。
另外师部成立了宣传部,由9527暂为代理负责,密设情报局,经济部由9528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