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三紧张地开始了忙碌。
他先从岸过拖过来数十根毛竹,那是贾穷那两个山民竹排上取下来的。班三取过一根竹子,量了量,挥动着砍鱼刀开始砍竹子。
他把竹子先截成大约一尺长的竹筒。按战国时度量单位,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1今天厘米。然后用刀把一头斜着削去二寸,形成一个尖锐的竹尖。他飞快地做着这些活儿,竹子在他手里跳跃着,虽然解鱼刀不像砍竹刀那样顺手,但他的速度一点也没受到多大的影响,加工的竹筒一个一个在他手里被做好。他的手指灵巧之极,像个熟练的竹器匠和一个很好的木匠。
大概两柱香的功夫后他大约就做了近百个这种东西——这种东西被班三叫做竹筒刀。
班三擦了擦汗,显然累得不轻。毕竟这不是一项容易的活儿。他知道自己不能松劲儿,必需加快进度,没准那个面具杀手已经在回来的途中。
班三看了看,大概可以够用了。之后他开始在草棚周围的地上安放竹筒刀,把地上的泥土挖开一个洞,把竹筒圆环那一头埋在地下,把整个竹筒刀埋住一大半儿,把竹筒刀的刀锋露出来,尖锋朝上。
班三计算着这些竹筒刀的布法,这儿,三个一组,这儿,五个一组,这儿,七个一组,他按一定的图形阵势在排列这些竹刀。
排好后,班三闭起了眼睛,在中间走了一下,他的步伐极其特殊,像是走八卦。走三退二,走五退三,左旋右旋,他的步伐准确地踏在了竹筒刀之间的留空处。
班三看了一下,没什么问题,他去割了一些芦苇,铺在了这些竹筒刀上面,把草棚周围的地方全部铺满。上面完全看不出有这下面充满了死亡的陷井。
那个人看着班三忙活着,眼中渐渐露出吃惊并害怕的神色,他突然问:“你是谁?”
班三头也不抬:“班三。”
“你真的是一名笔录?”
“是的,没错儿,我是一名笔录。”
那个人想了想,突然说:“好,我告诉你。”
班三一愣,他没问他为什么要告诉他,只是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