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的父母家就在潇湘园边上,两人回了趟家,给两位老人带了同样的桂园土特产,苏缨突然想到那自留地和自留山的事。
“爸,爷爷是不是在桂园村那还有五亩自留地和二十多亩的自留山啊。”
“好像是啊,还有两本证呢,我找找,好像是放在抽屉里。”林爸爸立马起身去找,“当时办完手续以后就一直搁着,想着反正也没什么用,自留山自留地也没法卖,就当留个念想,这城里住惯了,再回去也不习惯喽。”林达爸爸到城里这么多年,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户口却是一直留在农村,而林达的户口过去一直是挂在他妈妈那里的。
“可不是嘛,桂园村就是个穷山沟,你们老爸以前还想着林达结婚后回老家去种田,我就说他不现实嘛,我们老俩口都一把年纪了,在城里有个身体不舒服的,找医生看病也方便,到村里去,除了乡下的赤脚医生,估计啥像样的医疗条件都没有。”林妈妈也插上了话。
“唉,桂园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啊,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还有牛头山那边的海,我小时候常到海边去赶海,那时候滩涂上有好多小螃蟹,随便就能抓一小桶,带回家去做螃蟹露(音),把螃蟹洗干净放到坛子里加盐,一晚上螃蟹就死光了,然后加酒糟封起来,过一段时间就做成了。唉,那滋味叫做美啊,就着一小只螃蟹我就能吃上一大碗饭,那时候的饭可不是你们现在吃的大米饭啊,都是糙米啊糠啊地瓜啊混在一起住,真是难以下咽,不过还好有了螃蟹露,那个年代啊……”林爸爸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
第二十二章聚会
更新时间2010-5-2319:27:05字数:2868
“我和苏缨打算在自留山上种点果树,地里种点蔬菜,爸爸你看怎么样?”毕竟自留地和自留山都是老爸的,还是要征求下他的意见。
“好啊,随便你们怎么折腾,不过种田可不是过家家,你们能行吗?别投太多钱进去了,别把自己累坏了,还亏了钱。”
林达和苏缨有些郁闷,怎么两家大人都这么怀疑他们的能力呢。
“老爸老妈,你就放心吧,你有空可以去桂园村看看我们的菜地,你绝不会失望的。”林达可是信心满满,大不了把空间里的蔬菜栽到田里嘛。
“好,好,我也好多年没回村里了,人老了,就整天想着老家,要不是你妈成天拦着,我早就回去了。”
“你这老头子,真没良心,什么叫我成天拦着,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绝不拦你,”林妈妈可闹起了别扭,“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体,都多大岁数的人了。”
“没关系啦,桂园村的路很快就要开始修了,等路修好了,村里到城里可方便了,爸爸到时候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去,妈妈也不用担心了。”苏缨笑着打圆场。
“好了,我们晚上要出去吃饭,时间差不多了。爸,妈,我们下周再来看你们。”林达和苏缨起身告辞。
两位老人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到门口,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感情特别深厚,平日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就像生活中少了什么一样,孤独,失落,每次回家,也就那么短短一会儿功夫,林达和苏缨心中也很是内疚。
六点五分,潇湘园。
“我的姐姐喂,你们两个的动作可真够慢的,不行,得罚你们请客。”见到林达和苏缨姗姗来迟,性子跳脱的方曦立刻叫了起来。
“行,没问题。”林达大大方方地说,咱现在有钱,除了工资外,光供应给超市的蔬菜收入就上万了。
“什么时候林同学这么大方了?”谢婷也调皮地笑着。
“我一直都很大方好不好,表误解我。”对着一干娘子军,林达只能举手投降。
“人真够多的啊。”看着门口还有人排队等座,苏缨感慨道。
“那是啊,周末嘛,我还提早了半小时来呢,都没有包厢了,不过还好不用在门口等座。”林沁翻着菜单说。
“现在做餐饮业就是赚啊,特别是这种私房菜,别说是周末了,就是平时的晚上也是这样的。”
“谁叫我们这儿的人就好吃呢,你看这满大街除了餐馆还有什么店能赚钱?”
“好啦,别叽叽喳喳的了,快点菜吧,我快饿扁了。”苏缨闻到旁边那桌飘来的香味都馋死了。
“哎呀,肯定要点招牌菜金椒鱼锅嘛,吃完以后再加点水煮火锅好了。”
潇湘园的金椒鱼锅很有名,大有超越水煮鱼和酸菜鱼之势,每天来这里吃鱼的人都络绎不绝,因为味道好,人多,上菜速度也是慢得可以,不过这种热闹的氛围很适合朋友和家庭聚会,围在一块,大声说话,大口吃鱼,再被辣得哇哇叫,喝一口冰可乐,那才叫爽呢。
“苏缨,你真是不够义气,到乡下去也不和咱们姐妹说一声。”方曦首先发难。
“哎哟,我的姑奶奶,你就饶了我吧,到乡下去又不是啥光荣的事情,还要敲锣打鼓地广而告之啊?”
“到乡下去很苦吧,看你博客上说还要住到村里去啊?”
“怎么不想想办法调上来?一直要在那里呆满三年吗?”
“我看了你拍的照片,那里的人很穷啊,真的挺惨的。”
“……”
苏缨还没开口,众姐妹就你一言我一语自顾自说了起来,林达照例是秉持只买单不多话的原则,干脆玩起了手机。
就在这时候,上菜了,大家立刻进入状态,埋头苦吃,谁也顾不上说话了,一大盆的鱼全都进了几人的肚子,连根蔬菜都不剩。
加汤,开火,把蔬菜、肉片等火锅料放进锅里涮,这才继续悠悠闲闲地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