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鸡本来是江苏名菜,两人还在上海的梅龙镇酒家吃过,据说那可是全国都有名的招牌菜,但估计那鸡也几时普通的鸡吧,而面前这盘贵妃鸡却真的是用贵妃鸡做的,虽然做法不正宗,但却是名副其实了。
“唉,钟叔叔,你这得杀多少只贵妃鸡啊。”贵妃鸡的主料是鸡翅和猪排,苏缨粗粗一数,起码有十个鸡翅呢。
“每天大概也就杀那么多吧,鸡翅可以做这道菜,其他的部位可以做鸡排或者熬汤什么的。”钟宇突然低声和她说,“还好我们是做起了整个农庄,除了养殖还做农家乐办饭庄,不然这些什么贵妃鸡养了这么多,市场需求并不是很大啊。”
“不会吧。”苏缨吓了一跳,“我们看了很多资料说这些很有市场啊,价格高,供不应求什么的。”
钟宇摇摇头,“其实需求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这几个城市,全国的市场并不大,你像啊,价格定得那么高,普通的老百姓哪里接受得了,何况现在养殖户越来越多,跟风而上,哪里会供不应求,分明就是供大于求,一点都不好卖啊。所以我现在不会再扩大养殖面积了,可以多引进一些品种,但是规模却不能再大了,再大我自己都负担不起了。”
苏缨想起村里那些养殖户,心里拨凉拨凉的,“那桂园村里那些村民还投入了好些钱在养殖上。”
“好像没人养贵妃鸡吧?”钟宇摸摸够脑勺,“来的那几个都是养竹鼠的,我都和他们说了,等养大了没地儿卖的话,我就都收了,我这里倒是有一条竹鼠的稳定销路。”
苏缨刚放下心来,钟宇便补充道,“这养殖的风险很大,不仅要预防疾病,还得担心销路,现在跟风太厉害了,有些东西原来市场就不大,正好有块空白,有人填上就发财了,别人看到发财了就像跟上,结果就被市场挤出来,跌了跟头,这种事情天天都有。我现在尽量都在做加盟,养殖这块已经不是我的重心了,待会儿吃完饭,带你们去看看我的度假木屋群,给你们也订了一栋,今晚就住这儿吧。”
等苏缨和林达见识了钟宇的木屋建筑群以后,心里复杂得很,都不知道是个啥感觉,崇拜、羡慕、热血沸腾……
除了一栋栋小别墅以外,还有一栋气势磅礴的商务休闲会馆,钟宇解释说,有些单位会把户外素质拓展设在他们农庄,还会有单位的会议也会设在这里,所以建了这么一个会馆,里面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室和一些休闲娱乐的KTV、棋牌室和球室。可以满足不同会议的需求,而且为了统一风格,这个会馆也是全木建筑。
会馆附近有一个挺大的游泳池和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各种各样的小别墅就围绕着这些配套设施,有中国古典的木屋、园林式的木屋、欧式木屋、日式木屋和现代风格的木屋……
“这设计感真是太强了!”苏缨赞叹不已。
“我们农庄旗下有一间专门从事各种原生态木制别墅设计、建造、安装、美化、修缮的公司,可以建造数百种不同风格的木屋和仿古建筑,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地制宜建筑不同的木屋,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来,这栋是你们的,进来看看。”
这是一栋靠近水边的木制小别墅,说是别墅,其实也不大就两个房间,楼上是房间,留下是客厅,收拾得特别清爽。
“你老爸每次来都是住这里。”钟宇笑着看两人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
“这木头的房子会不会容易倒啊?”林达对着木头墙东敲敲,西打打,总觉得木头的没钢筋混凝土的结实,没啥安全感。
“你可别小看了木头房子,其实木制结构的抗震性比任何钢筋水泥都好,因为木制结构的整体性,使它不会像砖混结构那样倒塌下来,就算是特别大的地震,最多也就是让它变形而已。”“这个我知道,我知道,听说丽江地震的时候,大部分木制结构的房子框架都没倒呢。”苏缨补充道,“不过这木头的会不会容易着火啊?”她记得省城过去有一片棚屋区,都是木头房子,一旦着火就是一大片,那时候全市的消防车都会过去,火光冲天,哭声不绝,很多人一夜之间就被火烧得一无所有。
“我们这不是普通的木头,是炭化木,木材经过了两百度的高温处理,而且还对木屋的材料进行了特殊的阻燃处理,有防腐、耐高温、防火的性能。”
“这么看来,这木制别墅好处还挺多啊。”
“当然啊,这种木制房屋的使用面积比一般钢筋水泥的房子要大得多,而且冬暖夏凉,有很好的自然保健功能,经过我们处理后,可以很好的防腐防霉防虫,隔音效果也不错,最重要的是造价低,安装方便,所以如果做农家乐的话,这种木屋非常好用。”
“真是大开眼界了啊。”苏缨和林达均是一脸羡慕。
“你们先休息一下,下午的时候我会让我们的规划人员和你们进行接触,周一他们就会去你们村进行勘察和规划。”钟宇也是个大忙人,陪了他们一上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下午的会面安排在会馆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两人还意外地看到一个熟人。
“咦?小李,你也在啊。”小李就是上次给两人介绍养殖项目的年轻人,挺诚恳踏实的,两人对他都挺有好感。
“钟总说我上次接待过你们,和你们比较熟悉,就让我继续跟进了。”
小李不好意思地笑笑。
“小李可是我们养殖项目部的骨干精英呢,”和小李一起进来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笑着说,“我是梅子,项目规划部的总监,你们村的项目主要由我负责,钟总很看重你们的项目,所以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把这个项目做好。”
“农家乐刚起步的时候几乎全是着眼于‘吃’,而且菜肴雷同的多,有特色的少。很多客人都会抱怨说,第一次去农家乐,感觉很新鲜,但后来多走一些地方,吃来吃去无非就是烤田鱼、本地鸡、炒粉干和大同小异的农家菜等等,‘农’味不足,‘乐’趣不多。”梅子说话的语速有点快,却能让人听得很清楚,给人感觉有些像沈叶,是个特别干练的都市白领。
对梅子的开场白,苏缨和林达深有同感,农家乐刚兴起来的时候,他们也去玩过,就是到山里吃顿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还蛮惬意的,多去几次,确实有些“审美疲劳”。
第九十四章梅子的规划
“后来出现了一些乡村星级农家乐休闲项目,无非都是棋牌、卡拉OK、泡脚捶背等越来越城市化的休闲项目,有的农家乐在经营方式和内容上仿照城市宾馆酒店的模式,一些具有山野情趣的东西被逐渐取消,让人觉得虽到了农村又像进了城市。这些农家乐所谓的农家体验存在玩噱头之嫌,这与都市人渴望在乡村野趣和在乡村中体验淳朴民风,感受乡村传统文化的消费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节假日到农家乐游玩,往往会发现令人难堪的情景,简陋的餐馆里,地上满是纸屑果皮,灶台四周污水横流。冷盘制作间卫生要求普遍不到位,生熟食混放,一些大锅菜放在外面没有遮盖等,农家乐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还有不少游客投诉个别农家乐私自宰客。”
苏缨认真听着,不由得点点头,正是因为现在的“农家乐”越来越多,越来越滥,太多不规范的现象,村民自己办的农家乐在这样的市场里很难走远。
“农家乐这种越发雷同,无序发展,使得一批缺乏特色实力不济的农家乐不得不提前退出竞争,相比前几年一哄而上火爆的经营场面,现在更多的经营者都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坦白说,就算是我们,也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在我们山庄附近遍地开发的各类农家乐,游客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挑剔。现在的农家乐门槛低,越开越多,如果没有特色,刚开张就会被淹没,最后只能惨淡经营。做生意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特色来,简单吃顿农家菜已经无法在竞争中难以站稳脚,我们只能在‘乐’中寻求突破。从最初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起步,到现在逐步向利用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提供观赏、采摘、垂钓、娱乐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拓展。”
梅子停下来喝了口水,“桂园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
“就是像什么百家宴啊,三月三啊,庙会啊之类的,现在这些都成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新亮点和新卖点。”
苏缨咬着唇想了想,“端午节划龙舟算不算?”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哪里没有划龙舟啊?何况又没法在村里划,还都是到镇上去的。
抱歉地对梅子笑笑,“桂园村是解放后才新建的村,都是移民进来的,没有什么祖传特殊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