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洞是一个宽10多米,高20多米,深30多米,可容纳百人的大洞,庞然如屋宇,洞内石桌、石椅、石床、石灶一应俱全。它处在青牛峰中心谷地,四周青山环绕,在洞口看天,天空只有巴掌大的一块。洞前有一潭,潭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在目;潭边多奇石,如鱼似蛤,如龟似蛙,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黄樱在洞中的一块石椅子上坐下,深吸了口气,伸了个懒腰,“哇,好迷人的地方”,她背靠洞壁,闪着迷人的目光欣赏着周围的一切。在这处世外桃源中,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声说话,大声呼喊,大口呼吸,纵情歌唱,尽情地陶醉于灵山秀水中,将往日所有的紧张、烦恼、焦躁统统抛到大山深处,心情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舒畅。
周路忙着捡干柴,他知道,半夜时分,山中寒气砭骨,要准备充足的燃料取暖,他可不想在此处冻僵,双双殉情。虽然听黄樱说,死在这里也值得,但他不想作无谓的牺牲。
身后传来了黄樱的歌声,是周路很熟悉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知音》,接着传来了“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婉转的歌声从洞里飘出来,在洞口盘旋了一阵子,螺旋般向上转到玉柱峰、天岩峰、卧驼山、将军岩上,又慢慢回旋到女娲洞口,整座青牛峰都充满了美妙的歌声。歌声停了,代之而来的依然是潺潺的水声,哗哗的松涛声,唧唧啾啾的鸟鸣声。
太阳收起了最后一抹亮光,洞外的月亮也许升上来了,在女娲洞里的人要等到半夜才能看到。水中的娃娃鱼开始唱歌,像襁褓中的婴儿在哭泣。习惯于在夜晚出来觅食的姑姑鸟拉着长音“咕咕……咕咕”地啼个不停。黄樱小声说:“周路,我有点怕。这都是些什么声音?”
“别怕,有我呢。呜蛙呜蛙的,那是娃娃鱼的叫声;咕咕咕咕的,那是姑姑鸟的叫声。非常可爱的两种小动物。”
女娲洞里的石灶中燃起了一簇篝火,周路移动掉两块石椅并在一处,招呼黄樱坐下。两人并排紧偎一起,烤着火,靠着石床,面朝洞口,边添柴火边聊天。
“有你在,我就不怕了。这种地方有没有老虎之类的猛兽?”
“别担心,老虎,半只也没有。以前已经跟你说过,我是经常到这里来的,也经常在这里过夜。猴子、山麂、梅花鹿、野猪、野兔倒是不少。狼……也是有的。”
“有狼?那我们该怎么办?”黄樱紧张地问。
“别怕,青牛峰有很多野狼,但是从来没听说过它伤过人。有一次,傍晚时分,我和哥哥在去滑仙坡的路上看见一只狼,真像狗,我哥拉了一下我的手,说那是狼,叫我小点声,不要惊动它。狼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跟。我们赶紧停下了脚步,都抽出了背后的砍柴刀,紧攥手中,摆出砍杀的姿态。狼回头看了我们一眼,继续往前走。它的嘴巴比狗尖多了。我哥悄悄说,狼是群行的,周围不止一只。果然,没走几步就加入一只,不断加入,越来越多,起码有二十几只,悠闲地走着,像是集体散步。我的手心攥出了汗,但是它们好像对我们不屑一顾,偶尔有几只回头看看,还是继续走向深山。我们松了一口气,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换上我,会晕过去的。”
“后来,听老人说,青牛峰中可吃的美味太多了,它们已经吃饱喝足,区区人类实在吊不起它们的胃口。再说,青牛峰的狼最怕火,有火的地方,它是轻易不敢靠近的。所以,每次夜宿此地,我们都要点上一堆火,一是防狼,二是取暖。每次都带上砍柴刀,天黑之前砍一株坚韧的老竹,削成两根竹枪,放在身旁,还捡了许多石块堆在脚边。你刚才还问我摆弄这些竹子石子干啥用,现在告诉你,这是以防万一。其实,我这是杞人忧天,有些胆大的夜猫子连火都没有点,就在这黑乎乎的洞里打了一夜的呼噜,第二天照旧毫发无损神采奕奕地打道回府。怎么样,还怕吗,胆小鬼。”周路捏了一下黄樱的鼻子。
“不怕了。真的是人间仙境,山内山外真的是两重天,山里狼不吃人,山外人会吃人。这里真是个和平自由安宁的环境。我真希望永远不回去,就这么住下去。就我们两人。外面的世界太噪杂,烦人的事情太多了。在这里,根本就找不到烦恼和忧愁。”
“把你的爸爸妈妈也接来,过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隐居生活。”
“太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无忧无虑相亲相爱团团圆圆地过一辈子。”
“那我们吃什么,穿什么?”
“吃山珍野味、野菜野果,穿树叶树皮。”
“那不成了原始人。其实也不必长期住在这里,疲惫不堪的时候到这里散散心,消除消除烦恼,是上上策。住久了就厌烦了,又想着外面好。就像钱钟书《围城》里所说的,住在城里的人想出去,住在城外的人想进来。”
“你懂得真多,不像是个初三学生。”
“我看的书多,所以思想会比同龄人成熟一些。”
“生理也很成熟。”
“谢谢你的抬举。不成熟,我怎么会把你的心给勾了?”
“臭美!谁勾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