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
天簌旧都,风雨飘摇中已立两千余年。
天簌自古人集邦以来,立世两千余年,从它诞生之初伴随着它一路成长过来的,便只有长信。它如历久弥新的春城,如今依然是商贸文化往来的重镇之地,正所谓月月如花,年年随影。
比之新都汉阳的繁华与富有时代气息,如今的旧都则显得更加地古朴而厚重,名士佳客名声大噪者也都出自于此。因此说长信的文化氛围极浓,古就有南宫世家名垂典范,诗书礼乐,经史典籍,文化之城名声凿凿,当真不可穿铎。
长信城文坛学派名目繁多,多不枚举,其中要数沧海派、诗槛派、云山派最为鼎盛,而文武俱实昌盛,武学典籍也随之并驾齐驱,蔚为宏观,其中实力最之雄厚的当要说是城南头积香寺。
据说,长信城是全天簌密藏经卷典籍量最为雄厚的城市,城中寺庙林立,仅城西的一座小小的宏光寺中,密宝章典库藏量就多达三千八百七十二经卷,而如此也只算作是整个长信城的瀚海之一粟。而此次的武林大会就选在了宏光寺,主旨是以佛家法戒争案头盟主,争斗中不得大开杀戒之意。
艳阳高举,宏光寺灰白色的法塔环绕,圈起了一座小小的高台,便是较场。虽说搭建得简陋些,然今日到场的武林雄豪们却真是不少,浩浩荡荡排开,拥挤在较场之外,怕不似足有上千人众。由此,也足见当今盟主的面子有多大了,然而,木清寒至今未到。
这上千人等了足足有一个多时辰还不见盟主临至,心生惰意,转眼坐了一地。武林人氏不拘小节,瞬间等得不耐烦了,管他什么盟主圣人,直直骂了个七窍生烟,倒不是他们对当今盟主不敬重,只是畅然随性所致。
而这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就有楚凌云一行五人倨地坐在一起,他们是来还唳钩的,当然是子衿的坚持。
楚凌云敛襟开怀,一肘支颐着半躺在地上,嘴里咬着半截干草,眯着眼睛仰面看青天中浮动的白云,不忘隔一段时间就撇嘴叹几声气,吐几个泡泡;
子衿斜倚在他背后,低头观察着地上被压折了的小花,并且不辞辛劳地一遍遍地将它们早已被踩歪了的碧色瘦身扶正,那花的腰肢再次倒下时,她的眼中就流露出一种深度的绝望,于是便不遗余力地再次去扶;
楚凌云对面的蓝夕一手支颐,双腿并拢在一侧坐在地上,一直遥遥望着场中的高台,专心等着盟主的到来,时不时皱起眉头,低头看看插在足边土堆中的小树枝,看它所投下的阴影已然指到了哪个时辰哪个点上;
王安阳背靠着蓝夕,抱膝坐在地上,耐心不减地大声骂着辞到的盟主,噪门大而脆,压过周围任何一个人的骂声,一旦发现有人比她叫得响亮,她就再加大一倍的音量,还不忘还以那个不识好歹的人一个雪亮的眼神,好几次都差点与周围的自认为高手的轻浮之人擦出火药来;
子衿背后的杨艳娇蹲在地上移来移去地找花,一边揪花瓣玩,还时不时偷偷站起,越过子衿头顶,故意将花枝的残尸丢到子衿眼前,顺便偷偷瞧她的眼色,见子衿努起嘴抬头寻找丢花之人时,她就装作一本正经地打瞌睡,等避开子衿责备的眼神,瞧见她低头一边伤心一边又去医治新到的花尸后,便背过身去抿嘴偷笑……
如此又过了半个时辰,人群中渐渐暴发出愈加强烈的躁动,就在很多人相继站起,大骂着准备离去时,一条人影猛然从外围的一丛树林中窜出。
只见来人身形晃动,穿过层层叠叠的人群,迅速跃到高台上,脚跟还没站稳,冲着台下便是一声惶急的大叫:“出事了!大家快随我来!”说着,足不沾地地又往原路掠回。
瞧她步法腰身,是位女子。
就在众人一头雾水愣在当地不知所已之时,最前头的一位仁兄反应奇快,当先追出几步,骂道:“你奶奶的,玩什么呢?”身形转眼掠出,跟在那人身后,瞬间也变成了一个黑点。
只听遥遥传来一个声音:“盟主有难,在积香寺。”
充满着危险讯号的声音瞬间划破晴空,密叠起层层的乌云,向着每一个人的头顶萦绕而下,挥之不去,众人愕在当地。
顿时,上千号人促然发出一声大喊,上千个喊声叠振着直冲云霄,冲散无数层乌云,青天煞时间变成了蓝天。人群便轰轰然如潮水般溃发不可收拾,向着宏光寺的大门一涌而去,黑压压的人群如狂风卷过蓝天,转眼天空一片无云的荒凉。
一地的狼籍中,剩下的那半边寺门摇了两摇,作了许久艰难的斗争,最终还是轰然一声巨响,凄凉地塌在了地上,阳光下溅起万千道浓尘,久久挥散不去,便如宏光寺老和尚心头同样挥散不去的阴云一般。
老和尚站在已然空荡荡的寺院中,站在寺门的残尸上,混浊的老泪纵横而下。隔了一会儿,只觉衣袖被人轻轻拉了拉,抬头看时,是一位女施主。
只见女施主容貌端丽,眉眼间隐隐透着一股纯善,柔声道:“尊师别哭,这是一些银子,是我家公子叫我送来帮你修寺门用的。银子虽然不多,也是我家公子一番心意,望尊师不弃。”说着递出一裹银子,塞到老和尚手中。
老和尚打个佛号,泪雨道:“多谢女施主,就请女施主代为转谢你家公子,老衲今日定为你家公子作个祈福,祈求他平安。”
此时,只听远处遥遥传来楚凌云的声音:“快过来,子衿,你在那边做什么呢?”
老和尚愣了愣,缓过神来,看着子衿,神色间颇有赞赏之意。一时,看着手中的银子,眼中感激更盛,便像得到了观世音菩萨救难一般。
子衿有些尴尬,歉然一笑,转身跑开。
老和尚神色一变,突然踏上一步,焦急地唤道:“小姐慢走,快到寺中避避。”
子衿不解,回头望着他,那老和尚道:“你命中的劫数马上就要到了,快回寺中避避。”眼中满是忧色地望着子衿,只见她面容苍白,身子单簿而虚弱,越看她的脸,越觉得要有什么灾难发生一般。
子衿十分不解,正犹豫间,就又听到了楚凌云更为清晰的呼喊,他在原地等她不到,已不辞辛劳地为她返回来了,她想也没多想,便道:“多谢尊师关怀,我先去了。”说完,提裙跑开了。
老和尚满脸失落,颓然放下频频召唤她的枯手,站在一片废墟中,只觉一股凉风浮上衣襟,忍不住喃喃:“天煞孤星……克杀照命……不殒则沉……结发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