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着他。”
卫终应诺。其实重华宫到太和殿,就那么几步路。
小內宦过来请示,皇子宗室有来请安。
天授帝不耐挥手:“回去吧,朕挺好,不用看。”都是他们天天在外头碍眼,我小九郎才不过来看父皇的。/(ㄒoㄒ)/~~
小内宦领命出去。
牟渔又拿了查到的御林军中有问题的人员名单过来,天授帝让卫终到一边去,然后一边看一边问牟渔:“三郎回去之后,都做了什么?”
他没料到小九郎那么记仇,不肯原谅三郎。不过这样也好,免得到时候……下不了手!
牟渔回答:“洛阳王回王府后,闭不纳客,只看书抄书。”
天授帝长叹口气。
因为三郎性子端方,又被阿期教养过,他对这个儿子印象不错,且三郎一直去冷宫看顾弟弟,也是个有情义的。若不是他发现九郎更优秀,这个国家他本是打算交给三郎的。
天授帝又叹口气,问:“五郎又去看了太子,他们说什么了?”
牟渔摇头:“没说上话,五殿下站着看了会儿就走了。”
天授帝眉头皱在一起,一直记得他五六岁就敢谋害六郎还陷害亲哥,道:“老五不是有情义的人,三番两次过去一定有目的,你仔细盯着。”
“是!”其实不吩咐牟渔也会仔细盯着。
天授帝又想到开心事,眉目舒展问:“九郎不见三郎,听说把正论也给赶出来了?”
却是问的卫终。
卫终点头,道:“说是难得清静两日,不想给姨父搅合了。”
其实王又伦是好意,试图劝沐慈来看望皇帝,见沐慈不愿意,他也扛上了,每天有空就呆在重华宫,不劝服不罢休。有时一天要在合欢殿蹭两顿饭,一边吃还一边叨叨叨……
沐慈:“……”还让不让人愉快地吃饭了?说好的食不言呢?
他索性,理完奏本就把这个老妈子一样啰嗦的姨父请出门外,说不见就不见,翻脸比翻书还快。
沐若松本来也劝的,看这翻脸速度,再估摸自己和人家亲姨父的地位,乖觉地闭嘴了。
天授帝心知小九郎做事都有自己的打算,与王又伦居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愉快)感觉。
天授帝十分愉快地说:“把昭文书库的珍本送两卷给正论。唉,九郎一直是这样任性的脾气,朕这个父皇只好替他赔礼了。”语气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他一直不肯承认自己嫉妒王又伦,居然能和九郎相处地那么好。
到底谁才是亲爹啊?
……
过了一会让,天授帝叹气,将手中名单放下,道:“就按名单,该调离还是该处置,你看着处理了。”看来太子监国两三年,他和其他人做的事情不少呢,宫里都成筛子了。
牟渔点头,问:“若处理了,御林军不足五千,防卫会有漏洞。”
这倒是大问题。天授帝想了一下,道:“不如这样,”天授帝指着名单,“这些人暂时不动,看看背后的人到底想怎么蹦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