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惋惜了一阵子,贾赦又与刘氏商议,“妹夫派人来说,敏儿生了女儿之后,身子有些不太好了。我记得老库里有几支几百年的人参,不若打发人去扬州走一趟。”林家可要好好拉拢,林妹夫在扬州呆了也蛮久了,眼看换天也就这一两年了,得写信叫他快些抽身江南官场才是。
七月初,林如海才收到了大舅兄的信。
他心里纳闷,家里敏儿和大嫂来往频频,他和大舅兄却是交往平平。这不年不节的,大舅兄写信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拆开信,看完之后,林如海在书房沉思良久。
信上所说,无非是京中局势。林如海在扬州做巡盐御史,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大皇子、二皇子叛乱,成王得势一事,他也清清楚楚。只他认定自己是保皇党,只跟着皇上的脚步走,不站对,是以对皇子间的斗争,并不是太在乎。左右今上圣明,没哪个敢伸手盐政。
只是大舅兄的来信,也确实提醒了他一件事。虽然当今退位做太上皇的可能性很小,不过真到了那时,他可就脱身已晚了。
且不说遥远的扬州,只说京城荣国府里,这贾瑚和周肃确立了关系,几个月来,越发浓情蜜意了。这周肃动不动就找个借口说去郊外,实际却是往荣国府里钻。京中不少人家暗自奇怪,这九郡王每每都要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今年却消停了大半年,京中闲人的谈资都少了。
转眼到了新年,大年初一,贾赦作为荣国公,是要入宫领宴的。今上开恩,准许三品以上大臣携带子女入宫。
九郡王拉着个脸,看着大殿里载歌载舞,两侧许多青年才俊觥筹交错。皇上命人在他耳边悄悄问:“你瞧上了哪个?”
周肃指着勋贵那边。
皇上看过去。一个玉冠束发,身着玄衣,眉如远山,目若点漆的男子正手持青铜酒樽,面带欣赏的看着大殿中间的舞女。正是贾瑚。皇上恨铁不成钢的对周肃道:“好歹是龙子龙孙,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天下那么多青年才俊,你怎么就非他不可?”
别人能有贾瑚器大活好花样多吗?周肃在心里冷冷地想。他无动于衷,只深情款款的看着贾瑚,期待两人能来一次爱的神之默契,好让父皇没话讲。
奈何他一个劲儿盯着贾瑚,贾瑚却眼光一次也不往这投。皇上在上面嗤笑,周肃脸上挂不住了,大喝一声:“贾侍讲!”周肃还是改不了一生气就喜欢叫贾瑚贾侍讲的毛病。
歌舞闻声而停。皇上示意众人继续,只把贾瑚招上来。
于是歌舞继续。
“见过皇上。”
贾瑚见到周肃陪在皇上身边,丝毫不意外。这么久了,皇上还不知道他两的事,才是真的奇怪呢。
卫王探究的问:“九弟什么时候跟贾大人有交情了?”
周肃直接转过头,不理会他。
卫王脸上挂不住了。只是碍于御座上的皇上,装也要装出一幅兄友弟恭的样子来。他微微笑道:“九弟又调皮了。”便去和旁边的七皇子搭话。这两个人,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搭上的。
不过七皇子从小被卫王的母妃惠妃抱养,卫王容颜已毁,无缘大位,惠妃母家选择支持有几分香火情的七皇子,也是理所当然。
就是不知道卫王甘不甘心了。
皇子间的暗流涌动,并不影响贾瑚。他站在御座下,皇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心中踌躇不定。
☆、第91章元宵灯会
按他的心意,这等媚上的臣子,毫无风骨,自然是弃而不用的。更有甚者,如果贾瑚不是荣国公世子的话,直接下令鸠死,也是活该。
可是谁让贾瑚前有了然批语,后又有水泥呢?已经验证了贾瑚确实是有资格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只要他多发明几个类似水泥的东西。无奈又一年多了,他也没个动静。
贾瑚不能动,要留给下任皇帝用,不然前面的所作所为,岂不是白费了?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艰难。皇上苦中作乐的想,他这是把九皇子当公主下嫁了
“贾爱卿今年多大了?”皇上闲聊般问。
“正好二十。”
皇上哦了一声。双十年华啊。(并不,这词是给女孩子用的,谢谢。)
上面没声了,贾瑚依然淡定的站着。片刻,又有声音从上面飘下来,“爱卿二十了,怎么还未娶妻?”
周肃脸都黄了,在下面杀鸡抹脖子的,生怕父皇来个赐婚。皇上只当没看见,笑眯眯的看着贾瑚,等着他的回答。
贾瑚在心里想了一圈,宫里貌似没有适龄的公主啊,又见周肃这一番情态,已有□□分的把握。
他沉声道:“回皇上,臣幼年时曾被贼人暗害,大夫断定臣难以有子嗣,因此决意不成婚。”
前面都静下来了。只有离御座太远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热心群众把贾瑚说的话传到贾赦那里。贾赦手中的酒樽嗒的一下掉了下去。这这这,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贾赦吓的屁滚尿流,就差滚过去把贾瑚按下去请罪了。仅存的理智让他不拆儿子的台,没把罪名坐定了。
好不容易进宫一次,赦老爷为何这般多灾多难?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