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追问了一句,傅明华想了想:
“只是想求往后一个依托。”
“依托?”
燕追反问了一声,笑容有些发冷。
傅明华也就点了点头,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也就不再躲躲藏藏。
靠长乐侯府,靠白氏是靠不住的,她做这些,只是希望:“将来殿下与贵妃娘娘能使我下半生有个归宿。”
她不想再任由长乐侯府摆布,不想任由白氏将她嫁入陆家之中。
“只求能夫妻相敬如宾。”她有体面,有尊荣,有应得的地位与看重。她只求嫁个门当户对,彼此性情相合的丈夫,不要落得如梦里的‘傅明华’那般,伤心绝望之下忧郁成疾,早早便觉得生活没了盼头。
燕追怒极反笑,“归宿?”
他撑着石桌站起身,上半身朝傅明华倾去。
这动作实在太过突然,傅明华本能的要往后仰,燕追冷笑着看了她一眼,站直了身体,居高临下望着她看。
他的气势与气息将傅明华牢牢笼住,那目光似要吃人似的,傅明华心中跳了跳,半晌之后他只是轻哼道:“母妃想要见你一面,会有人带你前往的。”
说完这话,他起身就走。
傅明华望着燕追离开的背影,不远处江嬷嬷已经取了棋子回来了,却远远的就看到傅明华在亭中与人说话。
江嬷嬷认出了燕追,就没有敢过来。
远处长廊转角的栏杆处,有个四五十岁的青衣男子正往这边看,那位就是名满天下的姚释了。
等到燕追离开了,江嬷嬷进了凉亭来,将手里的棋罐子摆在了石桌上:“三皇子莫非生气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召见
傅明华也没明白,听江嬷嬷这样一问,便抿了抿嘴角。
“娘子与三皇子说了什么?”
江嬷嬷看她很快取了棋子出来摆在石桌棋盘之上,明明三皇子刚刚出去时眼神冰冷,她却不慌不忙的。
心里不由有些着急,又问了一句:“是不是娘子说错了什么话?”
傅明华想了想自己刚刚与燕追说的话,其中还提到了陇中陆氏,她目光落到了对面的石凳上,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
江嬷嬷跟在她身边,将她奶大,若是无端她向燕追提起陆长元,恐怕她会有话要说的。
“三皇子说崔贵妃要见我一面罢了。”
她神色淡淡的,也不像是跟燕追说了什么失礼的话而有些担忧的样子,江嬷嬷也就心里松落了一口气,当燕追恐怕本来便是这般吓人的模样了。
“既然娘娘相召,不如娘子收了东西前去求见。”
傅明华摇了摇头,“娘娘要见我之时,自然是会使人前来传召。”
江嬷嬷也就不再说话了。
那头燕追离开这四角亭,姚释往这边看了一眼,便朝他迎了上去,站在他身旁的戚绍也跟着过来。
“陇西太守姚焕致荐了一个姓陆的年轻人,查查他的底细。”燕追总觉得傅明华无端提起这姓陆的,并非那样简单的。
“傅大娘子说这姓陆的出身寒门,得姚焕致荐,极为有才,连靖王府的柳世先也意欲因为此人而避开今年权知贡举。”燕追脚步不停,姚释听到‘姚焕致’三字,便沉吟了片刻:“若得他推荐,便可见此人确实有过人之辈了。”
姚焕致今年六十有七,他是先帝晚年的进士,中进士时已经四十七八了。
唐代科考制度严苛艰难,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也就是说,姚焕致能在四十八岁时中了进士,在二十年前,那可是极为风光之事。
若是得前三名。会由史部侍郎设宴于郊外雁塔,所以三进士也称雁塔题名。
在这样的情况下,姚焕致自己都是才高八斗,却能对陆氏赞赏有加,可想而知这姓陆的确实有才了。
不过姚释却注意到了燕追那句:‘傅大娘子说这姓陆的出身寒门’。这话便值得人寻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