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随父返,然蛟亦循梦至。不知其真身在何处,唯安寝,有感而已。渐觉其形幻变,或缩小数寸,或长尾曳地,或头隐没雾中,或生双足似人。竟不似蛟,以怪称之亦可。又尝轻咬王柳咽喉,使不敢动,再以尾盘绕腿间,情甚狎。
时王柳身卧床上,已痴迷,不知梦耶?真耶?只不能醒。然被中蠕蠕,似有物覆其上,与之淫戏。
见不拒,蛟愈喜,便爪裂其衫,倾身而入。王柳受之,初剧痛,不能忍,大呼乞命。蛟爪按王柳双肩,摇首曳尾,遂倾身,乘势又进少许。
未久,王柳亦情动,促身就蛟,以手揽其躯,云:“此快活非常,吾其死矣!”
及曙,苏,觉两腿打战,肚腹微凸,盖其泄物蓄于体内,尤为饱胀。“真也!非梦也!”王柳抚腹而吟,方知蛟昔日径入梦中,今亦以真身与己交。幸仆从数人在屋外,未闻半点呓语。
又旬日,夜大雷雨,闭户展被独眠。往往身无寸缕,昏昏似醉,则一蛟悄然来,伏而淫之。既而白昼,仍似梦非梦,其父不知儿与蛟狎,疑为鬼所迷,请道人至。然朝夕作法,风雨不息,亦不见怪出。盖蛟无形无质,或隐没众人眼中,唯王柳得见。
其父诘,则不答,唯垂首低泣。渐腹凸起,竟如女子有孕,期年而疼痛难当,冥然欲死。只见满室云雾,惊雷乍响,一小蛟自王柳腹中飞出。初时小,不及人掌心,少顷变大,张牙舞爪,于梁上盘旋数次,忽坠地为一雪白婴孩。其父大惊,忙抱持怀中,视之,眉目如画,无一处不与王柳相似。
既而屋外雷声大作,狂风骤雨,有一乌衣人缓步入内,衣衫全然不湿。时左右仆从皆迷,不省人事。
其父惊惧,连声喝道:“汝何人!”
则乌衣人行来揖曰:“吾蛟也,昔日与汝子有缘,今历劫归,故来迎娶。”言毕,口吐一珠,闪烁生光,径飞去,没入王柳额前。
未几,王柳呜咽而醒,见其立于侧,张口便唤“夫君”,一如梦中。又见父怀中幼子,愈喜,转而蹙眉:“吾倾慕蛟久矣,今得一子,自知毫无廉耻。然情不能禁,望父成全。”遂跪地叩首,涕泪如雨。
登时语塞。良久,其父闻婴孩啼哭,又见乌衣者美甚,恍如仙人,终长叹:“汝痴儿也!”遂不阻。
自此择日大宴宾客,二人成婚,两厢和美。及其父六十得疾死,王柳大恸,则尽散家资,济贫救苦。再数日,闻屋外雷声轰轰,忽与儿化蛟,盘旋而起,旁一金龙护持,同飞入天边,转瞬不见。顷时,风雨俱止,城中人皆见此异景。
第13章(十三)种骨
薛家庄西一书生薛某,方十□□,美风姿,富于才情。然每日掖一拐以行,邻近诸人皆惋惜。盖昔年晚步于市,偶遇马惊,为救一稚童,急上前伸手抱持。稚童无恙,唯左足遭马踏伤,重不能愈,后渐成跛。
自此再难赴考,又孤身无依,幸以画冠绝同辈,常鬻画取些财帛,依旧得活。
一夜月明,有美少年叩门求,名鹤竹,自云乃崇阳人,久闻薛有才学,画亦佳,故冒昧前来。薛初诧异,见其眉目如画,朗朗如玉山修竹,意稍动。便迎入内室,相对而坐,一时言笑俱欢。
时房内挂一画,淡墨抹成好风光:峰笋林立,碧泉绕石而过;又崖上老树一株,枝叶覆荫,栩栩如生;荫下二三书生临桌对酌,发略动,若有清风拂面。鹤竹见之,欣欣然而有喜色,指点赞叹曰:“此画甚好!”闻言亦笑,薛谓之曰:“过誉,过誉。吾画技拙劣,不足道也。”
鹤竹摇首不语,良久,乃对薛道:“吾欲求汝作一画,可否?”
薛异之,问曰:“要画何物?”
“吾有一小宅,颇为幽僻,园有花竹水石秀美,望汝同往。”鹤竹改容拱手,固恳不已。
然薛低眉,视己跛足难行山路,欲决未决。鹤竹亦知其踌躇,笑语之曰:“无妨,吾家资颇富,恐汝不喜铜臭,故今夜孤身来寻。若汝允诺,明日以轿迎之。至于衣食留宿,亦不必忧。”
薛慨叹道:“多蒙见爱,吾当承美意。”遂允。
鹤竹大喜而去,翌日果携左右仆十余,各乘轿上崇阳山。时骤雨初歇,山色空蒙,薛甚畅然,口吟一绝云:“山高石叠路百转,幸汝相伴共赏奇。”久之,出茂林,至鹤竹居所,果邸宅严丽,中有竹石花池之胜。同下轿入内,薛步履缓慢,则鹤竹急去搀扶,绝不假手家仆。薛虽愧,然感其满腔心诚,不觉交好之意愈浓。
少住数日,薛研墨铺纸,欲临竹而画。鹤竹亦站于旁,蹙眉视之,既而舒展,只目光移至作画人,园中景胜难入其眼底。初不察,后渐有所感,薛不敢言,垂首强作镇定,唯耳垂染红潮,如山果熟焉。不觉笔下墨点,晕而杂乱。
鹤竹见之愈喜,不加点破,暗忖道:“欲成好事,需多加用心。”便呵护备至,寻闲暇,常与薛饮醉相谈,稍事撩拨,唯动其念。久之,薛亦生倾慕,然顾彼此男身,己足又跛,怎敢作此妄想?遂闭口不言,时时正容。
及月余,画仍未成,盖薛心绪难平,神魄迷荡。一日独坐园中,见鹤竹面带喜色,至身侧,则若有不胜羞赧之意,云:“先前吾得觅知心人,彼喜竹也,故吾欲改栽一株,汝可暂歇。”言毕而去。薛大惊,既而往内室,闭户涕泣不止。
“不可,不可!吾友能寻一好女子成婚,乃大喜之事,宜以画贺之,岂能作如此情态。”遂拭泪整容,提笔作鸳鸯交颈,浮毛池上,相偎相依。始终心下酸楚,又念己跛足,孤老半生,不觉泪落沾襟,唯恐将纸湿破。
后旬日,鹤竹不归,留薛一人望山石长叹。然园中新栽一竹,盖昔时鹤竹所言,为其未婚妻自山外苦寻来。夜半月圆,薛闲步廊下,百无聊赖,便近而视之。则此竹异于同类,上有斑斑如鹤影,秀美如许。
“竹上鹤影,非鹤竹也?”脱口而出,更觉己痴迷,唯自嘲尔。
忽闻浅笑声,似自疏竹间来,却若临耳畔。薛惧而退之数步外,问曰:“何人在此装鬼?”便见那竹熠熠生光,旋而化人,乃鹤竹也。地上余一小截,变作足骨,断口无血渍,唯清香愈烈。鹤竹拾之入怀,笑曰:“吾为汝种骨,今大成。”盖以薛相伴而得染其气息,又断己身,孕成白骨生肉。
薛恍惚惊疑,久闻竹骨清香,不觉四肢酸软。遂被其拥入房内,卧于榻,见鹤竹轻解己下衣,以白骨覆跛足上,渐成一体,蔓生血肉。半饷,跛足不跛,仿佛再生。方得力气,欲起身问之缘故,然鹤竹一笑,驰衣登榻,揽薛腰低语:“为汝甘断原身,修成竹骨,盼汝怜吾爱慕久矣,共枕席乐。”便抱持不释,抚颊交吻。
薛觉彼此皮肉紧贴,一时羞容腼腆,低眉问道:“汝果真竹成妖耶?何故至此?”鹤竹遍摩其身,更动念不止,谓之曰:“吾得汝一画,觉当中颇有意韵,故临门,欲与汝交好。后渐生情,知汝为跛足所忧,故以言激之。见汝亦有心,方化原身于园中吸日光月华,间杂汝身气息,后断一截成骨。”言讫,倾身而入。
遂留于此,终日作夫妻事。虽觉疲累,薛亦心喜,唯画竹久不能成,而羞被执手,作一二彼此春宫。又见足不再跛,尝与鹤竹行崇阳中,饱览山水。自是其每出入,鹤竹辄随于侧,眷恋之情日笃。
偶归薛家庄西,旁人视之,皆以为奇。
第14章(十四)白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