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刮到南,
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配图是一只孤独的燕子,有着漆黑的尾羽,好似一把锋利的剪刀。
---------------------
PS,特殊设定,文中所有文字形式出现的对话都是单引号,语音形式出现的对话都是双引号。
第二章
转眼开学已经将近一周了,九月初的N城,秋老虎气势汹汹,气温似乎有节节攀升的势头。
尤其是最近几天,天气预报里的雨已经下了好几天了,可实际上天空中的雨云还在慢悠悠的集结,灼热的空气也因为湿度的增加而更加难奈。
不能再去食堂吃饭了,衣衫湿透、满头大汗的柯窠在空调出风口揪着领口吹风边想到。
前几天一直担心学校周边的好些小饭店因为假期关门,刚刚开店,怕卫生还没搞好,吃了不干净,现在都快一周过去了,估计再懒的饭店也把锅碗瓢盆都涮过一遍了。
外卖外卖!明天再也不要出去受这个罪了!
柯窠一边吹着冷气,一边慢慢的转着眼珠子想明天的菜单。视线无意间扫过桌上的软皮小本,柯窠又想起了那个叫燕归的学生。
在上次燕归来咨询过休学的事情以后,柯窠联系了物理系几个教主要课程的老师,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课上有过这样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学生。
柯窠随后又问起燕归的成绩,老教授们都说,虽然没有具体印象,但是也可以间接说明,他应该是属于成绩不是特别优秀,却也没有挂过科的那种学生。
柯窠心道,果然,读了两年以后才提出休学,语言障碍并不是导致燕归休学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经济的原因,学校倒是可以帮忙想一些办法,只是从那天以后燕归一次也没有联系过他,也没有再次提出休学申请,柯窠就算想帮他,也无从下手。
而且平心而论,即使燕归身体上的缺憾让柯窠起了帮助他的心思,可是柯窠也并没有同情心泛滥,他只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且柯窠真心的希望,燕归没有再次出现,是因为他的事情已经真正解决了。
----------------
周五这天基本上是国际公认的本地大学生返乡日。
燕归的老家在N城下面的一个小县城,所以每到周五,丁一就会来学校找他,有时候是一起回家,有时候就单纯的找点借口,带燕归出去改善一下伙食。
丁一是燕归老家的邻居,两家挨着在一起住了好些年。但是燕归真正和他们一家熟起来,还是在他父亲出事以后。
当时燕归父亲骤然去世,在周边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时之间,茶余饭后,树荫下、牌桌上谈论的全都是这件事情,每每说到燕归,都是一声叹息。
丁家夫妇眼看他一个未成年人,举目无亲的实在可怜,不仅帮他张罗了简单的葬礼,从那以后还经常在生活上照顾燕归。
在听说他考上了N大之后,丁家夫妇久试不中的儿子丁一,直接放弃了重考,在新生开学那天跟燕归一起坐车去了N城,瞒着父母开始找工作。
一开始被丁父丁母发现了也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后来二老发现发现丁一这孩子读书不太行,赚钱却还是一把好手,也就任他自己去闯了。
丁一那段时间为了赚钱,只要不违法,什么都做过,最近又改行做了平台签约外卖骑手,据说顺风顺水,业绩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小一万。
丁一谨记父母的叮嘱,自己有钱以后也不忘照拂一下燕归,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燕归还是不大能够坦然接受他们一家的好意,丁一还是三不五时的寻摸各种机会来N大找他。
两个人这天的晚饭约了N大南门一家小炒店。
关于这家店非常奇特的一点是,坊间评价两极分化的厉害,喜欢的人特别喜欢,讨厌的人也是极其讨厌,但是因为平价,再加上地理位置绝佳,这家店周五晚上常常要排队等座。
燕归这天整个下午都没课,便早早的过来占位。
在等待丁一的时间里,燕归认真思考了自己作为一个外卖员的可能性。
他对这个职业了解不多,但是思来想去,外卖应该也就是跑跑腿,而且工作时间应该也挺灵活,大概是比较适合他的一种赚钱方式。
五点刚过一刻,送餐准时率高达99.35%的外卖小哥丁一准时出现在了小炒店门口。燕归比了个手势算打招呼,等他入座,又把菜单放在他手边示意他点单。
“最近怎么样?”
丁一先抬头问了燕归一句,又微举起菜单,一边飞快的勾菜名,一边用眼睛的余光注意燕归的手势——因为多少已经认识燕归几年了,所以简单的手势丁一还是可以理解的。
“学习不太忙,所以我想空余时间赚点钱。”燕归比划道。
丁一放下菜单,做出思考的样子,好像在努力理解燕归的手势,其实一颗七巧玲珑心早已百转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