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第三节课,自习,老班薛弘端坐讲台之上,镇压着因为放学在即而愈显躁动的气氛。最后几分钟,后排隐约传来同学倒计时的声音,苏远已经看到老班扫过去的眼神了。
“还剩最后两分钟了!”
“你的表快了,明明是三分钟!”
“对,我的也是三分钟。”
“好,三分钟就三分钟,我来调一下时间。”
“各位注意了,还剩最后一分钟!”
“最后三十秒!”
老班薛弘重重咳了一声,惊得同学们立时安静如鸡,然后背着手慢悠悠地走出教室。
“最后十秒……三,二,一!”
‘叮——铃’苏远随着人流挤出了教室挤出了校门,阳光,微风,如梭的人群,这一切都正好!
☆、第四章
开往出云镇的车半小时一趟,苏远和张广润顺路结伴同行。
公交车站牌旁边正好有一棵梧桐树,长得枝繁叶茂,苏远拉着张广润挤进树荫下等车,这个点儿市里的初中、小学都放学了,人还挺多。
红色漆皮的公交车慢慢驶过来,正前方的车窗夹着‘青兰市——出云镇’的牌子,正是两人要坐的车。张广润的家就在出云镇上,苏远的家在杨村,下了车还要步行两里路才能到家。
还没等公交车停稳就有人往车上蹿,眼见空位越来越少,苏远拉着张广润奋力地往车上挤,万幸抢到了两个座位。
苏远擦擦头上的汗:“润润,你该减肥了,公交车都不好挤。”张广润同学不以为意,“那什么,比我胖的大有人在,每次回家我奶都说乖孙又瘦了,然后变着法地给我做好吃的。”
苏远:希望未来的你也能保持这个想法=_=
车厢已经塞满了人,空气都变得稀薄,售票员手忙脚乱地拉着车门:“不要再上了!已经满了!你们等下一辆!”
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开了,出了市区,沿途每到一个村镇都会有人下车,等到了终点站出云镇,车内的乘客只剩下零星几个了。
两人下车就分开了,苏远还要到出云镇一中接弟弟苏信,然后兄弟俩一起回家。
苏信念初一,比苏远小四岁今年11,相比安静少言的苏远弟弟苏信就调皮捣蛋多了。一中很偏僻,学校围墙后面就是大片的农田,苏远到一中时大门都锁了,苏信就倚着墙等哥哥,手里的书包一甩一甩。
“苏信走了,跟哥回家!”前世工作的八年都没有见过家人,看着近在眼前的弟弟苏远忍不住一把拥在了怀里,胳膊也越收越紧。
“哥你今天好肉麻啊!虽然我平时总黏着你,但这让别人看见了我会不好意思的!”
苏远噗嗤笑了出来:“你还会不好意思?那以后别黏着我了!”说着松开手往回走。
苏信背好书包赶上:“哥——等等我啊!”
出了小镇兄弟俩沿着新修的公路,到杨村时太阳都快落山了。
苏家的水泥平房紧临公路,暗红的大门漆都掉了大半,父亲苏建军蹲在门口吧嗒着烟袋,显然在等兄弟俩。
看着熟悉的家,苏远的眼睛酸涩,前世的种种辛苦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苏建军反手磕干净烟灰,接过兄弟两个沉甸甸的书包:“可回来了,饭已经好了赶紧洗手吃饭。”
苏信率先跑进家门:“妈——我们回来了你在哪!”
苏远就看见灶屋的门开了,母亲杨秀丽手里掂着炒菜铲子迎了出来:“二宝在这儿呢,还有大宝你们俩过来端饭,建军去把桌椅摆好。”
家里三个男人都很听指挥。
苏家人没有在饭桌上说话的习惯,快速地吃完饭后才是‘家庭会议’的时间。
苏父端着茶杯呷了一口:“前些天儿村里开会了,说是打算搞个农业合作社种葡萄,说的是挺像那么回事。还让大家伙好好合计合计,回头谁要是愿意一起干就去村委报个名。咱们这地儿往上几辈子都紧着裤腰带侍弄庄稼,从没见过谁家靠种葡萄发了财。”
葡萄?合作社?苏远心里一动,前世的这一年村里的确是有这回事,但是没人报名都说不靠谱没赚头就没办起来。但苏远记得隔壁村倒是办起了葡萄种植合作社,到了第二年都说赚了,还有几户新盖了二层小楼!杨村里人包括父亲说起这事儿都是一个字,悔呀……
看来当务之急还是要说服父亲加入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