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施礼后入座,南宫询看着安子期率先说“可是晋王让安将军来找老夫”
“没错,宫主明鉴”安子期看着他开口说“王爷希望宫主能说通梁安郡守,让晋王军能借道梁安,直抵金田”
晋王虽拥大将军之名,但是因为南宫香一事,擅自出兵,恐惹非议,而且金田非一般郡县,一切由金田刺史做主,无天子诏命,任何人不得置喙。
“此事老夫无能为力”
“宫主··”安子期脸色一变。
“安将军莫急”南宫询看着他,接着说“梁安郡守公孙治并不难说通,但是梁安郡众位守将却非公孙治可以说通的,之前王将军使人前来公孙治不敢见,也在于此”
大雍制郡守无权直接调令众城将领。
“那该如何,王爷大军已经起拔”安子期皱眉,没想到梁安郡事情如此复杂。
“安将军,在下有檄文一封,请你带给晋王,并言天神宫必鼎力相助”南宫询将锦书交给他“王爷会知道该如何做的”
“此文可打开晋梁郡众城”安子期捏着锦书问。
“不能,但能打开民心”南宫询坐在旁边,成竹在胸的笑了一声。
安子期看着他片刻,拱手告辞,再次骑马飞驰而回。
军营
秦宇听说安子期回来立刻召他前来,大军行至梁安边境便停下,就是因为没有安子期的消息。
“子期,如何?”
“王爷,南宫询说此事他不能促成”安子期拱手回答,面有羞愧。
不能!秦宇心里一惊,脸色阴沉一分“他如何说的?”这南宫询莫非真的也因为赵王的动作,对晋国失去信心了?
“南宫询说有檄文一封,并言天神宫可鼎立相助”安子期说着将锦书献给晋王。
接过锦书,秦宇展开一看,顿时眉头舒展。啪!他拍了一下桌案,看着安子期说“将此檄文遍传天下”
“王爷,此文可破城?”
“南宫询一文可敌雄师百万”秦宇一时间有些敬佩这位南宫宫主“他送本王一个名正言顺”
三日后,梁安各县皆传此文
:先帝骤崩,伪帝篡位,使陛下悬于九鼎之外,臣宵旰利胆思谋归天下于正统,赖天护佑陛下,臣得以建此功业,以为至此则天下太平矣。
吴王久不朝拜,陛下仁厚不忍苛责,赵王失礼于金庭,陛下亦一笑置之,然陛下之宽仁未能使兄长蒙恩,反变本加厉藐视圣恩。
今岁六月,赵王以私欲出兵胶州,名为王妃实则圈地自占,吴王假称伐不轨,占静州,兵锋不至赵而逼天顺关,京师门户。
臣闻此讯,于大梁痛心疾首,一为陛下宝器玷污,臣无能为力,二为兄弟不睦,先帝在天之灵无以瞑目。
微臣数月过宗祠而不敢入,恐英灵责问,臣无以为答。
金田骤失,臣自大梁疾驰,然天子有命,臣于拜州边界逡巡而不敢进,谨待陛下圣意。当此之时,本该上下同心,驱南夷于边外,然赵闻之欲占平阳,吴戈犹指颍州,臣乍闻几不敢信。
金田败报连连,疑有细作里应外合,窥伺江山,臣心急如焚,恐陛下不知落于人后,又恐太后听闻日夜忧心。
军营更鼓,臣忆陛下册臣大将军之时,言犹在耳:大将军者,国家危难之际,率王师征讨,安天下民心。
如今外有金田之难,明月长驱直入,内有吴赵僭越,竞相争利,内忧外患,实乃国之大难,臣德虽不配,然不敢不从陛下之言。
遂于拜州,北面遥拜吾皇,决心出兵金田。今以大将军之名借道梁安郡,待臣夺回金田,长驱宵小,归朱玉于陛下,臣自当在大梁待罪,静候陛下责问。
南宫询的檄文极快的传遍了梁安郡,并迅速向关中各地扩散,用不了多久全天下人都会看见这篇檄文。
梁安郡官道,黑甲长戈连成一线,旌旗飘扬,旌旗皆书大将军,未见晋国军之言。
“王爷才思微臣敬佩”赵志平端着一封檄文,他刚刚赶来。
“本王可没有这个文采”秦宇笑笑摆手说“这是南宫询写的”
南宫询!赵志平脸色微变,心里也很敬佩南宫询的远见。此文言辞恳切,正中天下士子民心,从吴国赵国不遵令僭越后,其实关中人心惶惶,不知如何自处,南宫询的檄文正好可以安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