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兄?你在听吗?林兄!!”
听见有人叫他,林彻恍然回神,发现那小厮不知何时已经退了下去。
身边的朋友纷纷落座,一脸担忧:“你今天是怎么了?春波姑娘的曲子也不去听,偏偏一个人在这儿呆坐着……啊呀,你这杯子怎么还碎了?”
话音一落,立马有人过来收拾了残片。
林彻将窗子关了一半,摇头:“没事……”
“什么没事?你今天整个人都不对劲儿。”
“该不会是为了今年的秋闱?”
“还早着呢,再说你天资聪慧,又一向勤勉,不必担忧!”
林彻将岑允的事暂时压在心底,取了新酒杯,边喝边跟着附和了两句。
刚才提起了秋闱,在坐的都是江宁的官宦及世家公子,大家围坐一堂,纷纷聊起了年初进京拜师的事。
“我父亲安排了我下月进京,说是要引荐我做张燮大人的学生。”
“张大人是周孝云的学生吧?周孝云可是这几年的主考官啊,文瑜,你这次可得下苦功夫了。”
“文瑜,说句你不爱听的……说是学生,但我听说这张大人混得好像不怎么地,你再劝劝你父亲,别押错了宝。”
“现在哪有我们挑的份儿?够得上的本就没几个,老实说,在座的各位,也就只有林兄的父亲——知府大人能在京中有几分脸面了。”
“周孝云乃当代大儒,虽说如今已经不收学生了,但他老人家曾教过的学生,少说也有好几千了……如今这朝堂上有哪几个没受过他教诲的?学生们鱼龙混杂,还真不好说哪位大人靠谱。”
“我这不是劝过了吗?奈何我父亲一根筋,说我不去就打断我的腿,还要把我小妾送回老家改嫁。”
雅座内一片哄笑。
有人放下酒杯,折扇一打,玩笑着问:“诸位,若是让大家在周孝云的弟子中选一位拜为老师,大家会选谁?”
这个问题倒是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如今朝纲稳固,海晏河清,朝堂里不缺好官。
在座的公子少爷们都是自幼读书,再加上都是官宦人家出身,书里和朝堂的学问都知道的不少。一问到想拜谁为师,纷纷把自己敬仰的官员们搬出来,各自评说。
有人夸许,就有人质疑,有质疑就有辩驳。
大家又都是年轻气盛,辩着辩着有人就站了起来。
其中年龄最长的赵擎看着场面就要控制不住,连忙转移话题,将目光落在林彻身上:“诶,轮了一圈,我发现林彻还没说呢。”
心不在焉的林彻忽然抬头。
面对一桌人的注目礼和赵大哥求救的眼神,他垂眸思考了片刻:“要我选……我会选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