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公台下面的那块木板底下,你……你用手轻按三下,木板就会自动弹出。」
真由美听完就立刻转身出房,只是一会儿,她手上拿着一本红皮帐本再次回到他的身前。
「说出那些暗语。」
三口村山也没有废话,他忍着痛楚将暗语的解读方法告诉了真由美,而真由美听得很仔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他也一一解答,最后完全明白了,真由美才合上帐本。
「该说的说完了,给……给我一个痛快吧,能与你这种极品美人共渡良宵也不枉之生了。咳咳……」最亲近的人都死了,他生无可恋,而且他身体已经枯褐,很快不久于人世,他不想再受折磨,对于他来说痛快的死是一种尊严。
「好,我承全你。」说完,真由美再次举起锋利的匕首,接着往他的颈部划去。
「孙儿们,爷爷来见你们了。」三口村山脸上终于露出解脱般的笑意。
……
三口村山的灭门惨案在日之国引起掀然大波,毕竟堂堂日之国最大的黑社会组织的龙头老大,手下掌控着过百万成员,虽然内部想低调处理,但最后还是遮掩不住消息。人们纷纷猜测到底是哪一方的势力所为,当然内部也有少数的几个知情者,但都被严厉的警告下闭嘴。于是,三口村山的死忠们带着手下满世界的寻找杀人凶手,他们将怒火发泄在敌对的势力上,他们上街游行示威,叫嚣着要严惩凶手,要以牙还牙,他们向政府施加压力的同时,也将攻击的目标定在所有大大小小的敌对帮派。于是,那些帮派就悲催了,他们有的只是小到在社会上收收保护费,欺负一下平民的小帮派。有的是跟三口组一样走私贩毒,甚至贩卖军火的大帮派。在攻击了几日后,每天都有帮派被灭,三口组的攻击无分日夜,在他们地盘的大街小巷上经常见到一群手持刀具武器的大汉追着另外一群男男女女追杀,不时伤到无辜平民,搞得原本治安良好的日之国鸡飞狗走,警察厅的报警电话响个不停,已经严重平民的正常生活。在警察高层跟三口组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警方终于忍无可忍,在得到受权下,他们出动大量的警力荷枪实弹上街巡逻,甚至委托军方派出军队协助,对闹事者拘留,对反抗者则就地格杀,就在政府的高压下和杀了几个剌头之后,三口组才认识到政府这一次是认真的,别管平时警匪一家亲,在大事大非的面前,国家的暴力机器只有弹压的一途,三口组终于淹旗息鼓,报复的行动从明处转向暗处。
社会的秩序恢复正常了,但三口组内部的各方势力却开始潜流涌动,龙无头不行,各方势力却紧盯着三口组的龙头座椅。座椅只有一把,怎样才能坐上去呢?于是各大势力争相拉拢那些争夺无望的小山头或中立派,以扩大自身的话语权。但就在各方自认为有足够实力登上宝座时,在内部的投票当天,跑出的竟然是最不被看好的三口宝树,让各大势力一启遍哗然。话说这个三口宝树只是三口村山远房的一支,四十来岁,为人比较软弱,也没有立过什么功劳,但奇怪的是组内元老大多都支持他,没有支持的都基本弃权,所以三口宝树就这样诡异的当选了三口组最新一任的组长。至于为何结果是这样,这里先按下不表,毕竟三口组的故事不是重点。
三口组的动乱被平息,民众的生活也恢复正常,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柴米油盐才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而三口组的故事就当作茶余饭后的花边新闻之一,很快就被股市楼市的热潮所代替。
而关于将军和三口组私下交易的帐本落在首相麻田晃的手上,当他正想利用帐本和手头上的证据向他的军方势力发难时,日之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最近一二周里,股市上出现了数量不少卖盘,而大多数的卖盘都集中在一些外资的基金和风投,当然也有些散户。这种现像在砖家的口中只是正常的获利回吐,他们看好后市能击穿四万点的天花板,事实也是如此,数量巨大的散户带着狂热的心态进入股市,将日经这个堆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进一步推高,而无论外围还是国内的汇市,那些攻击性极强的基金收购日币的步伐还在加快,已经大大超出政府所能控制的红线。在他们为日经击穿四万点而弹冠相庆时,恐怖的金融风暴正在形成,谁能在这场风暴中脱生即可永生。
金融厅和央行高层日以继夜的商讨应对的办法,但商量来商量去都找不到好的办法。提高利率吧,又担心国际游资和热钱滞留在日之国,会加速经济的恶化。调低利率吗?但之前维持的超低贴现率让市场上充斥着海量的廉价的资金,廉价资金又会再次进入股市和楼市。当他们为这些流窜资金头痛得进退两难时,发现国内有数十家商业银行和所事房贷公司出现呆坏帐超高以及资金不足时,在9月15日,星期三,中央银行果断的宣布成立调查组调查以下这些银行及房赁公司的财务状况。
央行的这一决定让那些投机基金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他们把攻击的时间从9月20日提前到9月16日。于是他们将剩余的股票疯狂的抛售,套利得来的资金购进日币,及借进短期的日币和之前用米元收购的日币,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大量的沽售日币,换进米元,从而引起外围散户恐慌。,日之国的外汇市场立刻云海翻波。直至9月30日止,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最低跌至1米元兑150日币。
而投机基金这一疯狂的行为终于让日经指数的泡沫破裂,巨大的恐慌性抛售在散户中形成羊群效应,他们对着一片绿色的数字不知所措,只能随大流的纷纷抛售手上的股票,之前还发着不劳而获的美梦,但现在只能祈求有人收购他们手上的纸片,但能如愿吗?每日的股市交投淡静,根本没有人愿意接手,而日经指数则不出意料的出现断崖式插水,从四万一千点在短短十几天里直插进三万二千点,而且跌幅还在不断扩大,股市上一遍哀啕。股市的暴跌同样影响着楼市,热资的抽离让过热的楼市再也见不到火热的交易情况,冷冷清清的开始折价销售,而手握大量卖盘的民众想死的心都有,因为他们的资金大多都是通过银行或高利贷短期高息拆借来炒楼的,现在卖又卖不出去,拿在手上又烫手,而利息和本金都要还的,结果是要不跳楼一了百了,要不就是跑路从此隐姓埋名。
国际投机商的手段只有这些吗?不,他们的计划从来都是一环扣一环,每一次的攻击都是对方的要害之处,他们在日之国还埋伏了一个核弹,就是德意志的wk投资公司。之前wk投资公司私募资金的计划进行的相当成功,包括日之国银行在内地全部二百多家商业银行给wk投资公司发放了贷款。总额度超过了一万亿米元。这笔巨额资金突然在紧凑的资金链上被抽出来,日之国金融市场必定会变的极为空虚。而事实上,wk投资公司拆借的过万亿米元资金被他们背后的势力秘密的转移掉了,而它也金融风暴时适时的对外宣布,因出现重大的投资策略错误,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目前的财务状况已经资不抵债,决定进入破产清算。
wk投资公司的ceo这一宣布,终于在金融界引起滔天巨浪,因为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和财务机构都向它贷出巨额的款项,所以wk投资公司已经深深的陷入日之国的金融链条当中,当它出现脱节时,加上金融风暴的到来,民众的恐慌性达到极点,它的破坏力成几何级数般增加,现在的形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银行业界终于感觉到大难临头。
wk投资公司的突然倒闭让借贷方措手不及,当他们借出大量的款项时,同样他们要面对资金的不足,这让民众对他们产生信任危机,担心自已的存款会被吞食。于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民众纷纷走去各大银行,去提取自已的存款。面对民众的挤兑,让他们原本资金紧张的状况雪上加霜。于是他们纷纷向各大型银行和财团求救。但自身难保的财团和大型银行哪有余力去拯救他们。最后只能求到央行大哥了,但央行大哥同样焦头硬额,但小弟们的生死关系到政府的信用,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天下大乱。
就在央行大哥准备挤出一部份钱出来救小弟同时,外汇市场却节节败退,他们立刻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动用外汇储备800亿米元外汇买人日币,并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中央银行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日币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落波幅,竭力对抗投机商。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投机商的交易成本骤增,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投机商暂时退却,日币汇率算是暂时性的保住了。
稍稍喘了口气的日之国央行,哪里吞得下这口恶气,他们一面向德意志提出严正交涉及抗议,要德意志政府为wk投资公司所犯下的错误买单。你们没有听错,是抗议,因为央行也知道wk投资公司的性质,虽然它是德意志银行名下的公司,但当初在日之国注册时并不是以银行名义,而是以金融投资公司的身份卷入银行的业务当中,所以无论是日央行和德意志央行都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这个哑巴亏不吃也得吃,只能循例恶心一下对方。而,德意志银行也不是傻瓜,它才不想背负这个千夫所指的骂名,所以在抗议无效的情况下耐着性子和日之国中央银行打起了太极拳。该做的日央行都做了,在数量不少的小型商业之国,日央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救。因国际投机商对日之国金融体系进行恶意攻击,让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不安的情绪,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行长于同年10月11号在日之国京东市举行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细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承诺分担为日国提供总共超过一千亿米元的融资款计划,以打击国际投机商嚣张气炎。而日之国也为此付出同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附带苛刻条件的备用贷款计划及一揽子措施。
10月12号,日央行央长在新闻发布会里狠狠的批评了那些不法的投机商的同时,也暗示国内的某些利益集团及组织参与了这次做空日之国股市和汇市的行动,并且希望他们尽快收手,不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他也希望国民能够给予政府支持及信心,政府会平安渡过这次金融危机。
国际投机商真的会因为日之国一系列的措施而收手吗?不,他们的招数很简单,就是筹集资金,再次狠抛日币的同时,并对日之国的其它金融领域进行无差别的攻击。
为何国际投机商如此丧心病狂对一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主权国家进行金融领域攻击?而处于暴风眼中的日之国政府又如何应对,答案很快揭晓。
***********************************
作者ps:银行为什么会被推倒,道理只有一个,银行是靠信心来维系的,但是,要维护公众的信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时候,一些极其偶然地事,也会造成对银行的致命打击,而文中的商业银行就是因为资金流断裂,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造成一系列的人为践踏,结果就是银行倒闭。事例很多,如二十年代的米国经济大萧条和近年的雷曼兄弟及次贷危机,都造成民众对银行的信任危机,从而大面积的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