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_三少爷的剑_奇书网
返回

三少爷的剑

首页
分卷阅读18(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石猴儿也连忙说道:“是我们偷了东西,被捉住了,被那些人一通好打。他们自个儿输了,往我们身上撒气。唉,都是大家子弟,吃点他们剩饭剩菜,又怎么了?忒不讲理,张口便叫我们小混蛋,小讨饭的。将我们从楼上踢下来。”

喻余青笑道:“这一次你们干脆随我从正门大摇大摆地进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石猴儿连忙摆手道:“公子爷进去是做正事的,若是他们看到我俩,羼杂不清,那可误事。我带公子爷上去以后,再和玉儿偷偷绕去后山,暗中帮公子爷看护。”

喻余青听出他遮掩的意味,但眼下王家的事迫在眉睫,他也不认为两个小儿能帮上什么忙,便道:“那儿说不定有什么危险,你们送我到跟前,便自己回城里去罢。”

那两个小的相互看看,石猴儿正要开口答应,玉儿突然说道:“那这枚玉你不要了么?”说着还伸手护住头上那小小一块。喻余青失笑,这会儿要是还强从女孩儿身上拿来,诸多不美,虽然是王樵送他的,但王樵送他的东西也多了去了,要在老家时,单算玉石的发扣发筒他都戴不过来,更莫说各种环佩琅珰,腰带靴履。便开口说道:“你便戴着罢,什么时候戴腻了,配你衣服不衬了,或者你猴儿哥哥给你买新的了,再还我不迟。”

石猴儿大为感激,他脑筋不坏,这枚玉看上去并不像价值连城那种,但喻余青愿意拿其他所有的金银来换,可见对他的价值,这会儿说给他也就给了,那是心地极为坦荡的人,并且没有半点看他们不起的意思。他深深一躬道:“还请问公子大名!将来石猴和玉儿也好寻你,待我们长大了,必定还报恩情。”

喻余青笑道:“这有什么恩情了?我问你们买个消息,所以付了银钱。后来路上作伴,就做了朋友。我叫做喻余青,长不了你们几岁,也是给人家家里做下人的,不是什么公子爷。如果你们看得上,叫我一声青哥儿也就得了。”

他们赶了一夜山路,眼前渐渐晨光熹微,泛红的边儿在山脊的轮廓上露出一道角。临安城边的山不高,但绵延山路,九曲十八折,一会儿下谷,一会儿上峰,若非是熟悉的人,进了怕不容易出来。这会儿将将转过隘口,便见着一栋极其华美的楼阁,依山之势,歇在层云之上。太阳微微透出的霞光从山后照来,勾出一个雄浑开阔的飞檐廓影,仿佛天上楼阁。

喻余青回头对两个孩子道:“好了,知道地方,接下来我一个人走了!石猴儿,你可要照看好妹妹,这山里路险,仔细被狼吃了。”松开了他俩的手,朗然一笑。阳光在他脸颊勾勒出一道亮白的细线,梳长眼睫往下一抿,弯得便似初晨天空里尚未落下的新月。他身形甫动,施展的正是王家独有的轻身功夫芙蓉颭,一阵惊风似的向前掠去,倏然便不见了。

过了一会,石猴儿才道:“青哥儿功夫果然很好。我们要练到这一层,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唉,玉儿,你要不是有时候疯疯傻傻,想必也很快的。我就要差得多了。”

玉儿却直了双眼,道:“要怎样才能那样?”她在地上来回地跑跳,“这样?不对,那也不对。”跑累了坐下来说,“石头,这个人好好,又漂亮。我不是玉儿,他才是玉儿,玉做的人儿。难怪人要给他送玉,我却得偷来。”

石猴儿拉住她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疯女儿却站起来道:“走,我们从后山绕去。我还要再看看,再多看看……要怎样才能那样?”她脑袋一时清醒,一时糊涂,所以从来想到什么便做什么,当即拔足飞奔。

石猴儿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着,问道:“‘那样’是哪样啊?”玉儿心智不全,形容不出,只是扭头歪颈,挤眉弄眼,动作古怪。石猴儿笑道:“怎么,你也想像青哥儿那样好看?”玉儿点点头,又歪头细想,一拍手道:“有了。”奔出数步,一个回旋跃起,竟看上去有八九分像芙蓉颭的功夫。她不过是刚才将将看了那么一眼,这会儿便能学得有八分模样,真可谓是天生根骨。石猴儿道:“玉儿你不用心急,待你长大了比他更好看些。女子总是比男子更好看的。”玉儿却道:“我不要叫玉儿!你也管我……管我叫玉哥儿!”石猴儿急道:“不是这样像!你是个小囡,怎么能叫哥?那多么难听?”玉儿嬉笑道:“我觉得青哥儿名字好听,每个字都好听!”她跳跃着跑在前头,石猴儿气喘吁吁地追,却也没有落后。两个孩子一路打闹,身形灵动,似猿似雀,在漫山林叶碎影之间时隐时现。

第十三章柔弱胜刚强

王樵睡了一个饱觉,醒来天光大放,好不惬意。他本还装模作样,半半拉拉地起来,就怕王仪又候在门边,两道媚眼看得他身上起疹子。但这会儿却换了人服侍,几个文文秀秀的婢子没有多话,眼神也不敢往他这边乜斜。他问:“我该上哪儿拜见老前辈?”他心里头不爽利,连世伯翁也懒得叫了。

服侍的人恭敬地回道:“老太爷吩咐了,三少爷若是想起什么事要禀,小的们便引着去;若是三少爷没有事,便不必应这些俗礼了,请随处逛逛。”

王樵乐得清爽,虽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但心想你想要我说的我当真什么也不知道,你便是提剑把我头砍下来,我也没法变得知道啊,因此乐得省去那些繁文缛节,着人服侍换了干爽衣服,这几日里终于打扮得有些人样,松垮垮在脑袋后束了髻,问那些下人:“你们这儿又有什么好玩?”他脚上伤口未愈,虽然能走动,却仍然有些不得劲。

那些下人回道:“此处山水秀丽,楼阁凌空,要是少爷想要凭望风景,当真一绝。但若少爷想看热闹,眼下族里家上凡习武的年轻人全在前头阁楼比试武艺,正是十二登楼的赛会,也是十分好看的。”

王樵虽然拳不能打脚不能踢,但十二登楼闻名已久,还是想要看看,他推门出去,那些人也不跟着,倒仿佛对他十分放心,也不担心他遁走。出了门,王樵方才哑然失笑:但见回廊外头百丈深渊,廊亭的外侧的地板半截都是悬空凿进山里的,一脚踏上便发出轧轧声响,要是胆子小点,都不敢在上头跑跳。就凭他这点微末功夫,别说逃跑,就是看风景,他都不能走出这悬空廊以外的地方。楼阁依托峭壁之势,险险而立。王樵缓步走了一圈,到处所见广厦高阁,极为伟美。尽头处却陡然一空,出现一道立仞绝壁,就像山被天工凿屺,截面光滑如镜,寸草不生,显然连造这楼阁之人也无处立锥,因此这儿便没有步道。隔了数丈之外的另一端,一座悬空亭台,仿佛生长一般向这边探出飞檐,亭阁建得极为精巧,振翅欲飞,几欲跨过天堑。王樵看了心想,果然这里作为武林世家的处所最恰当不过,光这悬空亭这一关便是天堑,普通人要想过去,极为费力。也不知道最初这悬空楼阁是如何建成的。

但习武之人,只稍有些功底根骨,要越过这道天堑便不甚费力。王樵站在这儿片刻,但见往来的青衣仆婢,都能端着食盒饭盒,施展轻功,轻易越过此道;倒显得站在这儿束手束脚的三少爷格格不入了。

王樵倒也不心急,只是站着看了会风景。目之所及,一片葱茏,都应着一个青字。他不觉自己在龙潭虎穴之中,反而想到,不知道武当山上,可有这般清静处所?若等到此间事了,两人终究得分道扬镳,那时虽然不在身边,但若日日得观这莽莽青翠,便也好似有他长伴了。

正出神间,突然身后一声轻咳,转头一看,一名男子正站在他身后,身形伟岸,轩眉长立,气势敛然,举手投足间颇有大家风范。他年纪约比王樵虚长几岁,但形容气度那就并非同日而语了,此时一笑,道:“贤弟有心在这儿看风景,雅致盎然啊,但是打算过去呢,还是不打算?”

王樵这才明白自己约莫是挡了别人的路,心道这人也定是十二家中的人,便侧身笑道:“世兄见笑了,小弟不会武功,瞧着这种断崖也只能望亭兴叹,看看风景了。”

那人一愣,旋即大笑:“不会武功?那你如何到得这边的山庄?”又打量了一下王樵,“贤弟是哪一家的门人,先前怕是没有见到过。”

王樵坦然道:“小弟姓王,单名一个樵字。老实说,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来的。也许是有人背着我,那实在是厉害得紧了。”

那人笑道:“我姓薄,名字是上‘暮’下‘津’。贤弟是王家的人,我们十二家同系同宗,那也不分什么彼此了。贤弟要是想过去瞧瞧热闹,我便搭把手。”

饶是王樵对武林人士见识浅陋,却也知道十二家首席“钱塘浮浪”薄家的大名,这一路上来,喻余青也把十二家的事与他大概说知,其中绕不开的就是这位薄暮津——身为十二家中最年轻的家主,而薄家的声名又最为显赫,他如此年轻却与一群耄耋老人并列,显然会有人拿他吃劲。但他当真武功极为出众,有话说是十二家百年不世出的武学奇才。

虽然是声名赫赫的人物,但王樵性情散漫,公子爷做惯了,家里谁能拿他个老幺有办法,所以那些繁文缛节,懂倒是懂得,做起来却也嫌累。他这会儿也不与薄暮津客气,一拱手道:“如此有劳了。”

薄暮津便提了他后心,轻身一纵,带着王樵如履平地般跃至对面的亭廊之中,一个旋身这才悄然落下。王樵最烦的是轻功这个下地一转的卸力功夫,那些人滴溜溜转着,女娃娃们也都双眼滴溜溜看着,衣袂翻飞发丝舞动,果然是要道一声公子世无双,可是实际上总是很晕,尤其是不适合他这种顺道借荫的忝脸之徒。薄暮津把他放下,脸上也微微露出惊诧神色,他先前认为王樵至多不过是武功粗鄙,断不曾想十二家中真有丝毫不会武功的人。“老弟身在武林世家,如何能做到对武学一途没有丝毫染指?”

王樵笑道:“若但凡早课都睡过去,便能做到了。”

薄暮津也是大笑,道:“可惜睡过早晨,也逃不得晚上。”

王樵道:“那是因为世兄勤奋。若是你如小弟一般惫懒得宁愿挨板子也不想提剑,但凡说到口诀便要睡着,也不会有人逼你练功,浪费时间了。”

薄暮津引着他穿过回廊,往前厅走,一面道:“那贤弟来此,不是来钻营或是比较武艺的了?”

王樵虽然嘴上与他对答,心里此刻却是另一番计较。虽然这一路来,他与喻余青商议的全是如何仰仗庐陵王家的宗亲来替自家报仇,但他昨夜历经被劫试探猜忌和那位太爷明里暗里的授意之后,心里对自家这门宗亲已经不抱什么好感。然而人命关天,自身的挣扎在此间犹如蚍蜉,他终究是要借助这些人的力量,不然自家族上分布各地的郡堂上仍有子弟,说不定仍不免要遭那些邪教妖人的毒手。三少爷平日从来不管这些闲散事,家里除了王佑稷,要是有什么事也自然是老大出马。他还记得有一次老爹不在家,老二在风月场上闯了祸闹大了,大哥慌慌张张去收拾场子的模样。大哥不是经得住大事的人,过了会儿又回来,把自己从床上拎起来带着,说你二哥要给人打没气了,爹不在家,就我们俩,你得见他最后一面。

二哥倒的确快没气了,不是被人打的,而是被吓的;对方是个武林人,居然带了一伙兄弟来抢女人,拔出明晃晃的刀子就把王牧吓得软了,倒是两个女娘冲上去抱胳膊抱大腿,哭天抢地地叫着反正也不想活了。一场闹剧都搞不清楚究竟算谁戴了绿帽,老大去拿钱摆平了,气得嘴唇发抖;二哥则许天许地,叫老三万万不可把今日的事情说出去。他们仨瞒着老爹做平了这事,架着吓软了腿的老二往回走,老大冷着声音说着今后的规矩,又心疼自己的私房钱;老二打着马虎眼,三个人都暗自觉得好笑。

而如今呢,他知道大哥不在了,却也没有哀悼,总觉得哪儿不真切,好像那不过是一个笑话,就像当年大哥说你二哥快不行了一样,也许只是看错了,也许只是瞎操心。而二哥呢,他二哥是没脾性的人,也许早早就躲起来了,逃过这一劫。

但他心底明明知道,若是他不管,怕也没人去管了。

庐陵王家靠不住,他便只能指望另外的几家了,那么身为十二家之首的薄家,自然是接下来的第一选择。三少爷转头看了一眼身边这比他还高半头的青年,心道还成,看上去比那位老太爷要令人舒坦些。

但求人的话,他还真这辈子没说出口过。要是对着白发苍苍的长辈也就罢了,对这个年长不了自己几岁的平辈,三少爷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薄暮津自然不知道他心中这些弯绕,只是自顾自续道:“这十二登楼里,年轻人左右都是为了那东西来的。开口闭口都离不开登楼进境、武功较量,遇到个像贤弟这样放得下的,当真难得!”

王樵心中一奇,心想他作为十二登楼的家主之一,居然把登楼赛会的彩头满是嫌弃地说成“那东西”。他这趟来路上也没少受喻余青的补课,也知道十二登楼的赛会规矩,那是每五年间,十二家中便要办这么一场十二家族后生晚辈比武切磋的赛会,而集合十二家武学之大成的秘笈便在楼顶,若是能胜过每一层各家选拔出的守楼人,然后再在同辈较量间获胜,最终上到顶层,便能拿到那秘笈云云。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