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洵从刚刚起就一直陪着她们,没有离开过,听到那些言论也只是过耳云烟,让下人收了摊子,等到都回了府就缓慢的关上了顾府的大门。
如欣终于有机会可以和乙儿说话了,满肚子的话说都说不完,尤其是刚刚看到杏儿陪在乙儿的身边,还有些吃味了,以前可都是她陪着乙儿的呢!
离吃饭还有些时间,顾洵刚从宫里出来,还有些事要忙,尤其按照大周的规矩,春二月乙亥会举行科举的殿选,也就是今年十二号,离殿试的日子只有三日了。
陛下登基是第四年了,正好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可是对于新君来说无比重要的一件事。
整整准备了四年的时间,总算是等到了这一日。
当然这所谓的考生里面,混着多少重臣的得意门生就不知道了,但他们即将是周以世亲政之后亲自提拔重用的第一批人才。
到底要如何选如何用,就将是接下来最为关键的事情了,他也没有一刻是空闲的,还不等将乙儿送到院子,就有幕僚等在外面了。
看着如欣陪着乙儿进了院子,顾洵才收起温和的笑脸,沉着脸带着人直奔书房。
这些也是乙儿真正在顾府住下来才知道的,顾洵并不像他表面看着这么空闲,其实除了陪她的时间,整日的都在书房。
顾府也养了两位幕僚,来往之间她也都见过,有一位较为年长的姓木,据说是顾洵父亲的同科好友,至今还未有婚配独身一人。
另外一位姓陶,年纪看着和顾洵相仿,看着文弱的很,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乙儿的眼神都有些敌意。
直到前日乙儿和顾洵说起来才知道,他姓陶名方谦,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机缘巧合被顾洵碰上给救了,别看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确实个有大智慧的人。
很多时候看问题一针见血,而且敢想敢说,只是因为家徒四壁无法参加科考,被顾洵留在身边,这次也参加了科举,轻而易举的进了殿试,证明了他自身的实力。
先前顾洵不管朝中争斗,也无心与此,两位幕僚也无用武之地,等到秋猎回来之后,他就一反常态的重用了二人。
几乎日日都会与两位商议朝中大事,是他跟前不可或缺的智多星。
至于他每回看乙儿的眼神奇怪,后来顾洵还特别的问过他,按照陶方谦的话,女子都是红颜祸水,古有褒姒妲己祸国殃民,尤其是像她这样的绝色更是祸害!
这是怕乙儿会迷惑了顾洵,让他沉迷美色不思进取呢!
殊不知就是因为乙儿,顾洵才有了名利之心,他这才是本末倒置了。
知道是因为这个后,乙儿反而还觉得这个人好,至少只有忠心之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顾洵想要劝诫陶方谦几句,都被乙儿给拦了。
“叔父,他这是夸乙儿好看呢,没什么好值得生气的。”
乙儿都这么说了,顾洵也就随着他去了。
顾洵把她们送到院门口,又有些不放心,仔细的交代了杏儿吃药的时辰,又温柔的拉着乙儿说了许久。
“等会若是你想如欣陪你,今日就留她在这住一宿。今晚叔父可能会议事到很晚,若是早我就来看过你再睡,若是晚了我就小童来说一声,免得你又像上回一样,等我到深夜。”
那是乙儿正式在顾府住下的第一日,因为有西北的军机要事临时进书房,商量到很晚。
没想到乙儿就在屋子看书,等他到了那么晚,第二日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