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三郎不相信,因为刘清清跟他说过,她一向在制器的时候爱留后手,备些余品以备不时之需。在船上他看过花色和式样和上一船很相似的风格。
“这位兄台,如果你定了我家的货,就请出示提货手续,我就将这些东西给你搬过去。”
“我钱都付过了,怎地还要手续?你是要骗钱么?”这人来横的了。
“在商言商。我家货出得晚,当然就得根据手续给货。而且这是主人家定制的花样,怕是付错了会有麻烦。”祁三郎猜想这位是哪家大神。
就在这时,有人喊:“快把九郎抓回去,他又跑出来了,定是又犯病了!”然后乎拉围上一群人把这个胖子抓住了。
“我没疯!是你们疯了!我来取我的货。”那个被人称作九郎的胖子使劲挣扎。
这群在“不度山”看热闹的人真被眼前的“热闹”惊到了,一片安静过后“哄”地一声大笑开来。
“连疯子都来抢,看来他家的东西是真好啊!”
“不是他请来凑热闹的吗?”
“不可能!不可能!那可是南河董家九郎。”
“董家的吗?没看出来。”
“你知道什么!他生来读书好,本想借着圣人开恩科当官的,哪想被人打了闷棍伤了头就疯了。”
“别看他疯了,可是他算账却是好手。”
“当真?”
“比金子都真!”
………………………
祁三郎想的是回去后一定把这件事告诉刘清清,她一定会笑死。这些人给自家的产品作了广告。
广告这个词也是刘清清教祁三郎的,就是利用公众的舆论来宣传自已的东西。
不一会儿,所有的货都搬进院子里了,能进去的都进去了,不能进去的再看也看不着什么了,大家就地解散。
“不度山”的掌柜对门前这一出很满意,脸上笑盈盈的,那些个看热闹的应该更想知道装修完的“不度山”什么样。以后就客似云来了。
祁三郎留下来给陈氏的人培训,主要领他们看样版间,并实际使用坐便什么的,感受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
这些个人不愧是见地大世面的,坐便刚在中都兴起就想尽办法去看了看,当时没用过,现在用了用果然干净。
本来祁三郎打算培训完这些个在中都卖洁具的就回家,哪想那日里太闹了一下子打响了坐便的名头,一些个有些钱钞的小民也跟着凑热闹,听说是买了这个坐便就跟董九郎一样会算账,也不知道在哪儿听的。
反正不管这些个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想买坐便咱就卖。本来用来推销坐便的陈家铺子,这下子成了专门签定单的大厅,连祁三郎都觉得他们赚钱简直不要太凶狠。
一上午,陈氏洁具就定了七百三十八套坐便出去,还不算定手盆和浴盆的,就这还是小厮们劝客人回家再想想再来定才减下来的定单,不然得更多。
祁三郎没敢回桃镇,直接写信告诉刘清清这里的情况,刘清清回信让他驻扎在中都不要急着回来,因为她的货已经在路上了,不日抵达中都,请祁三郎接货。
正文第94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