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客人不得气死。
好在在这里吃饭的人都比较急,不是急着让货进库就是急着让货上船,没有几个是那有闲心坐下来吃酒的。可也有在这里谈生意的,自从刘清清开始劝祁三郎从事“对缝”生意开始,他们就从中牵线撮合多方交易,从中抽佣金。现在店里的小二们都识得字,还会劝着说生意,少不了几个打赏。
福满的娘在这里养了一阵子已经能下地了,也是一个闲不住的经常跟着简家婶娘一起干活,也是一个手脚勤快的。
那个“小表妹”却是一个有心机的,店里的小二识字时她也跟着,如今说话办事很有样子,不说是乡下来的竟然看不出,只不过口音还不是桃镇这里的,一张嘴就能听出是外乡人。
福满对目前的生活很得意,老娘在自己身边,随时可以尽孝,也没有什么牵挂,只差娶一房媳妇了。
后厨的小子一向爱取笑他,不是拿小表妹笑一笑他,哪想人家总是不吭声,有了余钱也会给小表妹添一身衣服什么的。
倒是豆腐西施郝云娘这边有了喜事,已经有了身孕,真是太快了,本是年前成的亲现在就要当娘了。
她跟刘清清说起时说:“我后娘说这是进门胎,就是成亲就有了的,是好事。”她也是年纪不小了才成亲的,身体成熟度是够生小孩的,所以刘清清也不担心。
只不过听说了她二妹妹的婚事还得他们帮着打算就有些不高兴,“她当初差一点没要你的命,现在形势不如人了又打起你的主意了。”
正文第188章哄
188、哄
本来只是站在门前小道里闲聊的两个人却看见刘迎娘领着几个孩子从镇里出来,脸上带着喜色。
刘清清猜她就是领着几个孩子去镇上看大郎去了。
“小姑,这是要去哪里?”顺手从豆腐店里拿了一块豆腐出来追上刘迎娘。
听有人喊她,回过头来一看是自家侄女,刘迎娘当下一笑:“我领着他们几个进镇去看看大郎。见他们的哥哥挺好也就不挂心了。”
“哦。”本一停顿想着再打听什么的刘清清还没想好要说什么,结果倒是刘迎娘先开口了。
因为她看见了刘清清手里的那块豆腐约有两、三斤重的样子,“这是给我的么?见我过来就想着拿来给我?”
刘清清张大嘴,你还要脸不?
人家顺手接过,还小心地捧着,“下次不用这么惦记我,这块豆腐我就收下了。”
这次也不是惦记你的好不?你们家人怎么都这么奇葩呢!
于是人家不但在河边有名的货栈住了一宿还吃到了传说中的牛肉拉面,得了一块镇上最好的豆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要说打架成本哪家高?唯有刘清清这里属第一了。
被自己亲姑弄得哭笑不得的刘清清像个斗败的公鸡一样回了豆腐店,郝云娘一见她两手空空就知道这块豆腐肯定是被人家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