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这个老油条马上站出来答话:“今冬的棉衣已经够了,所有的配备全已到位。”
皇上看他冷笑:老小子你不是说没有钱么,现在东西都到位了,我看你撅到什么时候敢起身。
人家一直就没起身。
大臣们一看皇上这是要犯病啊,盯着户部侍郎就是不让人家起来。
户部侍郎也是一个老油条,你不是让我撅着么,我给你跪下还不行。
噗通一下子就跪了。
吓了皇上一跳。
于是皇上只能说:“爱卿年纪大了,快快起身!”心里暗骂:老小子你给我上眼药是不是!
朝会就这样散了,只是户部侍郎有些腿瘸。与他相好的几个大臣走到他跟前小声跟他说笑,他只是摆摆手就回家了。
皇上听寺人回报不由得嗤笑,“倒有个好人缘。”
此次边军机动起来剿匪让皇上填补上了军费的窟窿,也借机清理了一下空饷的事,降低了事故高发的几率。
祁河沿岸的货栈听说已经开始赚钱了。
皇上跟身边的得力寺人说:“差点花光朕的私库,若是到了现在还不能赚钱要他们何用?”
那头发花白的寺人弓着腰称是,他的态度让夏高帝很满意,觉得自己还不算太憋屈。
刘清清可不知道皇上的心情,她收到了祁兰娘到中都后的第一封信,信里细致描写了她到中都后的所见所闻。原来她跟刘清清一样是个土包子,中都的大街也宽、店铺也大、小娘子也漂亮,看得她眼睛都不够用了。
还说:“怪不得你喜欢胡人的香料,我去过他们居住的坊市当真满街都是香料味。只不过他们身上太臭了,所以才会用香料的吧。”大夏写信是不用表情符的,不然刘清清会想到祁兰娘会发大笑的发情,好吧,她赢了!
同时,镇内的祁峰也收到了女儿报平安的信,只不过他的女儿在信里跟他讲:三哥要跟清娘做宝石的买卖,应该说是他们想做珠宝,可是没得到好的匠人,猜他们要做宝石售卖。兰娘想三哥此次应该会有更大的进项,阿耶,你看走眼了!
祁峰当然明白兰娘那句“你看走眼了”的意思,但他不能一点东西都不给前妻的那两个孩子留,他们已然没有了亲娘若是边亲阿耶也不管他们了该如何在老家立足。
但他现在如何在曲府立足也是一件大事,续娶的妻子曲氏跟亲生的儿女怕是已经认为他偏心了吧。
亲阿耶竟不如后娘好当,真是世风日下。
曲氏得到祁三郎要跟刘清清做宝石的生意的消息没有多大的波动,他们天生一对做生意的料,应该是一家人。
镇上对土匪的定罪一下来全镇百姓齐呼万岁,丁镇长心想这事跟那个抽疯的皇上有屁关系。
酒娘跟单宝儿却是无惊无险地把服装展的贴子都整理完了,只待刘清清一声令下就送贴子去了。
刘清清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在这里发布小衣的秋冬款,镇里的妇人们也可以开开荤啊。
于是她把衣裳的发布跟小衣的发布弄到一起了。
镇上元家的当家夫人也收了这样的贴子,她的小女儿是很喜欢刘清清办的服装展的,“下半看也有了么?她还真是说话算话。”
齐氏心里一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