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守着刘奉祖无法再出门的王婆子心里更是火大,她就不明白为什么人人都看不上自己。
所以刘奉祖瘫痪在床的这段时间她没事就跟刘奉祖抱怨二儿子跟二儿媳对她不好。
本就是多思多虑才生病的刘奉祖如今更是思想负担加重,他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思,真真不如死了算了。
或许他当初做的就不对,几个儿子都应该让他们分家另过,每个人给自己养老钱也不至于落到如今的地步。
再说好久没有出场的向秋时回到江南家中就将自己跟刘清清的事同自已的娘讲了。
如今向家主持中馈的虽是向秋时的亲娘,但他娘的婆婆也就是向秋时的奶奶仍然健在。
“这个事我可是做不得主的,你且跟你奶奶说一下,再听她说说是一个什么意思。”向秋时的亲娘吴氏虽不是大家世族出身却是书香门第教育下的娘子。
当初他们家借着丰家的势力在江南这里站住了脚可是答应过要娶丰家的小娘子进门的。
向秋时有一时的恍惚,但他想娶刘清清的决心更坚定了,那样一个能跟自己想到一处去的人为什么不能嫁到向家来。
晚饭后他留在自己奶奶的屋里没走,丰喜娘原准备同他一起回去的,见他没理自己更没提同她一道回去,便先跟跟太婆婆行礼告退。
行至她住的院外时,一直跟在她身后的小丫鬟才靠近她低声说:“大郎也忒不像话了,如今连理都不理你,不如奴婢再去查查是不是在外面认识什么人了?”
丰喜娘一笑,“查着了如何?查不着如何?自打我…算了,由他去吧。只要是他的孩儿,不拘娘的出身都可以抱回来养,反正也是我的孩子。”
说到这里她紧紧攥住了自己的手,任凭手中的帕子被她攥得全是皱褶。
那丫鬟听她如此说便不再多说,只小心地跟着随她回了自己住的院子。
金妩娘见自己的孙子在饭后主动留下来陪自己说话定是有事,她让其他的人全出去只留当年陪她嫁进向家的一个婆子照顾向秋时喝茶。
“行了,说吧,你那点子心事还能瞒得过我?”金妩娘陪着自己的郎君躲过战乱、白手起家,她这一辈子大风大浪见多了,心态始终很好,就连她那老头子丢下她走了也没见她哭得死去活来精神萎靡。
“孙子遇上了一个好人。她真是老天为我准备的,不但聪明有学识还是一个有头脑的,看事情想问题都清楚,不是一般妇人能比的。”
“哦?”听自己孙子如此评价他心里的那个人金婆子也有些好奇起来。
年轻人的情爱有时跟兴趣有关、有时跟容貌有关、也可能跟财富权力有关,像她的秋时形容的这样好的小娘子可不多见。
又听他说那个小娘子出身乡下,家势并不显赫,只有外祖曾在中都行医出入显贵世家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但双亲一般,只能说是百姓里有些能力的并不如何。
向秋时知道祖母想知道更多关于刘清清的事,他给她讲了他们一起去岭南的事,还讲了他们去海外求宝的事,末了还补充一句,“去年你寿诞时我送你的那个宝石镯子就是她画的图样。”
听到这里金妩娘才抬了抬眉,果然是有些才艺的,能画出那种图样的镯子也是一个有见识的。